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以来,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研究备受关注。苏教版教材第二学段安排了关于策略的主题单元,但是策略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也应“潜伏”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复习课的意义和价值。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期末阶段安排"整理与复习"单元。和第一学段教材安排的"期末复习"单元相比,"整理与复习"的结构体例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教材根据全册内容的教学目标,通常按"数的世界"、"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应用广角"、"自我评价"这五个板块组织...  相似文献   

3.
进入第二学段,翻阅人教版语文教材,发现《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中并不像第一学段那样安排一些有关字词的基础内容。第二学段教材中的"我的发现"时常安排有词语的感悟、修辞的学习以及一些语法相关的知识。每次教学完一个单元,进入《语文园地》的学习,笔者总会在教学"我的发现"时惊奇地  相似文献   

4.
正备课时我们不仅要清楚单元的核心知识,知晓每一篇课文对教学核心知识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而且要明白核心知识在上下学段的衔接关系,这样才能够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保障。结合课程目标、学段目标、文体特征及学生视角,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是进一步"学习观察"。一、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与要求语文五年级上册二单元的主题为"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从第二学段增添了找规律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找规律的内容是对几种事物进行搭配或排列。找规律应突出一个"找"字,以"找"为线索,贯穿课堂始终。  相似文献   

6.
周红 《青海教育》2010,(4):42-43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第二学段起,每册专门安排了一个单元集中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教学内容曾多次引起教师们的热议:有的教师提出“策略”与“方法”是否同义?有些教师则认为只要学生会分析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就行了,再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未免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期听了一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数学公开课,它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常常会走入以下的教学误区,下面是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8.
<正>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从第二学段起,每册都安排了一个单元集中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学生在日常解题时却从没有使用过这些策略,从而使策略的教学流于形式。怎样改变这一现状?下面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做法。一、长线布局,把握策略的渗透、延伸策略的形成不是一个单元、一堂课就能达成的,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要提高策略教学的实效,就要做到长线布局,在单元教学前(甚至低段教学中)进行渗透,在单元教  相似文献   

9.
把概率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学生逐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两个学段中,都安排了概率的初步知识。第一学段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到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第二学段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可能性事件的大小进行定量刻画。本人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及第二学段概率教学的具体目标,在五、六年级进行了概率教学的实践,现辑录其中六年级的一则概率教学课堂实录,以期抛砖引玉。教学目标1.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赵娟 《考试周刊》2011,(29):152-153
教学设计是教学系统中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教学设计从宏观来讲,可以是解决整个水平学段的教学目标分解、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单元安排等重要问题;从具体来讲,也可以是单指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构思和组织。下面我就体育教学设计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内容。"认识分数"这一内容在苏教版教材共分三个时段安排。前两次分别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上册和下册,主要是借助直观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上册主要教学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相似文献   

12.
"找规律"是一个让学生探求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或变化趋势的过程,蕴含着重要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基于此,苏教版教材对"找规律"的内容进行了合理选择和精心设计,在编排方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在各学段渗透穿插了一些数学规律的探索,而且还在四、五年级各册教材中单独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单元。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报告     
《科学课》2007,(8)
当本期刊物到达老师们手中的时候,暑期已过去了一多半,有些老师可能已开始做新学期的教学准备工作了。为帮助老师们备课,我们在第8期主要安排了以下一些内容:根据现行《科学》教材在今秋开学初将要涉及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分析"。例如:人教版的"你怎么知道地球在运动",苏教版的"《光与色彩》单元教学分析",教科版的"《形状与结构》单元教学与思考",等等。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不等同于问题解决的教学,但问题解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像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就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就专门增设了一个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选取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如何解决问题",达到"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相似文献   

15.
当下,小学语文教材版本颇多,同一首古诗往往会被安排在不同的年级、学段。如《所见》,人教版安排在一年级下册,苏教版则安排在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把《江畔独步寻花》放在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却放在四年级下册。令我感到不解的是,许多小学语文刊物在刊载小学古诗教学课例时很少注明年级。没有标注年级,我们如何判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否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国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一共安排了三道例题,旨在通过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一一列举"的策略意义,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随后  相似文献   

17.
<正>成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练习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安排一定量的成语来让学生诵读与积累。低年级每单元安排四个成语,中年级每单元安排八个成语,而到了高年级成语安排量达到了每单元十二个,并要求学生熟记这些成语,理解这些成语。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由此可见学生积累成语的重要性。但是许  相似文献   

18.
张庆国(扬州市学科带头人):苏教版教材第二学段起每册专门安排了一个单元集中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但在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认识的偏差:有些人认为这部分内容只是换了一种说法,相对于以前的应用题来说是"换汤不换药";有些人则认为只要学生会分析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就行了,再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未免牵强附会、画蛇添足;也有些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中,每单元的"读读背背"练习中均安排了成语的积累.这些成语既考虑了与单元课文内容相链接,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教材编写要求的综合性、整体性、开放性.成语简约、精练、含蓄,如果教学时仅满足于在熟读其音义的基础上期待学生正确运用,其结果也就只能是事倍功半.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兑换语意的存折,苏教版教材在成语编排上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成语教学中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学习成语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最后,都会安排一个"练习"的教学内容,这是苏教版教材与其他版本教材最大的不同。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教材内容,将功夫花在"练习"之外,才能真正发挥"练习"的教学功能。一、寻找生活实际的落脚点"练习"教材中,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用字词句",中年级的"处处留心",还是高年级的"语文与生活",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