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一、“阳明心学”对近世中国的影响及意义“心学”是儒学的重要派别,南宋陆九渊作为宋明两代“心学”的代表人物,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有不合。陆九渊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王守仁(即王阳明)继承发展其学说,被称为“陆王心学”,在中国儒学体系里,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后因东亚诸国(尤以日本为甚)对王阳明的极度推崇,而被称之为“阳明学说”或“阳明心学”,这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最后一个高峰,并逐渐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  相似文献   

2.
朱熹和陆九渊作为宋明理学思潮中理学和心学的重要代表,二对心性的体认和把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二心性论的相通之处共同反映了理学思潮的特征,但二的心性论也有区别。本从心、性以及心性关系等方面详细论证了二心性论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正> 袁燮(1144—1224年),字和叔,浙江鄞县人,师从陆九渊,学界称絜斋先生。袁氏《絜斋家塾书钞》为"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奭》而止"(《直斋书录解题》卷二),非其手作。《四库》馆臣认为:"燮之学出陆九渊,是编大旨在于发明本心,反复引申,颇能畅其师说。而于帝王治迹,尤参酌古今,一一标举其要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一、畅发心学关于心与理。如陆九渊,袁燮也讲心与理,"大抵彻上彻下,只是一理,只是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朱熹不但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为"集诸儒之大成者",而且在法律思想方面也颇多建树且影响深远,故向来亦为治法史者所重视。如在礼、法关系上,朱熹认为:"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朱子语类》卷六)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晦庵集》卷五九)。他指出:"盖三纲五常,天理民彝之大节,而治道之本根也。"(《晦庵集》卷十四)"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晦庵集》卷四十  相似文献   

5.
朱熹反对直接去认识“理一”,强调只有通过认识“万殊”的具体事物,才能认识“理一”之本体。朱熹所主张的从“万殊”到“理一”的认知程序,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始于分门别类的研究并进而发展到整体综合研究的过程有相似之处。李约瑟称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朱熹“理一分殊”的思想对综合时期的现代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在程、朱"道学"已为正统的明代,先前曾与程、朱"道学"相抗衡的象山之学,在长期"泯然无闻"之后,被王守仁所继承和发扬。他敢冒"天下之讥",一洗陆九渊"无实之诬",改变"是朱非陆"之"论定",以使"于今且四百年"的陆学,恢复其"圣贤之学"的地位。由于王守仁的这种历史作用,故后人把他和陆九渊并称为陆王"心学"。黄宗羲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朱子学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前50年与后50年两个阶段。学术界对朱熹思想的诠释,在朱熹哲学是理气二气论还是理一元论、关于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辩、心性论在朱熹哲学中的地位、关于朱熹思想的历史评估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朱子学研究要超越与创新,应寻找适合于中国哲学特质和哲学家思想品格的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朱子学研究大体上可分为前50年与后50年两个阶段。学术界对朱熹思想的诠释,在朱熹哲学是理气二气论还是理一元论、关于朱熹的天理人欲之辩、心性论在朱熹哲学中的地位、关于朱熹思想的历史评估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朱子学研究要超越与创新,应寻找适合于中国哲学特质和哲学家思想品格的新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袁燮(1144—1224年),字和叔,浙江鄞县人,师从陆九渊,学界称絮斋先生。袁氏《絮斋家塾书钞》为“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爽》而止”(《直斋书录解题》卷二),非其手作。《四库》馆臣认为:“燮之学出陆九渊,是编大旨在于发明本心,反复引申,颇能畅其师说。而于帝王治迹,尤参酌古今,一一标举其要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禅宗虽在佛经中可找到其思想根源,所谓“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但禅宗的真正形成,是中国文化与印度佛教因缘和合之果。而禅宗形成之后,发展迅猛,禅僧辈出,分支多端,禅风极盛,中国佛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禅宗。朱熹就生活在禅宗的语言气氛中,他参加科举考试时书包中仅有大慧语录。而禅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儒学的发展。作为南宋大儒的朱熹,禅宗的影响不能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朱熹心性论的重要特点,在于从哲学本体论上提出以“性”为载体、以儒家伦理纲常为基本内容的先验的本体论证明,为建立人的主体道德自觉提供哲学上的论证。本文由此分析了朱熹的人性发生论及人性中封建道德品性的至上性、本体性、泛众性特点,指出朱熹“心性论”是将形而上先验之“性”(即“四德”)与人类社会中形而下的纲常伦理(“三纲”)有机结合,使以“心性论”为核心的本体论作为一个抽象的、有伦理意味的思辨体系,由此改变了汉代儒学“天人合一”的粗陋的本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朱熹诗论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呈现出理学化的特点。当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朱熹主张"诗不必作",但受其道统论和心性论影响,朱熹又认为人之情感可"以诗发之",承认了诗歌创作的合理性。朱熹从其文道观出发,提出诗"不用多作",对"适怀"娱心的诗歌创作加以限制,并以平易自然作为诗歌的审美追求,肯定"真味发溢"的诗歌,而否定有意而为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3.
陆九渊承继发扬孟子“自得”、“求放心”的思想及对典籍批判接受的态度,面对“何不著书”的问题,回答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一答语前后并不对立,没有语病问题,既非“六经注我,我安注六经”的错漏,更非“六经当注我,我何注六经”的误记和讹传。“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实际是一回事,它不仅是对“何不著书”这一问题的绝妙回答,而且是对自己学说特点的精确概括,同时也是对朱熹强调读书并传注六经行为的否定。  相似文献   

14.
朱熹年轻时游心于佛道,从中参悟宇宙玄机并形成了自己的理气本体论。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在朱熹理学那里达到了一个高峰。其理气交融的宇宙结构论,远远超越西方哲学混乱纠结的心物之争。在儒家世界观的指导下,中国人形成了"尽人力而听天命"的人生观,一方面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又怀有高度的敬畏心,做到行止有度、不逾规矩。而这正是值得今人去追求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心性的意义是什么,需要诠释。诠释的第一步就是说明。对小性的意义进行说明性诠释,是中国学术史上的悠久传统、但专门从心性论最繁茂的宋明理学角度,实事求是,科学地揭示理学各派在心性问题上的异和同、源和流,却不多见。巴蜀书社新出版的蔡方鹿著《宋明理学心性论》,(1997年3月版,以下简称《心性论》)可谓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将宋明理学心性论分为四个阶段,即北宋(邵雍、张载、二程)、南宋(胡宏、张、陆九渊、朱熹、杨简、功利学派的批评)、元代(许衡、刘因、吴澄)和明代(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廷相、…  相似文献   

16.
论朱熹与王守仁思维理路之同张立文王阳明年轻时笃信朱熹之学,格竹子之理失败之后,他出入佛老,寻求思想困惑的解决,填补思想信念的空白,到龙场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提出"心即理",理即心中,外心以求理,便是分心与理为二,而与朱熹之学分道扬镳,建立了与朱熹道...  相似文献   

17.
法性,“法”,一切现象、存在。“性”,真实不变的本性。“法性”是指现象、存在的本性和本质。印度大乘佛教认为,法性是空,即一切现象。存在都是空无自性的。在中国传统观念的熏陶下,中国佛教学者对于“空”的理解往往偏离印度佛教,东晋慧远认为,一切现象的本性都是实有的,并把这种实有的本性与人的精神、灵魂结合起来,为阐明众生轮回转世的主体和修持成佛的根据提供本体论的论证,慧远的观点受到当时的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的批评后,中国佛教学者又转而强调法性是真理之所在,法性即是真如本体,并进而将这种真如本体与众生主体合而…  相似文献   

18.
正王阳明(1472—1529)依靠"心外无理"论述了"心之本体"的基本命题,并且在《传习录》中明确了心物关系。"心"在本体上的存在意义被揭示,其与物的辩证关系也就逐渐显现出来。理解王阳明的"心物之辨",是理解其将存在本体与现象世界联系起来的基本出发点。王阳明哲学对于心体的重建,使得"心即理"成为"心学"的基本命题。同时他论述了"心外无理",在对心和理的阐发之中,往往涉及到心物关系。在心之本体的强调下,事与物都成为"本心"  相似文献   

19.
<正>《圣学宗传》是阳明后学周汝登(1547-1629,字继元,别号海门)为传扬心学所著的学案体的学术思想史书。此书共计十八卷,大体可分为四部分:其一,传说时代的人物,主要包括三皇五帝、伊尹、傅说、文王、武王、周公等;其二,宋以前的儒者,主要人物有孔子及其部分弟子、孟子、荀子,还有汉朝的董仲舒、扬雄,隋朝的王通,唐朝的韩愈;其三,宋元诸儒,包括"北宋五子"、朱熹、吕祖谦、杨简、陆九渊等;其四,明心学儒者,主要有王守仁、王畿、  相似文献   

20.
淳熙年间的明越道学圈是南宋时期较为活跃的一个道学学术群体,全祖望所标榜的“甬上四先生”只是他们中的一部分。明越道学圈以宗主陆学的明越诸公为核心,乾道年间他们在太学从学陆氏兄弟,淳熙前期在明越地域频繁进行学术交往。淳熙八年(1181)史浩在明州开馆,所延请教授者多为明越道学家。淳熙九年陆九渊、吕祖俭先后来此,聚集于明州的明越诸公与二人展开深入交流。明越诸公所宗主的陆学思想和工夫受到了吕祖俭的批评,他们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回应和修正。淳熙九年朱子到来后又批判了他们所受的婺学事功思想和陆学心性工夫的影响,明越诸公在为吕祖俭和陆九渊辩护的同时,开始部分地转向朱学。明越道学圈是婺学、陆学与朱学争论的舞台,既扮演着折中调停的角色,又吸收了他们的学术思想,成为淳熙年间道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学术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