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郭继培 《新闻世界》2014,(8):156-158
组合式的深度报道(组合,连续,系列)是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这三种报道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然而在网络新闻时代,三者之间的分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本文试对组合、系列、连续三种组合式的深度报道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三种报道方式在网络时代有逐渐融合的趋势,网络新闻专题即是这种报道方式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度报道有了长足的发展。组合式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成为常见于媒体的一种报道方式。新旧媒体之间的组合式报道各有各的特点。本文以"农民工就业调查"报道为例,说明组合式报道在新旧媒体间的异同,探究怎样更好运用组合式报道,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史力 《新闻世界》2014,(8):13-14
安徽是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做好"三农"报道是安徽日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好省委机关报职责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近年来,笔者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通过策划系列连续报道、深度报道以及品牌栏目策划,对做好新时期"三农"报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将"组合"一词解释为"组织起来成为整体"。那么,组合报道就是围绕某个主题或新闻事件进行的整体性报道,具体表现为由若干篇相对独立的单篇报道组成的报道群。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在其《深度报道写作》中认为,“所谓组合报道,是将某一新闻事件各个侧面的报道及素材组合在一起,从方方面面对新闻进行透视的一种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5.
岳巍 《新闻前哨》2006,(1):40-40
所谓组合报道,是将某一新闻事件各个侧面的报道及素材组合在一起,从方方面面对新闻进行透视的一种报道方式(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这种报道方式,因其可以多角度全面地反映所要反映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正日益显示出全方位、立体化深度报道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报道发展到今天,报道形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简要地说体现在由过去单一的一分钟新闻发展到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组合报道……报道形式更加丰富,电视的优势较之其它传媒更加充分地得到了发挥。这其中组合报道就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更能发挥电视优势的全新报道方式。一、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概述电视新闻组合报道是:围绕一个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报道的组合。它既可以是单条新闻的放大、扩展(消息+背景),又可以是多条相互关联的新闻的有机集合,从而做到对这一新闻主题或新闻事件全景…  相似文献   

7.
深度报道形成于本世纪初。在英国和美国,深度报道被称为"大标题后报道",法国则称之为"大报道"。如今,深度报道已成为了西方报刊的"报坛霸主"。在中国,深度报道在经历了80年代的"辉煌"之后,也渐渐在新闻界扎下了根,并随着媒体的激烈竞争日渐"枝繁叶茂"。可以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氛围之下的深度报道,虽然是西方的舶来品,但在中国新闻改革的浪潮中极具生命力,它不但没有昙花一现,反而活得很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孙愈中 《声屏世界》2008,(10):56-56
常见的深度报道有评述型深度报道和调查型深度报道。从内容上分,有解释性报道、成就性报道、话题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典型性报道:从形式上讲,除了单篇报道之外,还有系列报道、连续报道、追踪报道、组合报道等。  相似文献   

9.
在深度报道的各类型中,组合报道一直因为编辑手段、版面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传播效果不及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受众越来越依赖网络媒体来获取信息,组合报道借助网络技术手段迎来了发展机遇。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不断增强,组合报道拥有了信息及时、报道全面等优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深度报道的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为深度报道?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思想上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也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更长更详尽的报道;还有人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解释性报道。不同新闻媒体对深度报道的诠释各有不同。深度报道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理念方面不断自我整合,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在历史新闻学看来,深度报道在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理论特征的不清晰,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与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并列的一种新闻文体。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兴盛以后,深度报道的张力被凸现出来,它的理念正在全面地向新闻事业的各个领域扩散。深度报道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它在过去…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深度报道?有学者说,深度报道是讲求从总体的联系和结构上把握新闻事实,把新闻事实"还原"到其现实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发展中去的"第三代主流新闻写作文体";也有学者认为,深度报道是新闻执着于追求深刻性的一种写作旨趣;还有人说,深度报道是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具体问题,用特定的方式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其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使受众感知特定社会事实和意义的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2.
立体组合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体组合式报道,是指采用多条新闻连续集中报道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的一种方式。多条新闻同时播出,体裁可以不同,角度可以各有侧重,每条既可以是整个新闻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单独成篇的报道,并常辅之以新闻背景、现场访谈、分析报道,记者述评等,通过组合,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甚至某些重要的细节,从而达到深化、强化宣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连续(系列)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日益受到各媒体的重视。广播界更是把它作为扬长补短、发挥优势的重武器。近年来,这一重武器的使用频率愈来愈高,名篇佳作不断涌现。本文就’97广播电视新闻奖参评的广播连续(系列)报道的稿件作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连续(系列)报道质量问题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本次评委会收到参评连续(系列)报道共35件。从总体上看,质量比上年有所提高。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的系列报道,也有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的连续追…  相似文献   

14.
目前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报道形式,不仅是报纸辟出大量篇幅刊登深度报道,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也开办了《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专栏。深度报道在新闻评奖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涌现出不少深度报道的精品。研读这些成功的深度报道,对照那些不太成功甚至失败的深度报道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深度报道的成功,归根结底是要在"深"字上下功夫,而这一个简单的"深"字却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媒介融合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严峻挑战。本文从"QQ大战360"这一新闻事件切入,通过分析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第一财经等多家电视台对此次事件的报道,探讨电视新闻组合式报道的特征、优势以及创作特点,并提出融媒时代传统电视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媒介资源,从战略高度合理运用组合式报道策略,实现电...  相似文献   

16.
进入网络时代,由于受受众的心理喜好及生活节奏的影响,传统先进人物报道逐渐从"高大全"向"小人物"转变。本文从新闻事件打头、做强深度报道、创新报道方式和报网联动等四个方面来谈报纸媒体如何在网络时代做好"小人物"报道,枯木逢春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17.
让深度报道成为报纸的新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文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  相似文献   

18.
詹茂庆 《视听纵横》2004,(1):113-113
所谓组合报道,就是将与某一新闻事件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在表现手法上把新闻消息、新闻背景、新闻特写、新闻回顾、新闻述评、新闻评论、口播新闻、深度报道等组合在一起,将电视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使观众对这一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19.
未来视频形态新闻产品主导传媒行业之后,深度报道这种"重型"品类恐怕生存会更加艰难.深度报道要实现新媒体的表达,不能考虑将深度报道整体转化,或许可以尝试从三个方向上实现突破,即基于深度报道的常识性短视频制作、将组合报道中的元素更多新媒体化、使用新媒体技术强化深度报道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20.
达龙 《新闻世界》2013,(2):39-40
本文从当今官员报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入手,探讨打破官员报道"旧思维"的几种途径:摆正位置,正确看待媒体与各级领导干部的关系;做到采访的深入和全面;打破僵化的褒扬(贬低)性的报道模式,做到报道的"平视化";善于采用一二人称,适当摒弃第三人称式报道;典型报道应多在领导干部的行为细节上诉诸笔端,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