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魏伟 《视听纵横》2002,(2):94-95
广告是针对消费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目的是使消费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产生认知,改变消费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态度,促使消费产生有利于企业的消费行为,增进消费购买后的满足程度。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广告是一种以说服为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能否针对目标市场进行诉求,诉求的内容是否针对消费的心理需求,是否为消费所接受决定着广告活动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消费观与广告欲望书写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在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中生成的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态度与消费倾向.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它所表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与消费文化,而是消费主义文化.换言之,这是一种后现代消费观.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当代广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创意技巧与传播策略也越发娴熟.广告作为典型的消费主义文化,自有一套欲望书写逻辑.它一方面迎合当今社会不断膨胀的欲望需求,另一方面也在运用特有的创意策略不断地制造欲望、诱导欲望、传播欲望,不遗余力地鼓动欲望消费,而且每每十分奏效.这也是一些文化批评学者对广告多有不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郑园园 《今传媒》2012,(3):70-71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文化力,参与社会文化的构建过程。跨文化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它传播的是一种他民族的文化。当广告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输入国文化系统内广泛而持久的传播时,就会促进输入国文化的变迁,广告文化力就表现为一种强势的文化扩张,从而改变输入国市民的消费观。本文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营销战略和企业文化塑造为例,详细阐释跨文化广告对市民消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雅与俗这一对文化概念出发,探讨广告中"雅符号"和"俗符号"的编码特点及其对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并针对当前广告的泛"雅符号"化态势进行分析,然后从商品属性、品牌定位和受众解码机制三个因素对广告编码中"雅符号"和"俗符号"的应用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广告的责任问题一直引起业界关注,如今在时尚至上的消费主义社会,广告与时尚的结合也日益密切。广告鲜明地体现和引领着时尚潮流,形成广告传播的时尚化特征。但如今时尚文化以自身独特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导致青少年群体消费主义倾向严重。这种现象引起社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正如广告与时尚的密切关系,故在研究中必须从广告对时尚的传播角度来分析广告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与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迅猛,B2C电商平台开始成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大广告主。电商平台和实体企业的属性不同,电商本身不生产产品,是商品的销售平台。它作为广告主所制作的广告同其他实体企业的广告传播的消费文化相比有独特之处。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电商视频广告,对其进行分类和符号学分析,解读电商广告在制造何种消费文化,并对其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李儒俊  陈凌 《当代传播》2011,(2):92-94,97
广告娱乐化是近年来在整个社会文化转向大众化、娱乐化过程中兴起的一种传播文化现象.它是在整合娱乐要素的基础上,以娱乐受众、说服消费为主要目的广告传播文化行为.广告娱乐化通常以虚拟情境,建构社会符号、议程设置等传播方式,更隐蔽、更形象、更贴近地对广泛的个体进行反复刺激,以实现集体无意识的情感认同、强化原型和外倾型性格,达到...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的广告传播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广告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必然受到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寻找人类情感共鸣点、实施本土化广告策略是全球化背景下广告跨文化传播的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影 《记者摇篮》2006,(8):46-46
广告的设计定位,是对广告所要宣传的产品、消费对象、企业文化理念做出科学的前期分析,是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等诸多领域进行的探究,是市场营销战略的一部分;广告设计定位也是对产品属性定位的结果,没有准确的定位,就无法形成完备的广告运作整体框架。电视广告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企业进行广告发布时媒体组合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传播力强,直接进入千家万户的特点,有利于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一个准确的定位应从四个方面探究。一、消费定位1、消费群体定位。电视广告的发布常常集中在某一消费群体相对集中的节目段,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广告跨文化传播进行解读。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分析中西方广告在精神文化上存在显著不同,指出在推行消费文化上,中西方广告则在根本上一致,在跨文化传播中虽然表现出多样性,但根本目的不变。就行业文化而言,西方广告从广告作品、广告公司、广告制度上多方影响着中国广告。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告必须充分恰当地利用中国本土文化,并从广告主体和广告客体两个方面为中国广告创造宽容、健康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1.
蔡之国 《新闻记者》2007,(12):63-64
在商业消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以表现性感、性诱惑、性暗示、性能力为目标的“性”诉求广告,不断见诸于传播媒介,并成为当下广告传播和消费文化的时尚传播模式。国内各种广告媒体中裸与半裸的广告随处可见:为洗发水做广告,必让女人光膀子洗头;为护肤霜做广告,必让女人光大腿;卖热水器的总离不开女人洗澡的镜头。甚至还有的广告用一些含有色情意味的语言:“拯救乳房”、“做女人挺美”(丰乳霜广告)、“上上下下的享受”(电梯广告)、“突破三点,大得让你心动!”(房地产广告)等等来招徕受众。这类“性”诉求广告受到了大众的议论与批评。2007年9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发文,严令禁播八类涉性广告。  相似文献   

12.
商业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不但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文化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商业广告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商业广告的重要性,以致出现了传播违背道德规范、违反相关广告法规等不良影响的虚假广告,危害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无论是广告制作方、媒体刊播方还是公司企业方在广告活动中都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广告的文化传播作用,让广告在传递商品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3,(24):76-80
广告符号传播是发掘广告信息的内涵并进行编码解码的公共沟通活动。本文在文化语境的框架下,关注广告传播的文化认同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和逻辑梳理,解析了广告符号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与文化的互动机制,廓清了受众对广告符号传播的文化认同产生归属的路径。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强化广告符号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公共沟通活动的创新拓展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的文化批评学者,本雅明对现代社会的研究中碎片性地反映了其消费文化思想:符号消费、迷狂消费、恋物消费,这些思想预见性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消费状况、大众的消费诉求,对当代广告人的广告策划、创意、宣传等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广告策划应构建"品牌一符号"理念,创意应凸显"品牌一概念"文化,宣传应传播"商品一个性化"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试论“媚雅广告”的表征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钢 《传媒》2008,(3):65-67
何谓媚雅广告在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进入汉语世界之后,媚俗很快成为一个常用词汇。套用媚俗这一用法,本  相似文献   

16.
贺雪飞 《新闻界》2007,(2):30-31,44
跨文化广告传播,是在不同文化疆域间的广告传播,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国内领域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即在一国范围内的跨种族、跨民族及不同亚文化之间进行的广告传播活动;二是国际领域的跨文化广告  相似文献   

17.
肖灿  王芝韵 《今传媒》2016,(3):66-67
目前,体验式广告被广泛应用到世界各国的地铁中.在南京地铁已开通的线路中,人们时常能看到体验式广告的身影.它凭借广告载体多样,传播价值较高;文化价值突出,贴近民众生活;以及具有较好的消费引导功能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商家和广告代理公司的青睐.但也遇到了品牌层次分散杂糅、泛化传播效果不佳、创意互动仍显不足等瓶颈.建议品牌广告进行系列化投放、泛化传播与精准传播相结合、适时准确的通感刺激,真正让南京地铁体验式广告成为其它城市学习的良好范例.  相似文献   

18.
金融广告的文化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已生活在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时代。文化正全方位地向经济生活领域渗透,从生产流通、分配到消费无不充满了文化性、文化味。人们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和成长,其思想意识必然受到不同文化环境的熏陶。这就为广告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前提和背景。9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市场经济中已出现了“文化涌动”的浪潮。文化经营、文化经商、文化管理、文化从业,已成为企业求生存、图发展,开发产品,领先市场的主旋律,经济与文化相结合,已成为时代的大趋势。 金融广告文化就是金融活动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广告文化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其对象是…  相似文献   

19.
徐协 《新闻界》2007,(1):95-96
广告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指在广告传播中,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弘扬人文精神为基本诉求点,以体现相互关爱、理解、尊重为己任,倡导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媒体发展迅速,在社会文化演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时尚类新媒体对时尚文化进程的推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据艾瑞咨询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底,时尚网站日均访问量高达1500万,以瑞丽女性网、ELLE、搜狐时尚、凤凰网时尚、美丽说等为代表的时尚新媒体,已经成为时尚视觉影像的重要生产与传播基地.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能够综合利用影音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对时尚内容进行多元化表达,全面增强了时尚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性.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时尚影像,新媒体利用消费偶像、模式创新等手段,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的时尚体验,并在符号语言、叙事模式、意象载体上形成了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