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写结合"是语文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将阅读教学中的读和写巧妙地结合起来,拓展"读写结合"的形式,丰富"读写结合"的内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增加学生的真实情感,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读"来促进"写",通过"写"反过来促进"读",是读写结合的基本原则。语文专家崔峦说: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是跛脚的阅读教学。随文练笔不失为引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3.
<正>"读写结合"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读和写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的沟通,必须让写挤入阅读课堂,推行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一、模仿训练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丰富学生知识蓄积、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概述读是信息输入,写是信息输出。因此,应注重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85):56-57
语文教学中讲究提倡"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大量读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不仅读作品,还要读人生。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我们认为要使"大量读写"取得实效,必须培养兴趣,落实读物,开展活动,制作笔记,鉴赏探究,使"大量读写"能可持续发展。以读引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7.
叶传标 《生活教育》2012,(14):49-50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常规模式。读是吸纳,写是输出;读是写的本源,写是读的目标。同时,读是为了更好地写,写也是为了更好地读。读写结合,读写相互促进,这是提高读写能力的不二法门,这已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只有在实践中方能提高的语文读写能力,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用实证的精神在操作层面探索多种途径,找到学生读写结合的兴奋点、契合点,让学生在读写中学会读写,在读写结合中提起兴趣,提高读写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8.
"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它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9.
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读是基础,写是提高。教学《牧童与画家》一文,要打通"读"与"写"之间的联系,做到教前找点、读中学法、迁移运用,让学生沉入文本,真正理解文本的言语内涵和表达秘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读写结合的效能,让学生读得到位、写得精彩。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是理解吸收,是基础;写是理解表达,是关键。加强读写结合,促进读写互融互促,应做到从读入手,储备"养料",以读引写;寻找读写"契合点",强化练笔,以写促读;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素材运用于作文当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林清霞 《英语广场》2020,(11):134-136
读写结合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从而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本文以北师版高一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四课为案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为写作搭建支架,实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因此,读写结合的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读写结合呢?一、读中批注,写在课堂点滴处读写结合应落实于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读写结合不是要求动辄写成段成篇的文章,可以从  相似文献   

13.
徐杰 《江苏教育》2015,(10):24-26
读写结合,是指在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从而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读写结合,是两个环节的"相融共生",主要有"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共生"三种基本形式,其操作要领应随着读写结合的形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读写结合"体现了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理念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见"读写结合"实践体现了最新的作文教学理念,与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理论告诉我们:读和写是一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理解吸收,写是倾吐表达。学生可以借鉴平时阅读的文章和作品,结合书中传授的写  相似文献   

15.
读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读"与"写"不可分割,只有让两者真正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进步。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学更需要加强读写教学的结合,进而达到提升语文读写教学效果以及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以"写"为引、以"读"为范、以"写"为练三个方面对读写融合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写作虽然有着各自的规律,但恰当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相互促进,更快更好地提高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但读写结合模式下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都还是封闭在各自的系统内运转,并不能实现即时的互补促进和转化,这显然是不够的。本文所说的"读写交互"试图突破传统意义上"读"和"写"两张皮的教学方式,把"读写结合"深化一步,实现"读"与"写"的即时交互和驱动,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持久有效的提升。"读写结合"和"读写交互"  相似文献   

17.
抓好读写结合训练点,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读写联动"是一种新兴的课型,"读写联动"即读中悟写,写中促读。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促进和终极目标"读写联动"是生成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处理"读"和"写"的问题,让"读写联动"切实地成为学生习作智慧的源泉呢?在进行了一学期的主题阅读实验教学后,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键在于找准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9.
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加强读写的联系。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伸。"由此可见,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读写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内化,以读导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抓准读写结合点,才能进行有效的练笔训练,才能使阅读和写作这两件对等而又不相干的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以读促写,以写悟读,专题学习"教学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提出多种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来改善农村语文读写教学现状,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