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小学生作文教学,首先教师要注重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有写作的材料;再次,坚持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要注重学生作文批改,让学生在改中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
要培养中职学生对待作文教学的兴趣,就必须首先让他们对作文有一种成就感。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呢?第一,要积极营造感受成功作文的环境,激发学习写作兴趣;第二,要给学生展示作文成绩的平台,培养学习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3.
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和写作条件,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条件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学习。要利用网络条件去创设作文学习情景;用网络创设故事情景,让学生喜欢写作,让低年级作文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搞好作文教学,首先要少给学生套框框,让学生笔随心想,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其次要改变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再次,要对学生的作文多一些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让学生懂得品评别人的作文,也是在学习别人怎样做人,学会关注他人,尊重他人。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小学生都有作文心理障碍。一线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加大学习力度,提升自身的作文教学水平,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降低作文要求,让学生愿意写作;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乐意写作;加强平时的阅读,让学生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小学生都有作文心理障碍。一线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加大学习力度,提升自身的作文教学水平,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降低作文要求,让学生愿意写作;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乐意写作;加强平时的阅读,让学生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7.
学生作文存在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无话可说,却要硬写。解决这种局面,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方法是:第一,让作文与生活联系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其次,要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第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98):12-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如何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呢?首先要明确学习作文的本质,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写作文;其次要注重积累素材、语言材料,让学生有的写;第三要读写结合,在读中学习组织材料的方法,同时学会自己修改作文,最终让学生会写作文。  相似文献   

9.
常春  刘倩 《黑河教育》2010,(7):31-31
作文教学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要让学生学得更主动,写得更生动,就必须提倡个性化的学习,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作文成为学生成长的需求;同时,也要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中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形成独特的感受。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在写作中展现出鲜活的个性,也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有限的中考复习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作文应试能力,让学生在中考时取得理想的分数,首先就要上好作文复习课:要研究作文的命题样式;要研究文本,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特点;要培养学生快速写作的能力;组织学生学习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查找不足;要加强专项指导,确保突破难点。其次在复习教材中的课文及进行阅读材料训练时,指导学生注意收集整理可以为我所用的材料,并且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写作技法,做到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1.
要想尽快解决作文教学难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积累,力求做到写作时"有米可炊";要教会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让其思路清晰、胸有成竹地开展写作;要对作文进行多元化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形成写作内驱力。教师要通过努力,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写作。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99):55-56
小学语文教师要正视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作文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更新作文指导观念和方法,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潜能,倡导快乐作文的理念。要确定学生作文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快乐作文。教师要做到让快乐作文的理念深入人心,及时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体会写作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刘德芳 《学周刊C版》2014,(5):164-164
作文的第一要诀是什么?是积累。作文是看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感悟;作文是读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要让学生博览群书、广泛摄取、厚积薄发:作文是抄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要让学生学会摘抄、学会整理、学会消化;作文是背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要让学生背诵好词佳句、背诵精彩片断、背诵优美诗文。可以这么说:没有积累就没有作文,作文的功夫在作文之外。积累是作文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学习写作必须从积累开始,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语言积累和思想情感的积累.就不可能建造起作文的高楼大厦。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一直是师生都很头疼的问题。学生写不出来,教师不知道如何教。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不妨从"立体指导"入手,以影像引导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演绎,丰富作文内容;解读范文,让学生以多视角学习作文技巧,从而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掌握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乐意写作作文,喜欢写作文。其次要让学生做好作文的外功,打好作文基础。再次是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知道如何写作文。下面分别阐述: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作文,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就有了写作的内在动力,他的注意便会指向作文,他便会自觉地阅读,自觉地思考和观察,自觉地拿起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主要有:1、题材激趣:题目或材料本身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三十年后的聚会》、《假如我当市长》、《童年趣事》等。学习了《卖炭翁》,让学生写《卖炭翁的炭被抢以后》;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写《于勒发财之后》。另外,要写的恰恰是学生心里迫切要表达的东西,让作文和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呈现这样的格局: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教蝇批改。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就需要教师放手。学生只有全程参与构思、鉴赏、修改的写作实践,才能全面提高思考、欣赏、评价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可以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让学生养成写完作文反复阅读的习惯;二是让学生养成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别人听的习惯。三是让学生学习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四是让学生养成及时改正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使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呈阶梯形发展,逐步达到提升他们作文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赵亚英 《考试周刊》2012,(63):64-64
为解决作文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问题,作者尝试让学生把眼光投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写熟悉的生活,说想说的话题,即向学生要作文。首要,向生活要作文,让学生作文积极乐观,充满热情;其次,让学生作文立意深刻,观点鲜明;最后,让学生作文积极乐观,充满热情。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写作,学习写作方法,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练习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