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要让幼儿懂得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人,做到文明说话,礼貌待人。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发展都有利。教师要在优化游戏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交往,在解决矛盾冲突中加强礼仪引导,在评价交流中强化礼仪行为,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2.
钱金星 《文教资料》2012,(3):129-130
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着眼于学生就业及就业后的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将礼仪特色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项,并由此让"礼仪"成为职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便十分有利于实现以上目标。全面、系统、持久的礼仪特色教育要遵循活动性、习惯性、就业性和开放性原则,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礼仪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制定落实礼仪养成教育制度、模拟职业场景进行礼仪实训和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实践锻炼。本文对如何实施以上途径及方法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牛云 《教师》2013,(13):86-86
任教十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怎样高效地搞好教育工作,让学生健康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应学会用"心"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不尊重学生,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很少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甚至把自己的爱好兴趣强加于学生,导致学生沿着不健康的方面发展。要让学  相似文献   

4.
"尊重教育"的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人才成长的规律;强调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他们的人格人性,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除了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之外,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精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国家在2000年已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但不容忽视的是"反弹"相当严重,农村学生辍学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即使在城镇,也有相当部分学生不愿意读书。  相似文献   

5.
陈茜 《考试周刊》2011,(91):201-20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之一是普及礼仪教育。高等学校的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融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要努力建设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为礼仪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德育活动中渗透文化知识教育我校德育办和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以“传承红色经典拥抱新时代”为主题的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诗文、传唱红色歌曲、聆听革命先烈事迹,感受新中国70年的巨大变化;通过开展“寻找美德少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讲文明礼貌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各班通过主题班会,把礼仪教育贯穿到演讲、听故事、知识抢答等表演中,让学生懂得礼仪对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礼仪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行为道德规范、人际关系准则的传统美德教育,它是德育的基础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我们的教育不再仅仅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看做是一切行动的唯一指标。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不断的强化礼仪教育,让学生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道德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爱生命高于一切.这是和谐社会的一种写照,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这同样也是对真善美的一种呼唤.教育之"育"应从尊重生命开始--使学生心中有爱,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人间有真爱.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特别强调任何知识的习得必须要在"做"的活动中体验获得。这种观点正与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一、全面关注,挖掘闪光点"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的尊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且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  相似文献   

10.
何谓和诣教育?即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在当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背景下,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教育规律,张扬学生个性,发扬教育民主,才是教育工作者构建民主和谐教育的正确选择.松滋市实验小学以生为本,在构建民主和谐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我国教育必然要经过一个改革创新的历程,而这个改革创新的历程其出发点、关注点、归宿点则是,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发展教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因为尊重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就是尊重我们的教育,就是尊重我们的未来。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教育在把握人类自身命运,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已显端倪的今天,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在知识信息的掌握者.创造者必将成为经济建设生力军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必将聚焦到教育上来。然而,我国教育真正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相适应,必然要经过一个改革创新的历程,而这个改革创新的历程其出发点、关注点,归宿点则是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发展教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2.
曹阳 《西藏教育》2014,(9):57-58
<正>一、爱学生,必须做到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做人的尊严。尊重学生,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五种需要"中的高层需要。我们都是生长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幸福阳光下的公民,班主任与学生不在乎就是年龄和某一单方面知识的差别,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班级每一位  相似文献   

13.
高继强 《教师》2014,(15):10-10
正当今许多家长和学校由于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对孩子教育是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以至于学生礼仪观念淡薄,在思想品德方面有滑坡的趋势。部分学生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还有部分学生随心所欲,满口粗言滥语,虽知自己在礼仪方面做得欠妥,但仍是我行我素,这些现象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追求自我的完美。争当"名牌"人,强调"外包装"者有之;注重"脸  相似文献   

14.
我校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一直倡导"尊重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扬起隐形的翅膀;尊重家长,结成坚定的教育联盟;尊重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尊重教育规律,引领学校和谐发展。尊重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熊凯 《辽宁教育》2012,(10):8-10
一、营口实验学校"2199工程"的缘起《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  相似文献   

16.
礼仪教育方法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礼仪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活动的过程 ,因而礼仪教育的方法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法。由于德育过程的复杂性 ,制约教育方法的因素的多样性 ,因而礼仪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仅要注意其规范性、继承性 ,还要注意差异性、社会性、可操作性、时间性、限定性 ;不仅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 ,而且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创造性地选择教育方法。我们在开展礼仪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活动中 ,遵循小学生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注…  相似文献   

17.
真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引领人追求本真、寻求真理、回归本真的教育。真教育是一项心灵碰撞心灵的活动,从心灵深处发出,在思想的激荡中回归心灵的本真。教师应该走向真教育,回归本真课堂。教师在研究学科、关注教学、研讨教学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深入研究学生的"儿童文化",从实现生命发展的角度开展"心心相应"的真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中应该更加突出和强调学生的道德素养,而道德素养中,学生的礼仪素养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运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民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催醒学生们内需的种子,刮起体验之风,让"八礼四仪"教育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用优雅的"芝兰"环境,浸润学生,让言行生香。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教育者把爱心情感投入到被教育者身上,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教师礼仪素养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调查表明,"90后"教师由于出生背景和成长环境独特、受现代西方价值观影响、教师礼仪教育缺失等原因,在教师礼仪素养上还存在着不足。可从加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强化传统礼仪教育、注重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发挥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注册的导向作用等方面提高"90后"教师的职业礼仪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