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当前习作教学中"我"的意识的缺失、读者意识的缺失、思维意识的缺失,对习作内容做梳理,发现以"我"为中心,把"我"想写的内容写给特定的读者,让他们对"我"的习作内容感兴趣尤为重要。提出培养"三个意识"的相关策略,解决"谁在写""写给谁""怎么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谭长清 《湖南教育》2007,(11):24-25
在目前的小学习作教学中,交流功能逐渐淡化甚至缺失,学生在这种缺乏交流功能的习作训练中,渐渐失去了写作的原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交流式习作”研究。我们认为:只有把握了习作的根本特性—交流,习作教学才能逐步唤醒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意愿,学生在写作中才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学阶段,普遍存在着学生怕习作、教师怕教习作的现象,教师批阅学生的习作总觉得素材老套、语言苍白、情感失真,花费大量精力却收效甚微。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升自己的习作教学水平,打开学生习作的源泉,我将“课程的理念”渗透于习作教学实践中,特别对习作教学如何将“体验式教学”贯串于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实践。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生的习作存在“假、大、空”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应在习作教学前或习作讲评中下工夫,精心设计,努力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激活学生的记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创设情境呢?一、用自身的感受去创设情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就是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感到习作不难,乐于习作。小学生爱听故事,  相似文献   

5.
朱丽丽 《教师》2021,(9):16-17
习作教学是小学谱文教学的重点,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开辟新的视角“拓展写作范围、改变评价方式、提升习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文章立足“布置生活化习作任务、训练提升习作能力、多元习作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对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渗造"唤醒学生读者意识"的写作教学理念进行了初步研探和澜述,旨在与广大教师共争鸣、简进步。  相似文献   

6.
<正>统编版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册编排了一个习作单元。习作单元指向学生习作知识与习作技能的形成,促进其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习作要素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创建积极的读写联动,帮助学生把握习作要素并转化、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依托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开拓并实践了基于项目的习作单元学习“小百科”直播,开辟出更为真实、自主的语言建构空间,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总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尽管老师们花了很大功夫,但收效甚微,学生的习作往往内容贫乏,情感苍白。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问题:1.言之无物;2.言之无词;3.言无个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素组合方式”不失为当今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最有效的处方。这种作文方式,把学生经常性的行为要素加以适当排列组合,并适时地依学生的特点交替使用,从而不断升华作文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怕教习作,学生怕写习作的现象仍有不少。而学生怕写作文基本是这样几个问题,不知道为何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本文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为例,谈谈如何通过研读教材,领悟编者意图,扣准教学目标,活用教材,在教学中扎实落实习作要素和能力训练,让教师易教,学生轻松习作。  相似文献   

9.
审视当下小学生的习作,假、大、空现象比比皆是.如何指导学生在习作中写真事抒真情?文章从素材的选择、文题的拟定、细节的刻画、方法的选取等方面,阐述指导小学生在习作中注意真情实感表达的策略.在习作教学中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习作表真情.”持之以恒,必可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如何提质增效成为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得法的教学指导,能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习作技巧、提升习作能力、构建习作思维。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就是策略之一。这需要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不同的读者,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注重的是如何围绕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文结构、使用说明方法,而忽略了说明文的写作是为了让读者读明白实用价值。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构建说明文习作逻辑,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说明文习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习作教学是小学中年级的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初始阶段喜欢上习作,快速提高习作能力和水平,写出好文章呢?我采取了“看”“记”“评”习作教学策略,开展三项有针对性的习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特别是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偏高,形式单调,既影响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将小学生作文改为“习作”,降低了难度,明确了目标,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切中时弊的建议,这是我们进行习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人教版小语教材中三年级习作教材的编排特点,并就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改革提点建议。三年级习作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们编写习作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力求准确体现“课标”规定…  相似文献   

13.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成了教师—直关注的课题。多年来,大家对习作教学的研究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多数学生对学习习作的态度十分消极,有的甚至是谈“作”色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其中之一与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大有关系。如何提高习作质量?如何走出习作评价误区?我的看法是:1.评价语言要让学生易于接受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进行修改之后,总要下一定的评语。但评语往往是一些“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流畅”之类的话语。这样的评语对于学生来说,犹如“对牛弹琴”,毫无意义,根…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作文教学,“两无”现象害苦了我们的学生。一是习作教学的无“序”,或者说习作教学“序”的不明晰以及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随意性让学生吃了为习作而习作的苦头;二是课外积累的盲目无“的”。多读书固然是好事,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或者人读亦读的现象也让学生难以找着阅读的“北”,所以读和写的成效都不大。低年级孩子也一样,如何完成五万字的阅读任务和有效的写话练习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对写作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落到实处呢?我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一”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追问.  相似文献   

16.
陈枫 《小学语文》2021,(4):35-38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三年级专门编排了学习“观察”要素的习作内容,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教师要立足“教材”、链接“学材”、聚焦“习材”,帮助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具备观察能力,习得表达技巧,提升习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小学生习作,存在种种“被习作”现象,我们期待“学生心灵在场的‘真’倾吐”,期待学生不吐不快、“我要写”的主动习作。为此,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习作与生活之间的“厚墙壁”,挖掘生活中的习作源泉;营造习作的情境,激发习作兴趣,丰富习作素材;在命题作文及自由命题作文方面,都要留有一方遐思的天空。  相似文献   

18.
<正>在习作教学中,叙事是记叙文当中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害怕的学习内容之一。如何消除学生对习作的厌烦或恐惧心理,让习作“走下神坛”,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是当前习作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从叙述角度上讲,都是思维的一种呈现形式,也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输出,更是学生个体对生活的描述及感受。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就是联结学生和习作之间最大的能量场。习作教学生活化,就是将叙事作文教学这一活动置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对习作知识及能力有更清晰的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要求,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试题一般要通过“积累和运用”“文本阅读”“习作”三个方面来呈现。那么,如何优化这三方面试题,以达到引领教师教学、促进学生盘点学习成果、有效评价教学质量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20.
“回路”,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谈语文教学时提出的“在文章中走个来回”的观点中的重要内容。先生说,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的阅读,理解、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称之为“来路”。目前的许多语文教学现象,较多地关注了“来路”的问题;“回路”指的是在“来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内容”走向“课文的语言”,而这一点,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被关注的很少,或者说被许多老师忽略了。这样的缺失,恰恰造成了阅读的低效与学生习作水平的低下。笔者试结合《第一朵杏花》(苏教版)一文第二课时的教学,谈一谈如何落实张志公的“回路”思想,如何实现小学生阅读与习作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