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即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自信心则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自信,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人格成熟的标志。拥有充分自信心的孩子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因而比一般孩子更容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然而,在当今的小学校园里,缺乏自信的孩子随处可见。他们对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没有信心,甚至感到悲观失望。缺乏自信,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和家长却没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付小燕 《考试周刊》2007,(42):132-133
现在不少父母存在一个共同的苦恼,就是孩子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个缺乏自信的人能够真正做成什么事情。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没有信心。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里,父爱同母爱一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情感。没有父爱的家庭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失去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情感素质和性格特征。在家庭中,男孩子往往以父亲为榜样,逐渐学会自尊、自爱、自强,并树立起对社会和家庭的  相似文献   

4.
决不会有一位教师希望她所教养的幼儿胆怯腼腆,自私自利;更不会有一对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粗鲁无礼,缺乏自信。所有的教师都希望幼儿身心愉快,聪明活泼;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无忧无虑,充满信心。但如何使美好的愿望成为现实,却必须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爱孩子,会爱孩子。爱孩子的方法之一,是家长与幼儿园及幼儿教师配合默契,达成共识,这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许多家长都指出,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是一个严重的误  相似文献   

5.
杨立行 《家长》2013,(1):34-35
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杜根曾指出:“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后来,杜根主席的这一观点被后人归纳为“杜根定律”,也就是说,信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只要拥有自信,最终便能获得成功。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自信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对所处的环境也更有安全感。而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在生活或学习中稍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有些时候,父母的不当教育方法,很容易让孩子的自信受到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6.
《少年儿童研究》2006,(9):57-57
问:我儿子9岁半,不会和同龄孩子玩,不会主动和别人交往,我该怎么办?答:孩子不愿意主动和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胆小而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在家里被过于溺爱,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团结的个性品质(如自私、骄傲、不愿与人合作等),都可能导致孩子不会主动和人交往。  相似文献   

7.
<正>一位哲人说:“人类本质中最迫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就是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可以表达对孩子的肯定。当孩子得到肯定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因此,对孩子的肯定能够让孩子建立自信、获得尊重、纠正不良行为。一、对孩子的肯定能让孩子建立自信、激发潜能小L是个内向、缺乏自信的孩子,考试经常不合格。不完全是因为她学得不扎实,还有部分原因是她觉得自己做不好、不敢写。  相似文献   

8.
注意培养幼儿自信自尊钟兴珉不难发现,在幼儿园的确有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他们在活动中缺乏积极性,上课时害怕老师提问,不愿与同伴交往,学习成绩和活动能力也较差,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较严重的自卑心理。然而,这些孩子在家中大多有不同的表现,他们在家中同父母交往...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介绍:我曾带过一个叫小明(化名)的一年级男生。他是家里的宝贝儿子,但他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母亲在菜市场卖菜;父亲经常酗酒,不太顾家;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关系不太融洽。小明是一个自尊极强、十分敏感、缺乏自信的孩子。他调皮好动,性格比较外向,虽然喜欢与同学交往,但对同学很不友好,而且平时个人卫生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不好,许多同学都不太喜欢和他一起玩,是班里最令我头痛的孩子。由于我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专制型家庭,孩子缺乏自信专制型家庭的主要特点是父母威信占绝对地位,孩子完全按父母的意志生活。家长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经常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孩子稍有差错便指责“你怎么总是这样?”“你怎么老是没耳朵呢?”常用“不能怎样、应该怎样”等词语来教育孩子,且目光挑剔。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我什么都不会”、“我一样都不行”  相似文献   

11.
自信,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性格成熟的标志。拥充分自信心的孩子往往不屈不挠,奋发向上,因而比一般孩子容易获得各方面的成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的中小学校园里,缺乏自信的子随处可见。他们对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没有信,甚至感到悲观失望。但通过调查证实,这些孩子对以上能力表现并不比一般孩子逊色。缺乏自信,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因此,这一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的心灵有着积…  相似文献   

12.
做幼儿园老师10年,接触过许许多多性格各异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可爱之处,但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弱点。在工作中,我发现,由于我们成人过多地娇宠、保护,孩子们失去了很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导致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自信,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胆小...  相似文献   

13.
有问有答     
孩子不会和人交往怎么办?问:我儿子9岁半,不会和同龄孩子玩,不会主动和别人交往,我该怎么办?答:孩子不愿意主动和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胆小而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在家里被过于溺爱,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自身存在一些不利于团结的个性品质(如自私、骄傲、不愿与人合作等),  相似文献   

14.
培养卓越口才是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口才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与人沟通与交往,流畅的语言,准确的表达,能够更好地在沟通交往中展示自我、成就自我。农村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制约,加上缺乏自信,不愿意表达自己。培养农村学生卓越的口才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我女儿7岁了,正上一年级,她做事和说话从不主动。如在一个公共场合,她对某件事情明明知道,也不愿意开口讲出来给大家听,而是听其它同学或小伙伴们讲。这是不是孩子缺乏自信的表现呢?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的倡导者周弘反复强调: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能让好孩子越来越好,而抱怨使差孩子越来越差.赏识教育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对于差孩子来说,不过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潜能被压抑住了.赏识孩子,赞美他,支持他,培养他的自信心,就能将这些潜能激发出来.正因为是孩子,所以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缺乏自信,并由此影响着他们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自信心和自尊心是人们积极向上,也是一个人努力克服缺点的内在动力。现在的孩子就缺乏自信的原因有很多,要想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必须正确对待孩子的观点,批评、责怪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应该以尊重、信任和帮助为突破口,这样才能唤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相似文献   

18.
自信心是儿童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即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拥有自信的孩子才能充分发挥潜能,获得学习、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孩子如果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秀”出自己,缺乏自信,就有可能自轻自贱、自暴自弃,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那么家长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一是引导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不沉迷于挫败感。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在所有有意义的活动中,都会遇到挫折,乐观主义者总体上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健康”。  相似文献   

19.
<正>撑起一片蓝天,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是教育的夙愿。大部分孩子还是自信心十足,"我能行"常挂在嘴边,但也有一些胆怯、退缩,缺乏自信的孩子,总说"我不会""我不行"。那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古人说得好,"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激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激励的方法很多,其中我认为表扬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中有那么一些幼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不爱表现自己,不愿抛头露面,胆小内向,在和同龄人的交往中,也不是很主动。这类幼儿往往不被大家所注意。可是跟他们形成反差的有那么一群幼儿,他们在活动中乐于表现自我、乐于交往、活泼乐观,往往能引起周围人更多的注意。很明显,两类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前一类孩子由于性格等原因,缺乏自信易产生自卑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