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标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它通过寥寥数字高度概括了作品的内涵和精神。能否准确地翻译文学作品标题直接影响着作品在译入语读者中的推广和传播。本文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为例,简要地探讨了文学作品标题翻译的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建东 《海外英语》2013,(21):193-195
文学翻译是文学作品再创作的一种艺术。文学翻译活动在运用翻译技巧的同时向读者展现翻译中的艺术美。优秀的翻译作品,既要忠实原文,力求翻译准确无误,也要保持原著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从而再现原著的艺术价值,这就是文学翻译的艺术,而翻译的艺术水平与译者的艺术修养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名著片段的翻译向读者展现文学翻译中的艺术美,并对翻译工作者的艺术修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伍明宇 《孩子天地》2017,(5):250-251
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学作品的中典故不仅增加了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文学色彩,也给翻译英语文学作品和读者有效阅读带来了难题,本文首先分析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的来源,进而总结翻译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的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萍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1):80-82,70
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既要以原作者的视角,又要以读者的视角,还要以创造者的视角来再现与传达原作。本文拟就文学作品的翻译,探讨译者对原作者的忠实,译者对译文读者的负责及译者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肖婷 《双语学习》2007,(11M):195-195,197
本文根据认知语用学家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和认知语用学有关研究成果,探讨了关联理论对翻译产生的巨大解释力。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深受其影响,但同时文学作品富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使关联翻译观遇到了挑战,从而使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系呈现出既解释又受限的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翻译标准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的翻译标准的分析,认为该标准具有模糊性和人文性,更适用于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对于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可遵循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语言通顺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整个过程都是与美学紧密相连的,翻译过程其实就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过程。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广泛的阅读,加强语言功底,从而使翻译更加准确,更加符合美学标准,以最终臻于"化境"与"传神"的最高境界。本文通过对文学作品翻译与语言模糊性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结合文学作品汉英翻译的实践,对模糊语言的美学特征进行总结,进而得出这一结论:对于文学翻译的"模糊性"的正确把握与认知对文学翻译实践和文学翻译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翻译中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经济高度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已成趋势的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影响文学作品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因素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梳理了等值翻译理论的发展脉络,认为等值理论的精髓在于其"标准的模糊性"。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因其意象的不确定性而赋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文学作品的模糊性在翻译中不应显化,而应通过保留其模糊性使译语读者和原文读者能得到同样的美的感受。本文通过鲁迅小说《呐喊》中具体例子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标准的模糊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得出"标准的模糊性"是指导文学翻译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左津毓 《现代英语》2023,(14):116-119
针对英语文学作品来说,其中存在诸多艺术语言,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艺术语言翻译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具体来说,艺术语言翻译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作的意义,还需要在形式和风格上保持一致,以使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原作的艺术价值。因此,研究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艺术语言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文章从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入手,围绕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艺术语言的处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旨在为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语用学为视角,以具体实例探讨了文学作品翻译时如何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阐述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分析了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这一现象;强调了文化语境在文学翻译中解决文化差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难,译成标题既需生动传神、紧扣原作内容主旨,又要力求简洁凝练,还需兼顾译入语文化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译成标题要有文学性,具有文学审美功能。要做好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就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制定需要以上述文学作品标题的特征为依据。  相似文献   

13.
For whatever kind of literary forms, the first thing that we come into contact with is the title. The title functions as not only the eye catcher but also the summary of the context. Any legal document starts with its title and a good translation of the title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follow- up terms and conditions. However, translating titles of laws is affected by different factors, especially cultural differences, such as history, diction and conventions. Anyway, cultural impact on translation of law titles can be handled tactfully.  相似文献   

14.
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变体,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文学方言可以展现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社会环境,生动地记录文学人物所在的时代语言,真实地反映文学作品所在时代的语言风貌。但到目前为止,对文学方言翻译的研究颇少。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学方言的语言功能角度出发,探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艺术,而且是两种文化的转换。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决定了文学作品翻译的不可译性,因此,翻译过程中补偿手段必不可少。但是补偿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必须尊重原作者,不能曲解作者的意图,或是任意增减原文信息,出现"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文学翻译补偿原则的研究对于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使用补偿手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因为文学翻译属于文学范畴,所以文学翻译家们的文学翻译是再次的创造。在文学翻译的创作工作中,它涉及到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许多因素。翻译作品时,原文的含义适当不适当,内容准确不准确,语言流利不流利,文化特色是如何表达的,这些问题是文学翻译编辑们应该特注重的。本文简要地论述了编辑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的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纳、补偿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译者的主体性比在翻译其他体裁的文本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然而,译者主体性是否能够发挥到最佳状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译者是否具备足够的文学理论知识。本文首先阐述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在文学翻译活动中文学理论知识对译者合理发挥其主体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文学翻译如何对待语用含糊,指出语用含糊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提出对于当今的翻译理论应当用模糊的眼光去审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补偿类型的划分是文学翻译补偿研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笔者根据文学翻译的特点,将文学翻译补偿分类为:审美补偿、文化补偿、语义补偿和语用补偿四大类型,并根据各种类型的补偿对于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作此排序。同时,本文结合莫言小说英译的相关译例分别阐述了四种翻译补偿类型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这种文学翻译补偿类型的划分对于提高文学翻译的质量和水平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语境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语境顺应,即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从而揭示了语境顺应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巨大解释力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