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初夏,我回农村老家看望母亲。姐姐也来串门,她很健谈,东家长、西家短地说个没完。当说起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生的变化时,姐姐说,如今我们种田不用愁,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落谷,小喇叭会喊会教呢。“小喇叭教你种地”!我陡地来了兴趣。一回到县城,我就到县广播电台采访,了解到县  相似文献   

2.
晴和 《传媒》2001,(7):43-45
采访小丫真的不容易,因为她并不想接受很正经的“采访”。她说:“我很普通,上学——工作——进修——再工作,就这样简单。我只想把我的节目做好,我没有什么值得采访的。”但是,一个多月的等待与不懈努力终于印证了“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终于,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觉得我和母亲是有隔阂的。她是医生,最重要的是她的病人,我的记忆里,她永远在医院,或者随时准备着有人打电话来就走,我什么时候梳成了小辫子,什么时候来了月经,什么时候和男生有了  相似文献   

4.
据台湾中央社1993年12月21日电讯,报道我的谈话:“毛泽东热莫明其妙”。我看了这条消息,不禁大吃一惊。 事情是这样:1993年12月17日,一位中央社记者来看我。她第一次来采访是今年上半年,是经过中国人民大学外事处同意的。以后隔几个月她来大陆,知道了我的地址电话,又来看过我两次,不是采访,未见什么报道。最近这一次来,也只说来看看我。先是谈两岸  相似文献   

5.
按说上海市长宁区档案局局长方惠萍是一位具有亲和力的人,采访她应该不难,但其实不然。我们在她办公室一坐下,她就说,“工作是大家做的,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看到我们掏出采访本,她显然有点不安,“我个人真的说不出有什么先进事迹,工作是大家做的。”  相似文献   

6.
同情谈不上,尊重更是奢侈品坐在一位戴着白口罩的医生对面,我如实交待着自己的“罪过”——行房时没采取避孕措施。“上次来月经是什么时候?”“3月4号。”她抬起头瞟了我一眼,“去验个尿。”随后  相似文献   

7.
眸眸 《网络传播》2005,(9):86-87
“你的网名是什么?”老妈在一次过年的时候突然问道。我倒是吃惊得很,对网络毫无所知的她怎么关心起我的网名来了。  相似文献   

8.
资中筠是当下不多的可以被称之为“先生”的女性学者,在采访她的时候,我处处体味到“先生”特有的温雅和涵养。  相似文献   

9.
在广州,有人给我介绍广东电视台年轻女记者周晓瑾,“她是个很值得一写的人”。“她有些什么故事?”说实话,我很惭愧,在北京,对地方上新闻界同行了解得不多,对周晓瑾的事迹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回答是,她是“广州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原羊城晚报总编辑许实(即微音)在听了她的报告后流了眼泪,其他的,你采访之后就知道了。我的采访是在广播电台的播音室里,同电台的同志一道听周晓瑾的报告。她说这样可以节约大家的时间,听完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她。一她爱流泪,说到自己忙于工作时将小女儿关在家里,在电话里听到孩子甜甜的嗓音“妈妈,我乖,什么也没动”时,她下泪,她怕女儿碰电爬高;说到她所敬重的奶奶邓颖超的去世,她下泪,她是周恩来的侄孙女;说到她所采访的那些身陷惨境的吸毒少女,她也下泪。  相似文献   

10.
“套近乎”一词不乏有些贬义,但在采访中,它还挺管用。初学采访时,我不善于“套近乎”一找到采访对象,掏出本子就提问。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1980年,我参加地方新闻集训班。在上采访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斯诺夫人海伦·福士德·斯诺的采访经验,使我深受启示:1937年4月,她第一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采访,一见面就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主席说:“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这样一“套近乎”,使她和毛主席象老朋友似地交谈起来。1978年,她在西安采访王震,见面就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的时候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又是一个“套近乎”,不仅把她和王震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且一下就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学会倾听     
屈指算来,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九年了。也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周围人眼中的“小妹妹”,变成了现在小同志们口中的“宋姐”。年纪长了,热情不减,这九年来,我对于记者这份工作,从来没有厌倦过。其实在这里,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资格去谈什么“自己的新闻体会”。因为周围有着太多优秀的新闻人。所以今天的我,愿意以一位仍然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再一次去认真地审视自己的新闻之路。平等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如果说“采访”是一种艺术,那么这种艺术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便是对待被采访者的“态度”。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应该“问什么”、“怎么…  相似文献   

12.
有家报社的记者来找我,让我引见和我同在新民晚报工作的卢璐,希望通过这位上海女记者联谊会理事长,寻访两百多名女记者中的出类拔萃者。我欣然应命,带她到体育部。事后,她告诉我,卢璐热情地推荐了五位。我问:“有没有人向你提到过卢璐?”“没有。”“你今天的来访,倒提醒了我一条眼皮底下的采访线索。”“什么线索?”“那就是应该向读者介绍介绍卢璐本人呀!”  相似文献   

13.
有家报社的记者来找我,让我引见和我同在新民晚报工作的卢璐,希望通过这位上海女记者联谊会理事长,寻访两百多名女记者中的出类拔萃者。我欣然应命,带她到体育部。事后,她告诉我,卢璐热情地推荐了五位。我问:“有没有人向你提到过卢璐?”“没有。”“你今天的来访,倒提醒了我一条眼皮底下的采访线索。”“什么线索?”“那就是应该向读者介绍介绍卢璐本人呀!”卢璐性格开朗,在报社的走廊上、饭厅里总能听到她的声音。她身体结实,平时爱穿茄克衫、运动鞋,夏天则爱穿一条中短裤。虽然五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记者的崇高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有的人甚至把记者与“赵公元帅”等同起来,都害怕记者前来单位采访。究其原因,就是招了那些另类记者的祸。有一天,我们工厂附近的一个乡镇宣传干事,请我为他们乡镇写一篇关于建设新农村的稿子。我看了这位干事交给我的材料,听了她的介绍之后,感到这个乡镇在建设新农村中没有什么创新之举,很难报道出去。于是,我便向她推托说,此事我写出稿子很难上报,你干脆请报社记者来采访,他们的采访一般都可以见报。但她却对我说,他们也想请记者,可费用承担不起啊!接着她为我算了一笔账:往返…  相似文献   

15.
1998年8月31日晚10时30分许,襄樊火车站的站台上,一群群往武昌方向去的各大学九八级新生在亲友的陪伴下,好一番欢歌笑语。唯独其中一个剪着学生头、戴着近视镜、衣着朴素的女孩,动情地哭出声来,一遍又一遍地对身边的几位青年男子说:“唐叔叔,杜叔叔,你们的大恩大德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位小姑娘,就是中国青年报1995年6月5日、《中国记者》杂志1995年第11期报道过的湖北保康县过渡湾镇刺滩沟贫困学生张玉琴,她所说的唐叔叔、杜叔叔,一个是襄樊日报青年记者唐中平,一个是襄樊市小白象电器商行个体业主杜诗武。 三年前,一句“你什么时候有困难,就什么时候来找我”的豪言,使唐中平和张玉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5年5月11日上午,在贫困山区县保康采访  相似文献   

16.
张学法 《记者摇篮》2000,(11):30-30
初学写稿的人往往不知写什么,写稿时间较长的人,往往出现还有什么可写的困惑,那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妙法呢?我的体会是拓宽视野,处处留心。由此及彼觅新闻在采访“此”新闻时,我们只要留心,往往会发现新的新闻线索,你若是个有心人,就会通过这个新线索写出“彼”新闻来。1996年5月,我去建设局采访该局举办的“爱我城建”晚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在青蒲角采访一个叫刁焕秀的女人:她含辛茹苦供养两个儿子上大学,自己却患丁癌症。采访完家人,我提出跟她本人再谈谈,家人说:“她已不能说话了。”我迟疑一会,走进房间里去。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了:她伸出枯瘦的手,在床头摸什么,摸出两块带“喜”字的糖,高举起给我。 两块糖包含多么深邃、丰富的内容,我敢说,就是作家写小说,也编不出这样的情节。 我写过一篇现场短新闻,题目叫《种菇船下江  相似文献   

18.
1984年的9月,汴京城里菊散金风,开封宾馆黄花香姿。一天晚饭后,我和几位朋友正要动身参加开封市第一届菊花晚会,忽然一个信息打破了我心境的宁静: “蒋大为和他爱人张佩君来了!”“什么时候?”“刚到。”我松弛了的神经,一下又绷紧了:他们第一次来到河南舞台上,如果报道出去,读者一定会感兴趣的。“他们在哪儿?”“正躲在一个房间化妆呢!”我立即拿起采访本和相机,开始侦察哪个房间有动情。“只怕你采访不成吧!”好心的朋友劝告我:“人家马上要登台,是不见记者的;况且  相似文献   

19.
火车上与邻座闲聊,难免要问到职业。“在一个文化部门工作”。我实在不好意思亮出记者这块牌子。 拟采访某集贸市场,电话与宣传部门联系,对方张口就问:“有什么说法?要多少钱?”“要哪门子钱呀,如果咱们联合采访,还给你发稿费”。对方惊讶,我悲凉——当不正常的反而正常,正常的反而不正常的时候,这病是不是不轻了?  相似文献   

20.
金珠 《视听界》2011,(4):16-16
7月8日下午,《法制日报》女记者张维在浙江兰溪市马涧镇采访时,遭到马涧镇镇长的阻拦,对方不仅强行夺走张维的记者证,更对她恶语相向,“谁允许你来采访的?记者算个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