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生活即教育”。而家庭生活教育是国家教育大业的基石。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们肩负着家庭教育的使命。第一,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孩子健康成长导航;第二,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教育能力,在孩子未成年时期精心陪伴呵护,为孩子健康成长护航。  相似文献   

2.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记载着父母一点一滴的辛劳,所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幼儿迈向成功的坚定的垫脚石。教育不是单方面能够完成的,需要家庭、社会和幼儿园共同来完成,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挖掘家长的潜能,充分利用家庭这一教育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指导。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可以互通孩子的真实情况,及时了解孩子优缺点,全面掌握孩子的真实需求,让家长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从而实现家校共同促进孩子的心身健康发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目标。怎样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有以下几点感受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4.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监管人,需要两者齐心合力,有针对性、连贯性和配合性地实施教育管理,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使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首先,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自己与家长的关系。家长与教师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探索山东胶南市塔山中心中学陈立林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天然教师,父母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因此,优化家庭教育是保证学生健康成...  相似文献   

6.
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孩子成长的路上最需要什么?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学会不失时机地为孩子送上三把梯子。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孩子性格和心理品质,对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只有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通过陪伴引领,充分发挥在孩子成长中的导师作用,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吴政 《贵州教育》2009,(18):21-21
作为小学班主任老师,天天面对的都是学生,可以说是除了家长及监护人外,就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了。因此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孩子全面健康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班主任老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就要着眼于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学 生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指导。教师和家长进行 有效沟通,可以让家长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从而 实现家校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学习的家长们往往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学校是专业的教育场所,学校里面的老师一个个都是教育专家.在家里教不好的孩子,只有送到学校里面去让老师来教育才行.这样的思想常常会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1.
<正>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人以为只要当了家长就能教育得了孩子,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很大程度上还是和孩子自身有关系,其实这是最错误的认知和想法,在当代家庭教育中,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育子方法,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须。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不同,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不同。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家长都想得到最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但无论哪一种,我感觉只要家长能有足够的耐心,能多从孩子的视觉和孩子进行  相似文献   

12.
陈瑞山 《家教世界》2013,(8):139-141
中小学生随着生理逐渐的发育、心理不断的成熟、升学竞争的增大、成长环境的日趋复杂,身心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家庭的支持也是离不开的,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关系紧张、教育方法不当或出现意外事件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别需要家长积极、主动、正确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作为家长该如何认真探索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改进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娜 《现代教学》2014,(4X):26-28
<正>教育是一种由学生、家长、老师多方共同参与的特殊"动态运动过程",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没有对孩子们的统一要求,就不可能有任何教育。"所以我们要想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高度一致。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个学生,而家长的职业、价值取向、受教育程度以及孩子的教育观念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想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教育路上从来不单单只有学校教育的孤军奋战,家庭教育也陪伴左右。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础,而学校教育则是引导学生迈向成功的前提。只有在教育路上切实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合作,二者才能够在共同教育中承担责任,从方方面面教化孩子,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让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社会现实问题让整个教育环境紧张而尖锐,这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峻的考验。作为教师,要学会运用心理科学知识来对学生、家长和自我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和干预。守望学生,助孩子健康成长;守望家长,促家校和谐共进;守望自我,护教师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冯俊安 《课外阅读》2011,(8):110-1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的确,一个孩子从孕育出生到长大成人,时时离不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有人说,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在家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但是我们有些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误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盛慧琳 《考试周刊》2014,(60):183-184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陪伴教育关系到孩子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亲子亲密关系的确定和孩子后天良好习惯的养成。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陪伴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写明:“幼儿园应当主动与幼儿家庭沟通合作,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共同负担教育幼儿的任务。”教师应该积极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重视陪伴孩子进行早期阅读,并且指导家长正确的陪伴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方式。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以“指导家长投其所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指导家长养成正确的陪伴阅读习惯,丰富孩子的情感”和“开设交流平台,加深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新规程下如何指导家长陪伴孩子早期阅读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邢爱丽 《文教资料》2010,(2):131-132
逐渐增多的单亲孩子和单亲家庭,日益凸显出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单亲孩子的家长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认为教师应关爱、帮助、教育单亲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孩子上了小学,家长也就比以前忙碌,除了孩子中午要回家吃饭,要送接孩子过马路外,还多出一个陪伴孩子学习的问题。晚饭后往往是家长陪着孩子做作业,星期六陪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学琴学画、学舞蹈……至于生活料理,更是无微不至。孩子刚上一年级,对正规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内心充满紧张、惊疑,这个时候,家长的陪伴是必要的。但是陪伴孩子要讲究科学,家长要弄明白:陪伴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陪伴孩子才正确?陪伴孩子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最终不用陪伴,能独立、自信地学习。也就是说,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指导孩子逐步学会怎样独立地完成学习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