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姚昆 《网球天地》2020,(1):52-55
作为ATP和WTA巡回赛中级别最低的赛事,ATP250赛事和与其相对应的WTA国际赛(冠军积分280分)往往受关注程度不高,想请到高排名球员亮相不太容易。但是放在整个职业网坛的体系中来看,在ATP250赛事和WTA国际赛之上,也只有四大满贯、年终总决赛、ATP大师赛和500赛,以及对应的WTA皇冠赛、超五赛和其他顶级赛,男女各27站赛事而已,对于绝大多数职业球员来说,每年这30多站最低级别的巡回赛,依然是不能轻易错过的争夺积分和调整状态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网球》2012,(9):20
WTA皇冠赛事从之前的一级赛演变而来,是WTA举办的级别、奖金最高的顶级赛事,每站比赛总奖金额在450万美元以上,冠军可获得1,000个世界排名积分。为了增加WTA皇冠赛事的观赏性和对抗性,WTA规定世界排名前50的选手必须强制参赛,排名前十的选手如果因伤缺赛,必须选择合适时机到当地参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舞蹈赛事经历了单一赛事时期、多元赛事时期和赛事改革时期.在发展过程中精品赛事逐渐成形、市场化发展凸显效果.但仍存在赛事之间联系较弱、赛事结构不够完善、赛事服务和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赛事联系,优化赛事结构;突出赛事特点,集合力打造品牌赛事;创新赛事体系,进行节赛合一、多赛合一实践等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全国个人赛是棋手们一年一度的盛会,由于团体赛的改制和段位赛的被迫取消,个人赛成为了今年国内惟一的大型赛事。这项赛事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到了今年,30岁左右的棋手已经寥若晨星,大多数都是80年代的棋手。  相似文献   

5.
从民意选择、政府角色、赛事运作、国际关注等方面就当前大型体育赛事所面临的办赛危机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大型体育赛事自身发展特点、外部发展环境,以大型体育赛事的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以打造"尊重民意"为核心理念的制衡机制,提倡理性办赛;强调政府要对赛事进行科学的效益评估,合理配置资源,加强监管,推进赛事的市场化运作;从加强赛事资源整合、促进赛事多元化开发、减少赛事风险、提升赛事吸引力等措施,呼吁国际体育组织发挥引领作用,出台积极有效应对措施,为大型体育赛事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探讨我国乡村体育赛事的价值,总结其经验,并提出展望。价值: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形成全民健身发展热潮;激发体育消费潜力,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搭建传统文化传承平台,丰富乡村体育赛事文化;推动办赛模式创新,提升乡村办赛能力。经验:紧密依托地方,推动赛事发展;鼓励全民参与,增强社会认同;创新传播方式,引发社会关注;融合地方特色,丰富赛事内容;多元主体合作,保障赛事开展。展望:推动办赛体制改革,构建协同化赛事保障;坚持村民共商共建,推动赛事生活化发展;加强赛事市场监管,树立规范化赛事形象;凸显地方文化内涵,打造个性化赛事IP;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促进赛事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回顾我国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历程、特征,并提出展望。我国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和创新发展3个阶段,演进特征:办赛目标始终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发展战略,办赛类别从单项赛事为主向多元综合赛事发展,办赛城市从个别城市举办向多城市争相举办发展,办赛模式从模仿跟随向创新引领发展。展望: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着力破解国际赛事举办难题,为全球赛事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方案;不断提高举办国际赛事综合效益,为现代化强国建设赋予新动能;充分利用办赛契机弘扬中国文化,为全球体育文化增添新色彩;科学规划和合理申办国际体育赛事,为办赛效能提高探寻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夫子 《桥牌》2014,(7):54-62
世界桥牌综合锦标赛(WBSC)是世界桥联主办的最大规模的赛事,包括一系列锦标赛性质的正赛及许多附加边赛。核心的比赛项目包括:世界公开双人赛、世界女子双人赛、罗森布鲁姆杯队式淘汰赛、麦康奈尔杯女子队式赛。此外的世界混合双人赛、老年双人赛、老年瑞士移位队式赛也都具有世界冠军头衔。从1998法国里尔世界大赛开始,增设了青年组赛事。  相似文献   

9.
基于迪拜迈丹赛马场的发展经验,运用实地考察、参加记者招待会、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成都温江赛马主题旅游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成都赛马旅游空间存在问题有:赛事举办方对赛马赛事的宣传力度不足;未组建专业的赛事组织管理团队;赛马场没有固定的年赛事周期;国内赛马、骑师不能参与成都迪拜世界杯的竞逐感到遗憾。建议:通过新闻媒体等方式加大赛马赛事的宣传,努力提高赛马赛事的知名度;借助明星效应来提高旅游目的地和赛马赛事的影响力;加强赛马场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政府做好引导作用,开展慈善公益性马彩。  相似文献   

10.
看点     
《网球》2010,(8):23-23
男女合赛赛事 美国网球公开赛 8月30日-9月12日 地点/场地:美国,纽约/硬地  相似文献   

11.
邱友益 《网球》2011,(1):68-71
2011年,巡回赛里也许不会出现太多陌生的新面孔,但你还是可以闻到许多新鲜的味道。这其中,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ATP与WTA越来越紧密的结合,罗杰斯杯、罗马赛、辛辛那提等多项赛事将在历史上首次实现男女合赛。WTA方面,网球强国比利时将甩掉没有巡回赛的尴尬,布鲁塞尔取代华沙加入到顶级赛事的集团中;西亚小国阿塞拜疆首次归入网球版图,第一次迎来国际网球赛事;年终总决赛也将跨越连绵的高加索山脉,从多哈来到世界文化之都伊斯坦布尔。相比之下,ATP2011年的赛程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变动,但这并不意味ATP对球员们呼吁已久的赛程问题无动于衷,在伦敦总决赛集体会议上,ATP已经给出了罗迪克们最满意的答案:从2012年开始,球员的休赛期将由现在的5周延长到7周。  相似文献   

12.
泥地赛季大幕从4月初拉启,各路泥地高手趋之若鹜;却不料,被一位18岁的少年作了主角。从蒙特卡罗大师赛首轮轻取孟菲尔斯,到罗马大师赛决赛耗时5小时14分击败科里亚,17场连胜造就出"纳达尔红土风暴"。加上2月在巴西和墨西哥获得的两项泥地赛事以及两项大师赛间的巴塞罗那站冠军,纳达尔本赛季已获得5项泥地赛事桂冠,不仅成为继2001年的库尔腾之后第一位单赛季获得5个泥地赛事冠军的选手,同时也是1988年的阿加西以来第一位单赛季获得5个或以上单打冠军的20岁以下球员。  相似文献   

13.
以马拉松四大满贯为例,利用网络“跑记”数据,采用词频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城市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①参赛者对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特色的感知是其对赛事品牌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的感知中,与马拉松运动相关的形象内涵具有较大的相似性;③办赛城市特色是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形象感知差异化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为马拉松赛事主办方依托办赛城市特色积极打造独一无二的赛事品牌形象,提升赛事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妍 《网球天地》2014,(11):52-53
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自2009年创办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从操办职业网球赛事的门外汉,到借鉴别人的经验慢慢摸索走通一条自己的路,再到连续五年加冕ATP最佳大师赛,上海大师赛已经脱离了初生期的青涩,经过快速的成长期,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15.
体育赛事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以体育赛事基本特征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赛事发展带来的危害和机遇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从赛事经济损失、办赛主体经营、重大赛事筹办、全球赛事产业链、赛事管理服务等方面给体育赛事发展带来危害;同时在拓展体育赛事市场、实现体育场馆多功能价值、凸显赛事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转变赛事商业运作模式上存在的机遇;面对危害和机遇,应以提升体育赛事管理服务水平、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和作用、科学部署重大赛事筹备工作、办赛主体全力开展自救、加强疫后体育赛事长期跟踪研究等方面为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环岛赛提出的设立赛事中心独立办赛,为提高我国自行车运动整体水平,赛事级别和规模,以适应该项运动的国际化。本文通过对环岛赛和环法赛的调查比较,为今后的环岛赛赛事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体育赛事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抓手,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指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赛事审批权取消后体育赛事举办主体参差不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件暴露出的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上的缺陷。进而对未来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提出对策建议:强化赛事安全保障的底线思维;强化办赛执行标准,明确办赛责任清单;构建健全的赛事法律责任体系;细化高危性体育运动项目目录标准,强化高危性运动项目开展的监管;强化健全的赛事监管体系,提高赛事准入门槛;规范赛事准入制度,提高赛事运营门槛;强化落实赛事风险评估及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巴西民众示威游行反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影响生活质量,提醒我们思考举办赛事的利弊和决策方式。它启示我们办赛要量力而行,要留有余地,要科学决策。建议让办赛与业绩脱钩,使体育赛事回归自然;采用群策群力的方式,提升决策的合理性;有所为,有所不为,让赛事惠及地方百姓;建立问责制度,杜绝铺张浪费;创新办赛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10,(7):120-121
去年,上海大师赛首次举办就获得了“ATP年度最佳赛事”;今年,劳力士荣誉升级为冠名赞助商,赛事名称也正式改为上海劳力士大师赛。5月27日上午。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全球票务销售在上海希尔顿饭店正式启动.ATP国际区总裁布拉德’德拉维特先生特赴上海,出席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10,(4):132-132
3月16日,劳力士公司宣布从2010年起冠名赞助上海ATP1000大师赛.赛事将启用新的名称——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是继蒙特卡洛之后第二个由劳力士冠名赞助的顶级网球赛事。“无论对上海大师赛还是劳力士来说.这都是一个重要时刻。”劳力士全球体育赞助负责人阿诺·博特施先生表示“能够与世界上最顶级的网球赛事携手.共同推进男子职业网球在中国的发展.我们深感荣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