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改进“压缩体积气体液化”实验——用碘作“指示剂”四川省黔江中学邹永明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是用注射器作为压缩容器,乙醚作为实验物质。由于注射器推拉时不会产生很大的体积变化,乙醚的气化、液化量很小,注射器内液态乙醚的变化很不明显,加之乙醚...  相似文献   

2.
气体膨胀做功温度降低演示仪器(下称演示仪)是初中物理中“改变物体热能的方法”所需演示仪器之一,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内能”中“气体膨胀做功,温度降低”的演示实验之一。现行的初中物理第二册图5—6所示的演示仪器,只用单一的试管组成,它的缺陷是当试管内气体膨胀做功把橡皮塞子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教学中,检测反应器中所产生的气体,除用试纸外,是用导气双管(导进,导出)或单管将气体输进盛检测液的试管中进行检测。笔者将此功能装置进行微型化处理,制成微型气体检验管。由此产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独到实验效果。那就是:方便,快捷,明显,省药品。  相似文献   

4.
高一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实验4—3],钠跟水起反应一实验,演示时,要反复做二次,第一次是让学生观察:“浮”、“熔”、“串”、溶液变红色。第二次是观察气泡、气体的收集、检验。笔者认为这样演示此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①该实验二次,耗费时间多。②检验气体时,现象不明显。因此,现将此实验改进如下: 1.器材 250ml烧杯一个,20ml透明  相似文献   

5.
验证呼、吸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吉林省靖宇县五中柏桂珍吕福盛李长生在生理卫生有关呼吸系统的教学中,我们感到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CO2的实验存在不足之处,它只反映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没有达到对“较多”进行验证的目的,使学生对“较多”产生了模...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课本中涉及到许多气体的可燃性实验。气体纯净,则可平静燃烧,但若混入了空气,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在教学中做这些气体可燃性实验时,必须先检验该气体的纯度,这就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和难度。为克服这些矛盾,本人研制出“可燃性气体燃烧与爆鸣实验器”,简称:燃烧爆鸣实验器。  相似文献   

7.
简单易懂的气体热胀冷缩演示实验四川井研县电教站雷安良小学自然第一册“热胀冷缩”一课中,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因为气体是一种看不见的物体,如不通过实验,学生对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不易理解,达不到教学目地。笔者采用了下面的实验装置进...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实验中,气体反应生成物的检验,从未有过固定的仪器,由其它仪器组装实验效果较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了适应教学的要求,我设计了“气体生成物检验”这套装置,实验效果较好,直观性较强,符合演示实验的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第二册“物体的内能、热量”一节,在演示“气体被压缩或膨胀做功,气体的内能发生改变”时,教材中用两组不同的器材加以验证。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如按教材所指仪器演示,理论上能达到实验目的,但因涉及器材多而且还受材料、气密性、操作技巧等多种因素制约,有时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下面介绍一种材料易寻、制作简单、易于操作、现象直观的演示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1教具装置图(见图1) 2特点和用途 (1)特点①可控制NO气体的产生量,做到“随制随停”。②有效避免NO气体对师生的危害以及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3 关于抽风到位的问题化学实验室、准备室、药品室会产生或挥发出有毒有害的气体 ,这些气体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直接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因此 ,根据“标准”第 3 3 7条规定的精神 ,我省的实验室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以上各室需设置良好的强制排风装置 ,并且化学实验室和准备室应至少各 1间设有强制排风式通风橱 (如图 6所示 )。以前 ,我省中小学的强制排风装置多采用“标准”规定的“在外墙靠近地面处安装排风扇”这种方式。图 6 强制排风式通风橱现在许多厂家在推销抽风到位的装置。与“在外墙靠近地面处”安装排气扇相比 ,抽风到位…  相似文献   

12.
两则化学实验改进河北承德民族师范学校闫小敏一、铜与浓硝酸反应师范化学教材中的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都安排了“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这些实验都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的,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散布在室内。众所周知,二氧化氮气体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不尽快排...  相似文献   

13.
人教社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78页安排了一个“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由于仪器本身的特殊性,多数学校并未开设。笔者利用热敏电阻等材料制作了一个气体内能变化演示仪,效果十分明显。现分三个方面说明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氯气与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实验张禄明(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610200)现行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虽然“学生实验六”中安排了氯水跟氢硫酸的反应来说明氯、硫的非金属性强弱,但都是通过它们的水溶液间的反应来说明而不是直接的气体间反应,并且教材中也没有这样的实验...  相似文献   

15.
一、氯化铵受热分解实验的改进给试管里的氯化铵晶体加热,在试管上部内壁出现白色晶体,就凭上述现象说明氯化铵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学生不易置信,甚至有把这一现象跟加热固体碘产生的“升华”现象相混淆.因此改用弯曲玻璃管,两端各用固体药品,分别吸收掉一种气体,从而检验出另一种气体.这样做,实验效果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聚苯乙烯塑料凸泡膜替代铝箔进行“钠与水反应”实验陶闽(福建建阳师范学校354200)在中等师范化学课本的“钠与水反应”收集、检验气体中,大都采用铝箔刺小孔包钠的方法.该方法经典安全。实验现象正确明显、但是铝箔成本高,且利用率低。一块铝箔反复使用二、...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中,往往要验证某些气体的可燃性,观察其火焰的焰色.但点燃气体时,由于不慎会引起爆炸伤人事故.如有一“安全点燃装置”则可放心点燃和观察了.我们制作的安全点燃装置,已经点燃过氢气,一氧化碳和乙炔等可燃性气体,甚至故意把氢气和氧气混合通进这个安全点燃装置点燃时,产生的爆炸也是安全的.用这个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选修3—3第八章研究了气体的等温变化、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中安排的实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使用的仪器是带有压力表的注射器,按照课本中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误差比较大。本文对该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改进方法做一些探讨,并介绍使用传感器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教材《飞机是怎样飞行的》一课中,多次提到“升力”这个概念。按课本的叙述理解,这里的“升力”是指使气球(包括氢气球、氦气球和热空气球)、风筝、飞机上升的力。倘若仔细地分析,这三种情况下的“升力”却不尽相同。试述如下: 一、气球的升力 气球,不管是氢气球,氦气球还是热空气球,其共同点就是气球内装的气体比空气轻,即它们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十章“四、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一节中,课堂上需要做气体压强与体系关系的实验,如果按课本的做法,十分不便,一是做为演示实验,学生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二是若改为学生实验,需人手一个,注射器需要的数量大,特别是农村学校很难做到;三是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接触面积小,用力大,手指麻木,感受气体的压力不明显;四是稍有不慎,容易落地摔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