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主义,是我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列宁在谈到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时指出:“他们两人都是由民主主义者变成社会主义者的”。本文所论述的蔡和森早期思想,就是指1920年蔡和森去法国以前的民主主义思想。在这一阶段,蔡和森的思想经过了由一般民主主义到激进民主主义的思想转变,并为其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蔡和森思想的众多领域中,史学思想是蔡和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和森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奠基人。如果从蔡和森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在家乡湘乡和省城长沙求学(1895-1918)为史学启蒙阶段;在京准备出国到在欧洲留学(1918-1921)是蔡和森从朴素的唯物史观到完全的唯物史观转变的阶段;归国后从事革命工作(1921-1931)是蔡和森史学思想逐渐成熟、史学成果不断涌现的阶段。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初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规律,其撰写的《社会进化史》是国内最早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必然趋势的著作;二是,开拓了中共党史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最初阵地,先后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党的机会主义史》、《论陈独秀主义》等党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强调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以及首次阐述了中共党史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奠定了以中国近代社会为背景的中共党史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对蔡和森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蔡和森思想的渊源、社会主义思想和建党思想等方面。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思想和湖湘文化对蔡和森思想产生了影响;蔡和森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接受和理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讨都具有重要价值;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对蔡和森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蔡和森思想的渊源、社会主义思想和建党思想等方面。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思想和湖湘文化对蔡和森思想产生了影响;蔡和森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接受和理解、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讨都具有重要价值;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蔡和森思想的众多领域中,史学思想是蔡和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和森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的奠基人。如果从蔡和森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在家乡湘乡和省城长沙求学(1895—1918)为史学启蒙阶段;在京准备出国到在欧洲留学(1918—1921)是蔡和森从朴素的唯物史观到完全的唯物史观转变的阶段;归国后从事革命工作(1921—1931)是蔡和森史学思想逐渐成熟、史学成果不断涌现的阶段。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初步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进化规律,其撰写的《社会进化史》是国内最早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必然趋势的著作;二是,开拓了中共党史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最初阵地,先后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党的机会主义史》、(《论陈独秀主义》等党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强调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以及首次阐述了中共党史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奠定了以中国近代社会为背景的中共党史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
蔡和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一九二○年,他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关于中国革命问题致毛泽东同志的两封信》,是党的创建时期系统论述建党思想的开篇之作。今天,驱散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散布的妖氛迷雾,拂去岁月的灰尘,正确评价蔡和森的建党思想,了解蔡和森在建党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是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地研究党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湖南、四川等省大批知识分子出国勤工俭学,他们之中许多人先后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实现了从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飞跃。蔡和森(1895年—1931年)是他们中“最早通晓马列主义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如列宁所说:“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世界观。”蔡和森思想是怎样达到这一境界的呢?  相似文献   

8.
蔡和森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化的影响,墨学、儒家的大同思想和湖湘化精神为蔡和森认识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蔡和森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一个明显的从空想到科学的演进过程.蔡和森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蔡和森在30年代就写了两本中共党史研究专著:《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党的机会主义史》,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开创者。蔡和森的党史研究有很多特色,这些特色反映了早期共产党内党史研究的风貌,并能给后人以警励、启迪。本文特作初步探讨。一、多线型多侧面多层次蔡和森研究中共党史,不只是研究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不只是将中共党史和中国工运史、农运史、学运史结合起来研究,还将中国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国民党史、军阀史等和中共党史结合起来研究(另文专论);不只是研究共产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组织发展的情况,还研究了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标题:“精神方面”、“党的内部精神状况”、“党  相似文献   

11.
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蔡和森在经济理论方面,有许多杰出的见解。他的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是我党早期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的形成,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试图对蔡和森的经济思想作一个粗浅的介绍,以此纪念蔡和森同志诞辰九十周年。  相似文献   

12.
蔡和森建立马列主义政党的思想形成于赴法勤工俭学以后,共产国际有关文献是其政党思想的主要来源。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走社会革命的道路以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蔡和森政党思想的棱心内容。蔡和森的政党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蔡和森建立马列主义政党的思想形成于赴法勤工俭学以后,共产国际有关文献是其政党思想的主要来源。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走社会革命的道路以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蔡和森政党思想的棱心内容。蔡和森的政党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蔡和森同志是中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还在党的创立时期,蔡和森同志就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注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研究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他对党的建立、党的革命纲领的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革命危  相似文献   

15.
蔡和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他对中国的革命事业,无论在思想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活动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蔡和森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托,主持北方局工作,关于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6.
刘波 《学子》2003,(2):64-64
蔡和森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蔡和森幼时家境贫寒,直到十六岁才有机会到学校读书,因此他特别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他年纪大,所以必须要将过去被耽误的宝贵时光夺回来,尽快地自学小学课程。为此,他一天要学别人几天学的内容。蔡和森为了尽早成就学业,每天都要自学到半夜三点钟。夏天蚊子咬人特别厉害,蔡和森又没有钱买蚊香。为了不影响学习,他想了一个办法:装上一桶  相似文献   

17.
青年蔡和森为何能迅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一直是为人们所关注而又不好理解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蔡和森早期思想的分析及与青年毛泽东的比较,认为对墨子的崇拜和墨学优秀成份的吸取,是青年蔡和森能较快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传统的形成是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四种思想源流形成的历史合力的产物。在湖湘经世文化传统的熏陶下,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及葛健豪、蔡庆熙等成员紧随时代潮流,逐渐接受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启蒙,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不断受到社会主义思潮滋养,特别是受到十月革命及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影响,在赴法勤工俭学过程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蔡和森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他的社会主义思想虽然是在中国革命早期产生的思想,但是无论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在中国,谁最先提出这个原则呢?是蔡和森。 一九二五年十月,蔡和森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随后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年底到一九二六年初,蔡和森应共产国际东方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