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谈考前紧张焦虑心理的成因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道关口,因此考生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段时间,考前的紧张气氛几乎对每个考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一部分考生因为心理素质好一点,能自觉地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而另一些考生则因为受考前紧张焦虑心理的影响,有的紧张失眠,有的焦虑不安,有的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一想到所剩无几的时间,一想到气氛庄严的考场,他们会手心冒汗,心跳加速.造成这种现象因素大致上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2.
任何重大的考试情境,都将对考生造成程度不同的紧张和焦虑。虽然,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使考生产生积极应考的心向,然而,高度紧张和焦虑,会造成考生暂时性的心理活动失调,并引起短暂的生理器官功能紊乱,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怯场。怯场是由于考试情境导致考生形成高度紧张和焦虑心理进而造成暂时性身心功能紊乱现象。引起考生怯场的原因很多,其中,情绪紧张、心理压力是重要因素。这些压力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也有来自考生自身的。究其原因一是考生自我评价偏高,常导致考试不能如愿。由于屡次挫折所形成的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3.
考试是竞赛,也是竞争,尤其是高考。考生总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出现一定的紧张情绪,这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紧张情绪则会使原有的水平大打折扣而影响考试成绩。因此,了解考生出现过度紧张情绪的原因,并用适当方法使其调节到理想的考试状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子女求学的道路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费尽了心血,可一旦高考结束,家长们就如释重负般地松了口气,殊不知,此时考生的状态更需关注。因为考试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的自然消失,相反,从极度紧张到极度松弛带来的巨大心理落差,以及对考试成绩的预期与实际结果的差异,会让许多考生有不同程度的突发性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这可能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子女的考后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5.
一位同学告诉我,他一到临近考试就紧张,看书看不进,记东西记不了,睡觉失眠,考试时,甚至觉得头脑一片空白,手心出汗,全身发抖。显然这位同学有明显的考试焦虑症。其实考试焦虑是当前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各类考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紧张、担忧,甚至恐惧。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困扰考生考前复习,阻碍考生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乃至许多考生说起焦虑就谈虎变色。客观地说,焦虑并非全为坏事,它是人面临重要的、紧迫的事情时出现的一种自然反应,这种反应具有“预警”和“发动”作用,它能够引起焦虑者思想上足够的…  相似文献   

6.
汪海云 《高中生》2013,(11):52-52
许多考生在考前会紧张,也有不少考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这反而也会让人“紧张”。因为“不紧张”所以“紧张”,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的现象?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考生应该弄明白这些问题,以有效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临考前的几个月,多数考生会感到压力巨大甚至会过度紧张、焦虑和恐慌。如何调整心态,提高地理复习效率,轻松迎战高考?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在高考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就如何形成良好的应考心理素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考是一场智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如果考生在考场上能够科学地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指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就会信心足、情绪好,始终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考试时也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词语暗示法”是消除紧张情绪的一种方法,考生在临近考试的一段时间里,不妨尝试用这种方法来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使自己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迎接高考挑战。信心考生要经常用“信心”二字暗示自己,以消除畏惧、心慌、紧张的心理。当高考来临时,考生一步入考点学校,看到考生云集、紧张肃然的场面,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畏惧心理;进入考场后一…  相似文献   

9.
高考是希望,是奋斗,是财富,也可能是遗憾。面对高考,有的考生信心十足、积极阳光,有的会感到压力大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如有的考生在高考前表现出自卑、郁闷、紧张、痛苦、患得患失,甚至出汗、头晕、食欲不振、失眠;有的面对家长的期盼、老师的希望,总担心万一考不好对不起他们而感到忧虑,严重的还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有的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缺乏应试的策略和技巧,导致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正离2014年高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考试之前往往是考生精神最为紧张、压力最大的时期。某校曾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了考前3个月的跟踪体检:考生们普遍比平时血压偏高,心跳加快,失眠者明显增多。下面笔者就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同学们支几招,希望能够帮助考生们减轻紧张度,调节好应对高考的精神状态。1.学会适度放松面临高考会紧张和焦虑,这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水平和学习效率是呈倒U型的,焦虑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考试时一定会影响正  相似文献   

11.
林医生 《高中生》2011,(21):54-55
面对高考,总有一些考生会感到很紧张,甚至因此严重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本文针对十种常见的高考紧张症状给出心理处方,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症状一:一想到考试就紧张激动,呼吸加快,心跳加剧,肌肉紧张,甚至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抖动。  相似文献   

12.
李亚男 《家长》2016,(4):12-13
对高考考生而言,高考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验之一。紧张、压力、期望……不只是考生,种种情绪一样让家长们坐卧不宁。曾经的考生们有什么话想说?从他们的高考经历中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你知道孩子走出考场时最希望听到什么话吗?你知道哪些行为会给他们带  相似文献   

13.
甘香兰 《现代语文》2006,(2):127-127
七月流火,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道关口,考生间的竞争是难免的。这时,考前的紧张氛围几乎对每个学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一部分考生心理承受力强一点,能把压力转化成动力,而更多的考生则因为受考前的紧张心理影响,有的失眠,有的焦虑不安。有的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一想到所剩无几的时间。一想到严肃的考场,一想到还没复习掌握的知识,他们就手心冒汗,心跳加快。这种心理状态大致上有这样一些成因  相似文献   

14.
眼下距中考、高考已经不远了,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同学紧张、压力大,过度焦虑。无数事例表明,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学习水平的高低,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考生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的影响。健康状况佳、心理状态好才能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我们相信,象中、高考这样的大考的压力是巨大的,不紧张、焦虑的考生是极少或根本不存在的,而大多数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因此缓解过分紧张、克服高度焦虑,几乎是每位考生都需要的心理调适。只有保持适度焦  相似文献   

15.
对广大的音乐考生来说,在考场上出现紧张焦虑、自卑乏力的心理状态是经常遇到的紧张心理现象.这种现象,不但会影响音乐考生考试的正常发挥,严重时还会产生"心理阴影"影响考生的一生.本文将针对这种紧张心理现象,通过内因和外因角度进行成因剖析,寻找调节、克服学生考试紧张心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杨确明 《高中生》2014,(7):59-59
造成考生失眠的原因,一般有这么几个方面:①高三一年之中紧张与焦虑情绪的积累,这种紧张与焦虑情绪在高考前表现得更为突出。②考试前,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只是程度轻重不同罢了。过度紧张和焦虑就会导致思绪纷乱、失眠等现象。③作息时间发生变化,有些考生平常晚上12点左右睡觉,在高考前一周提早入睡,结果出现失眠。  相似文献   

17.
考前焦虑是考前紧张焦虑综合症的简称,表现为考生一想到考试或面临考场时脑神经就会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引发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正常的生理、心理功能出现暂时性失调。  相似文献   

18.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生理和心理现象。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但过度焦虑会影响考试的进行,对人身心是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19.
●高考中考生常出现哪些心理障碍? □应试中常出现心理障碍有如下四种: 1.升学心态重。考生往往是带着一种强烈的升学欲望参加高考的,甚至把高考看成“一试定终生”。而语文又是第一堂考试,担心第一堂考试考砸了就会影响后几科考试,升学就会无望。考生对升学、前途想得过多,心理负担重,影响了正常发挥。 2.紧张恐惧心理。在考场特有的肃穆气氛中,考生一旦遇到陌生的试题,情绪就紧张起来。由此形成病态的恐惧心理,致使应考中产生强大的压迫感,从而影响正常的思维,这样心慌意乱,思维就失去严密的组织性和条理性,导致错答和乱答。  相似文献   

20.
高考是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和技能的测试,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查。如果考生心理素质较差,或由于种种外在压力而过于紧张,就有可能在高考考场上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如何调节自己的应考心理,使自己成为高考“战场”上的胜利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考生应树立自信心,给自己以充分的肯定。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就说过:“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