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振龙 《学习之友》2010,(10):24-25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子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想走了;越往前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相似文献   

2.
苇笛 《内蒙古教育》2007,(9X):38-38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步行到十公里外的三个村庄。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具体的路程,他们被告知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到路边再也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越低落,最后到达目的地的人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3.
每月作文题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群人分成三队,步行到同一个地方。第一队的人不知道目的地,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有人几乎愤怒了,有的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相似文献   

4.
蒋光宇 《同学少年》2011,(12):38-39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  相似文献   

5.
遥远的村庄     
<正>三组人从同一个起点出发,分别走向距离他们10千米以外的三个村子。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要走多远,只被告知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出发两三千米,就有人开始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些人开始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什么时候才能到终点,甚至有人坐在路边不愿前进。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第二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路标,大家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家想知道到底走了多远。  相似文献   

6.
蒋光宇 《科技文萃》2005,(5):130-131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千米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千米,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相似文献   

7.
三种人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3组人分别沿公路步行前往一个从未去过的村庄。第一组:实验者不告诉实验对象距离目的地有多远,只要求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第二组:实验者只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目的地有40公里。第三组:实验者不仅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还让他们知道路边每隔1公里就有一块里程显示牌。实验的结果是:第一组人越走情绪越低落,大部分人难以坚持到底;第二组人走到一半后开始叫苦,最后只有一部分人到达终点;而第三组人一直充满信心,精神饱满,大多走到了目的地。一个简单的实验,把目标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演绎得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家作过这么一个实验,将一行人分为三个组去十公里外的目的地。甲组是盲目前进,不给钟表,也不标出里程,刚走出两、三公里就有人抱怨,“走不动啦!”“到底走了多少时间”“到底走了多少路程”“什么时候走得到呢!”越往前走士气越低落。速度越慢,最后溃不成军。乙组只告诉他们距离有10公里,  相似文献   

9.
3种人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3组人分别沿公路步行前往一个从未去过的村庄。第一组:实验者不告诉实验对象距离目的地有多远,只要求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第二组:实验者只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目的地有40公里。第三组:实验者不仅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还让他们知道路边每隔1公里就有一块里程显示牌。实验的结果是:第一组人越走情绪越低落,大部分人难以坚持到底;第二组人走到一半后开始叫苦,最后只有一部分人到达终点;而第三组人一直充满信心,精神饱满,大多走到了目的地。一个简单的实验,把目标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演绎得浅显易懂,在我们漫漫的人生征…  相似文献   

10.
在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中,每一位教师都如同一只火中的凤凰,在燃烧中痛苦,又期待着重生的快乐! 在高中语文课改的摸索中,我们且行且思,对暴露出一些问题作出了反思与改进. 一、学习目标要明确 一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  相似文献   

11.
郭述军 《下一代》2011,(4):32-34
那次,马小跳和东东、西西去山谷探险,却没想到遏上了大雾。 这个山谷很大,虽然很多地方他们都去过,不陌生,可也有许多地方还没去过,出于好奇,他们一直向着远一点的地方走,越走树木越茂密,怪石嶙峋。  相似文献   

12.
时光的自述     
<正>那棵树,我画了个年轮;那本书,我刚添了段历史;那些人,我刚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风霜的痕迹。我是时光,本想静静看待世间万物,可上天赋予我使命,我只能不停地朝着前方奔跑,像一条咆哮的大河,无休止地前进。不知道走了多远,不知道走了多久,只知道我走的这条路很长,看不见尽头。有很多人埋怨我走得过于迅速,使他们未能细细欣赏当初青涩的模样,未能好好感  相似文献   

13.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进步,成绩好。然而一提起辅导孩子学习就有不少家长愁眉紧锁,一筹莫展。这里我想谈谈辅导孩子学习可采用的定位速效法。心里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去10公里外的村庄。甲组的学生不知村庄有多远,只让他们跟着向导走。刚走2、3公里,就有学生叫苦,走了一半路学生开始抱怨,情绪低落而且开始散乱,以至溃不成军。乙  相似文献   

14.
因为目标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庄  相似文献   

15.
在野外勘探,山高路远,地质队员从这山到那山,要走多少路呢?他们有自己的测量方法。他们放开嗓门向对面大山高声喊道:"你—有—多—远?"然后默默数数,数到4,传来了回声,地质队员们便知道自己大约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红领巾》2005,(6)
初夏的天空中,闪烁(shǎnshuò)着许多小星星。你知道这些小星星离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有多远吗?我们知道,要测量(cèliáng)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用米、厘米、毫米、英尺等长度单位。可星星们离我们太远了,用这些单位根本没办法量。怎么办呢?天文学家就专门为广阔(guǎngkuò)的宇宙空间(yǔzhòukōngjiān)找到了一把独特(dútè)的“尺子”——光年。光年就是光在真空(zhēnkōng)中用一年时间所走的路程(lùchéng)。光每秒钟能走30万公里,一光年就是9.5万亿公里。织女星离地球就有27光年。哇,连光都要走那么久,更别说人了。难怪有人说星星…  相似文献   

17.
如果是这样     
1车上掉下一块砖头。有人看见砖头掉下来,一个人说:"好险呀。"又一个人说:"好险。"说着,他们从砖头边走过。2马路上还有人走,一个人,走路不看路,东张西望。走到砖头边了,这人也不知道,一脚踢过去。这人走得快,又穿拖鞋,这一脚踢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三年     
有人说,生活就像是下了一片初雪的田地,每走一路都会留下印记。那么,我的印记呢?我的三年,印记又在何处?不知道该如何去描绘自己  相似文献   

19.
马潇然 《师道》2005,(6):55-57
“为什么要搞新教育实验?有人说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实验,我从来都不想否定这样的称谓,而且坚持认为,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20.
铁人重临     
大铁人来到悬崖峭壁之上。他走了多远的路?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没有人知道。怎么会有他?没有人知道。大铁人跌下去了,在峭壁下的乱石上摔得支离破碎。他把自己一片片拼接起来,惟独有一只耳朵找不到。也许海水已经将它冲走了。他步入水中寻找——越走越深,以至海水完全浸没了他。但这不是我们最后一次看见大铁人。事实上,故事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