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玉双 《新闻界》2006,(1):35-36
关注“人”、体现“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最高境界,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本质和要求,同时更是衡量一个媒体是否成熟和一个新闻工作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强调对“人”的关注,对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真实情感的关注,人文关怀是对生命、生活的尊重与怜悯,多一份人文关怀,少一些冷漠,这不仅是记者的良知,更是媒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让新闻更具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的人文关怀理念开始出现在全国各大新闻媒体。重视人文关怀,成为新闻传播主流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主要体现在一些媒体突破旧的传播模式,及时反映群众呼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事实证明,新闻媒体通过人文关怀,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民生,对准百姓的苦乐冷暖,能进一步增强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及亲和力。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媒体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一家媒体如果没有人文栏目,就会显得肤浅,没有品位。目前媒体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报道对象大多数是乡村教师、农民工、环卫工、残障人群等弱势群体,这固然能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但是,真正的人文关怀的对象是普通大众,它体现在对每一个人的关怀和尊重,而不是关注某一特定群体或某一类人。况且,大多数媒体在报道弱势群体时,更多表现的是他们落后的生存状态,介绍他们生活的困苦和不幸,而对其人性中真、善、美的挖掘远远不够。因此,可以说,当代媒体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并不充分。作为健康类专业报,该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我的父亲母亲》专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普通老百姓熟悉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样的视角很好地体现了新闻的人文关怀精神。谁都有父母,每一位父母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与子女的互动更能体现人性中真实、朴素的一面,更能展现人性中的闪光点。作为纸媒,编发稿件的过程,既是对单个的人的关怀过程,也是对以此为代表的这个阶层、这个群体的关怀过程。这种来自媒体的关怀,会让人感到社会的关心,能温暖人心,缓和矛盾,激人奋进。  相似文献   

5.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入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生命的怜悯与尊重.媒体应该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处理媒体与读者、媒体与市场的关系.然而一些媒体却忽视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人文关怀是一种社会良知。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形式怎样彰显人文关怀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命题。本文论述了人文关怀对塑造广播媒体社会形象的重要意义和广播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践人文关怀,阐明了注重人文关怀是广播媒体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其亲  相似文献   

7.
媒体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者。无论是作哪种报道,记者都需要关注身处其中的“人”的存在,写出它和“人”的关系。对于受众来说,任何缺少人文关怀的报道都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杨庆根 《新闻世界》2008,(11):75-76
媒体的人文关怀源于媒体人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就要求媒体在还原和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尽可能地重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人类明天的思考,关怀人类的和谐发展,并最终向受众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张丽霞 《新闻窗》2009,(4):30-32
近年来,新闻媒体开始注重在报道内容上向弱势群体倾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新闻的人文关怀已经逐步成为媒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标志,成为媒体品位和格调的一种尺度。人文关怀是人文主义基本内涵的分史睦外延。把“人”作为推动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主体,关注“人”的生存;并对其基本社会权利、生命、人格和尊严给予应有的尊重,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传统人文关怀的内涵核心。人文关怀这一理念被新闻媒体所借鉴和应用,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的涵义包含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它要求人们不仅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人的生存环境,还要关注社会的人文环境;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有人甚至将“人文关怀”视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必备条件。既然如此,广播新闻理所当然地应该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法制节目应增强“人文关怀”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在当今社会中是个时髦的词儿,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呢?电视法制节目中的人文关怀又将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人文关怀就是人道主义的体现,通俗点说就是良心、爱心、责任心的体现,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关注。  相似文献   

12.
夏茹 《视听纵横》2007,(1):96-96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到客观的历史原因及观念的制约,使得一些广播媒体在理念和实践中背离了人文关怀精神,忽视弱势群体,忽视人的内心感受,缺乏对受众的基本尊重和精神关照。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媒体只有重视人文关怀,时刻以"人"为本才能重新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塑造媒体良好形象乃至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公信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重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可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九十年代以来,大陆传媒也提出了“人文关怀”的口号,强调传媒活动中要有人文关怀的理念。那么在报纸编辑中要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昵?下面从几个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尊重人的尊严,但现今很多媒体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是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本文研究了灾难报道图片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增强法律意识等方面提出重塑媒体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彭菲  戴文辉 《新闻前哨》2012,(10):50-51
人文关怀的实质是确定人的主体性,从而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文价值关怀。作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大众传媒弘扬人文奥运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正确反映和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奥运报道体现人文关怀,不仅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和媒体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文关怀拉近了大众传媒与大众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核心,实质在于对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而“说到底新闻学是人文学科,新闻报道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为人们的需要而发展,新闻报道有责任倡导人文关怀。”人是新闻的最高价值,新闻界需要人文的渗化和人文精神的回归。艾滋病报道是能集中体现媒体人文关怀的一个报道领域。从1988年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起,我国媒体就开始对艾滋病议题进行了有意识的报道。而综合考察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的整体情况,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虽在人文关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各地媒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在现代传播中,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作为最终要义。社会新闻作为党报新闻报道的生力军,应当并且要认真地承担起人文关怀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8.
徐遥 《新闻传播》2013,(12):266
人文关怀,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等基本需求,还有对人的情感、思想等内心世界的关注。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如今媒体所应该思考一个重要问题。有越来越多的新闻采编工作者开始自觉地对电视、报纸这些传统传媒进行广泛的人本思考,发掘深藏在新闻背后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与受众建立一种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人文关怀"成为连接观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9.
“人文关怀”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关怀方面有所失落而提出的,即要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关心和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人文关怀的实质主要是确立人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新闻媒体作为传播先进思想和现代文明意识的主力军,担负着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和净化社会文化思想的重任,应该在新闻报道中重视和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我们笔下的新闻才更具亲和力,这也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令人遗…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人文关怀”颇受新闻媒体关注,这是让人感动的事:我们终于可以从另外一个层面更多的关注我们人类自身了。也正因为是对人这一鲜活的个体和群体的关怀,“人文关怀”类的作品才会广受关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同其自觉的“人文关怀”意识是分不开的,而且总结优秀的纪录片,“人文关怀”是他们的共性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