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才能学习好?这是家长们的一个老话题。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已明白,想要孩子学习好,最关键的是孩子要“学会学习”。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呢?这里有必要提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堂好的音乐课可以用多种途径来引导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集中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诱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将会使孩子对音乐课变得茫然而无兴趣。为此,我想到了几种途径,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很多家长都认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孩子学习好,与之相配套的就是吃得好。“孩子正在长身体,吃多好都不为过,等将来一长个儿,自然就会瘦了”。家长们常常陷入这个误区。  相似文献   

4.
李景  阮浪 《班主任》2006,(5):17-17
针对期中考查成绩太差的学生,我们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家长会,请家长们在一张表格中列出自己孩子的优点.家长们拿到表格,有的对着表格发呆,有的一边摇头,一边苦笑.30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家长动笔!又过了10分钟,有位家长终于忍不住了,说:"我的孩子学习这样,还能有什么好!"另一位家长也随声附和:"是呀,学习不好还不算什么,还不遵守纪律,让老师生气,还能有什么好呀!""我们没招了,破罐子破摔吧."家长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会议室里一片唉声叹气!  相似文献   

5.
彭薇 《教育》2012,(28):5
新学年才开始,一些学生就表现出厌烦学习的"焦虑"状态,而一些新生家长也徒增"开学的烦恼"。这当中,除了担心孩子是否能适应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等,还有其他的"纠结"。让家长们"纠结"的事情实在太多。还没开学,一些家长就四处打听孩子是否分到了好班,班主任是否经验丰富,有的家长甚至提前给教师发短信,询问教室座位编排的情况。他们担心的是,如果孩子分到后排座位,会影响听课效率,所以希望教师将孩子座位安排在前排,容易引起教师注意,提高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这期“家教话题”里,陆士桢教授要和我们谈关于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的话题,许多家长曾写信或打电话来询问如何帮助孩子的方法。我想,读了陆教授的文章,家长们会得到许多启发,同时也可以借鉴陆教授提出的建议和方法,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积极地去帮助你的孩子缓解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7.
家长朋友们:你们好!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我们希望孩子学习进步、能力提高的愿望是一样的.我的孩子楠楠在最近一次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各科都在95分以上,老师表扬他自控能力增强了,还说他不仅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思维力、注意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知道,孩子的这些进步都离不开"乐知舟教育"的珠心算课程,以及那里的老师们对他的耐心辅  相似文献   

8.
家长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李老师答:不用怕,这里有几个小妙招,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努力,要好好记住哦!首先,在学习前,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将自己的玩具、图画书等收起来,把要用到的学习用具准备好。家长应尽量排除无关事物对孩子学习的干扰,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告诉孩子先把上厕所、喝水等事情处理好,等会儿学习的时候才能更专心。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特别是一些知识层次较高的家长。以各种理由为孩子请假,为的是让孩子有时间接受更多“个性培养”,学舞蹈、钢琴.接受艺术启蒙教育。家长们认为孩子学得多少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培养好学习习惯,而小学阶段是对孩子进行各种艺术教育最好的启蒙阶段,切不可荒废和忽视。由于小学主要科目一般安排在上午.下午大部分时间会让孩子自习或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外出“加餐”.以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0.
王健 《学子》2013,(11):91
我们是爱孩子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衣、食、住、行,只要孩子提出来,会尽量得到满足。相反,孩子对我们的要求却很少做到。家长不解,"我是为了孩子好,才让他……"现在,有的名人写书,也会说上一句:"当时不能理解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才明白。"而我们也要做让孩子长大以后才明白的家长吗?可见,问题就出在了家长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孩子不能理解。家长就觉得自己吃力不讨好,但依然吃着力,做着不讨好的事。心里想着:不讨好也要做,我可是为了孩子好。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您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1.
有些孩子因为要完成老师和家长的作业,而不得不经常"开夜车",对于这样的做法,有的家长不仅不制止,反而还会在一些场合,家长们把这作为孩子学习是否刻苦的一个标准来比较.甚至有一些家长逼迫孩子"开夜车",孩子反抗时家长就拿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正确.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讲,是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2.
吴健 《考试周刊》2008,(48):122-123
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家长们纷纷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并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来提高孩子的英语水平。家长要和同学校配合起来,形成合力,着重抓好三件事:要让孩子爱学英语、会学英语和能够学习英语,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成绩。  相似文献   

13.
在日益加剧的升学压力下,孩子的学习任务变得越来越繁重。为了激励孩子不断地努力学习,以掌握更多的知识来应对未来的择业竞争,家长们往往会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招数"。由于简单易行且见效快,奖励便成为家长们经常而又较为普遍采用的手段。然而,其效果到底如何呢?应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学习成绩常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为什么孩子对学习总是没有兴趣?为什么孩子很努力,效果却不好?该怎样提升孩子的学习方法,使孩子达到最佳学习状态呢?带着“学习”这个家长关心的大问题,我们来到绍兴市柯灵小学,和该校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座谈中,许多家长都提供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子良方”,现摘取部分内容和大家共享,共同关注孩子学习这件事。  相似文献   

15.
在教师和家长的传统观念中,"游戏"一词所表达的含义中贬义的成分更多一些,往往是指玩、不务正业。一段时间以来,为了督促孩子学习,家长们甚至会谈玩色变,认为游戏是耽误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难以立足。有的家长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尤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  相似文献   

16.
流利 《幼儿教育》2008,(9):9-10
<正>无论是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还是学习生活技能,家长们总爱采用"传授—接受"的教育模式,还辅之以看管监督、陪学陪练、强迫硬逼等方式,理由是孩子年龄小、贪玩、自制力差等。对此,有关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精神,自主学习活动减少,自主学习能力降低,逐渐产生依赖大人的心理倾向,从而削弱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为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们特意邀请一些家长、孩子,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如今在学生的教育中,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多学点知识,进入名牌学校,获得更高的文凭而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但没有掌握好合理的学习方法,只会让每个孩子对书产生厌烦和恐惧心理,如何让每个孩子多学点知识,每天面对着书本却没有厌烦之感呢?笔者主要从学生的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学习的角度分析,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07,(1):48-48
提起保健品,家长们又爱又怕。一些厂家的个别行为,使保健品的信誉受到影响,家长们也生怕选错产品;同时,孩子学习辛苦,如果不用保健品,又怕孩子吃不消。孩子是否需要服用保健品呢?我们希望通过客观分析,给家长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作中经常遇到家长问这样的问题:孩子做事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看书,画画时一会要喝水、找东西吃,一会又看电视、玩玩具。担心这种状况会影响人小学后的学习,不知道该怎样使孩子学习时注意力能集中。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学前儿童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见现象。这一时期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也即家长关心的注意力,则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因此,孩子对于一件事的注意力大概只能维持在十几分钟。一旦原来的事物对他来说不再新鲜,或有更  相似文献   

20.
我爱北京天安门:仔细思考了一下老师与各位的话,这些是否反映我们因为过分疼爱与保护子女,因而令他们失去了不少学习机会?光明老师:是!我们过分的爱与护,让孩子们失去了不少机会,也令他们患上"学习依赖症",使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与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爱北京天安门:我以后会注意。那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光明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现在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入学开始,就千方百计想孩子学得好,懂得多,把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事实上,孩子多学点东西是好的,家长的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