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科学大众》2013,(Z1):4
美国加州大学肺移植团队成功完成了首例"始终在呼吸的肺"的移植。一名57岁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历经7小时的手术后接受了两个新肺。这种开创性移植技术使用了一种实验性的器官护理系统(OCS)设备,该设备可使供体肺在体外运输过程中保持机能,并以接近生理状态的方式进行"呼吸"。而此前,需要移植的供体肺均是在冰盒内以无机能、无呼吸状态下进行运输。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内分泌我们的身体里包含着许多种不同的器官,有些器官的作用很明显,例如心脏管输送血液、肺管呼吸、脑管思考、肠胃管消化等,但是也有一些器官,它们的工作虽很重要,却不被人们注意,内分泌系统就是一个。内分泌腺分泌出来的一种东西叫“激素”,又叫荷尔蒙。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就是通过它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毒素的积存也是人们患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专家们认为,人们若能像大扫除那样经常对人体内进行"大扫除",及时清除毒素,人体就自然健康少病了。主动咳嗽"清扫"肺部:肺是人体最容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自然界中的粉尘、金属微粒及废气中的毒性物质,通过呼吸进入肺脏,又通过血液循环而"株连"全身。借助主动咳嗽可以"清扫"肺部。具体方  相似文献   

4.
一切生物都需要不停地呼吸,非但动物要呼吸,植物也要呼吸。呼吸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碳酸气),以维持生命,若是停止呼吸便会窒息而死亡。高等动物都有显著的呼吸器官,专门执行呼吸任务,如哺乳类,鸟类,爬虫类等的肺就是呼吸器官,在肺内进行气体的交换,而鱼类的鳃就是呼吸器官,两棲类(如蛙)在蝌蚪时期用鳃呼吸,成长以後用肺呼吸,水生的动物(如鱼、蝌蚪)好像不能在空气中呼吸,实际上他们是用鳃  相似文献   

5.
隽武 《科学生活》2014,(3):10-13
《科学生活》:胡主任,我们今天想向你请教有关老年人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防治的有关问题。我们知道,人的内分泌系统虽然并非人们熟知的心肝肺肾等器官,而是比较隐秘的器官,但组成内分泌系统的各种腺体及其分泌的各种激素对于维持我们人类的存活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的内分泌系统及其疾病有什么特点,能请胡主任加以概括吗?  相似文献   

6.
呼吸有学问     
人人都需要呼吸,人人都会呼吸,但不一定都善于呼吸。科学地呼吸不但能增强人体机能,还能安定情绪,深化思考能力,抑制疾病和精神上的沮丧。人体的呼吸主要依靠肺部的舒张和收缩。一般人在进行呼吸时,只用了全肺容量的1/3到1/2,深呼吸可以充分利用肺容量,使之充分运动。进行深呼吸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下腹部,再用鼻孔缓慢地吸气,使气体自下而  相似文献   

7.
今科 《今日科苑》2008,(7):39-40
据美国《今日美国报》报道,人造肺技术已处于最后冲刺阶段,很快就能为肺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提供人造肺——至少是一个可供短期使用的设备,帮助患者度过呼吸功能丧失和接受肺移植之间那个薄弱的时间段。人造肺将临床试验有科学家称,这种状况将很快  相似文献   

8.
科技动态     
<正>科学家发现细胞老化开关:或可实现器官再造英国物理科学新闻网站9月20日发表题为《科学家们发现了控制细胞衰老的开关》的报道称,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现了细胞内一个对健康老化至关重要的"开关"。这个"开关"可以促进健康细胞分裂和生长,比如,即便在衰老阶段也能产生新的肺或肝组织。在人体内,新分裂的细胞不断补充着肺、皮肤、肝脏及其他器官。但大多数人体细胞不能无限期地分裂下去——每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末端的细胞计时器就会缩短。当这种名为端粒的计时器变得极短时,细胞就不再分裂,导致器官和组织退化,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衰老阶段。但存在一种绕过这种倒计时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也许人类从开始在水中游泳的第一天起,就一直为如何在水中呼吸的事情烦恼不已。人用肺呼吸,而不是像鱼那样,用鳃呼吸。为了长时间在水下工作或游玩,人类发明了氧气瓶,把氧气随身携带。对于潜水者来说,扔掉笨重的氧气瓶,在水下自由地呼吸,是件可望不可求的事,这样的场景只出现在  相似文献   

10.
人的生命需要食物提供的能量来维持,食物在人体内转化为能量的时候需要氧气,所以人就必须时时刻刻吸入空气,并把废气排出体外.生命时刻需要补充氧气,鼻子是空气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口,鼻腔对空气起到加温和湿润的作用,鼻子内的黏膜和鼻毛可以挡住微粒和灰尘.进入人体的空气通过肺和体内的二氧化碳交换,肺由7亿多个肺泡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就发生在这些肺泡表面.每一个肺泡上面都覆盖有无数的毛细血管,新鲜的氧气通过肺泡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顺着血管流到心脏,心脏把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肺泡则把接收到的二氧化碳交给支气管,经呼吸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1.
[题目]蝌蚪依靠什么器官呼吸? 肺气门皮肤鳃[解答]蝌蚪的呼吸器是鳃。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初始蝌蚪的头部两侧生有三对羽状外鳃,此后外鳃消失而又长出内鳃,外面有一层鳃盖,类似鱼鳃。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蝌蚪生出了四肢,尾部缩短消失,内鳃萎缩消失,体腔内出现了肺,等等。这  相似文献   

12.
明尼苏达大学的爱德华·卡斯勒早在1980年就制作了能够从水中提取氧气的人工腮。他的梦想是这一设备有一天能使他像一条鱼那样在水中呼吸。卡斯勒并不是第一个梦想像鱼那样游的人。在1962年,水下探险先驱雅克·库斯托就预言了水栖人类的出现:人类通过手术装上腮。库斯托说:“肺将被绕过去,水栖人类将能够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生存和呼吸任意长的时间,而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当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求助于手术安装人工腮。新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困扰卡斯勒的问题、为我们创造一个实用的人工腮吗?这样的人工腮将不仅使潜水者受益,它还有从为…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鲸是从陆地进化到海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它还保留了用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功能. 通过电视镜头,我们可以看到,鲸经常潜泳于海中,隔一段时间再浮出水面换气.于是,有人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既然鲸要不停地浮出水面来呼吸,为什么不直接浮游在海面上,一边游泳一边呼吸呢?"  相似文献   

14.
倪显丽 《金秋科苑》2009,(11):19-20
如果把人体看做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构成身体的各大器官,总有因长期磨损而罢工的那一天。不过,现在有了医学专家的帮助,换条胳膊换条腿,换心换肝换肾乃至换皮肤,在技术上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目前已经有很多他人的器官和人工的器官植入了我们的躯体:肝、肺、心脏、性腺、喉、角膜、上肢、下肢……人类已经完美地实现了许多人体“零件”的初步更换。  相似文献   

15.
几乎每个人都有儿时与昆虫为伴的美好经历,从小我们就已经知道昆虫都是些有心没肺的家伙。现在,我们就谈谈这些“有心没肺”的家伙。  相似文献   

16.
倪显丽 《今日科苑》2009,(11):19-20
如果把人体看做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构成身体的各大器官,总有因长期磨损而罢工的那一天。不过,现在有了医学专家的帮助,换条胳膊换条腿,换心换肝换肾乃至换皮肤,在技术上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目前已经有很多他人的器官和人工的器官植入了我们的躯体:肝、肺、心脏、性腺、喉、角膜、上肢、下肢……人类已经完美地实现了许多人体“零件”的初步更换。  相似文献   

17.
与衰老相关的疾病近年来在人群中快速增长,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和负担.肺衰老研究是组织器官衰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组织器官水平对衰老过程进行研究,能从整体角度认识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并更好地促进转化医学将衰老研究应用于实践和临床.因此,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衰老研究所张克雄教授带领课题组开展了肺组织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人体看做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构成身体的各大器官,总有因长期磨损而罢工的那一天。不过,现在有了医学专家的帮助,换条胳膊换只腿,换心换肝换肾乃至换皮肤,在技术上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如你所知,目前已经有很多他人的器官和人工的器官植入了我们的躯体:肝、肺、心脏、性腺、喉、角膜、上肢、下肢……人类已经完美地实现了许多人体"零件"的初步更换。  相似文献   

19.
对比法教学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有利于章节间相关知识的衔接与过渡 ,对比法还可用于不同学科间的比较 ,促进相关知识的正迁移。本文就对比法教学谈点体会。1 同一章节中基本概念的对比教学用对比法比较基本概念 ,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概念 ,尤其是区分相似概念的外延。如比较原生质与原生质层 ,让学生了解原生质适用于真核细胞 ,而原生质层只适用于有液泡的植物细胞。比较外呼吸与内呼吸 ,要强调两者都包括一次气体交换 ,“肺通气 肺换气 =外呼吸”,“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氧的利用 =内呼吸”,而氧的利用为内呼吸的本质。讲…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身体就像一部机器,只要我们活着,每一个器官时刻都在工作。和其他机器一样,我们的身体器官运作起来也有一些细微的声音,最明显的就是心跳的声音,通常只有在心跳极快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听到自己的心跳。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大脑中有一个"调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