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油料仓库政委乔金平,一直对报道员十分关心,可在报道员中,却流传着一个他“三难报道员”的事儿。想听?下面听我—一道来——第一难:形不成事实不写稿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报道员李青兴冲冲地拿着一篇稿子找乔政委审阅。这是一篇报道部队开展“迎国庆演讲比赛”的消息。小李认为稿子写得不错,虽然活动到月底才搞,但迟早要搞,稿子写好寄走,先在编辑那儿排上号,请政委审稿也就是走走过场。可乔政委看完稿子后当时就给他上了一课:“迎国庆演讲比赛”是我们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一项活动不假,现在活动还没搞你就把稿子拿出来了,这不…  相似文献   

2.
谢顾问:我是一个基层单位的报道员。每当我写了稿子请大机关的新闻干事或报社编辑审阅时,他们总是说:“你刚学写作,又是小单位的报道员,以后要多写小稿子,少写大稿子。”我实在不明白,难道在“小单位”就注定不能写“大稿子”吗?145医院小桃小姚同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团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的就是基层单位,而不是大机关。这恐怕不会猜错的。但这个“大稿子”,理解可就不同了。其一,“大稿子”可以理解成事关大局,有大机关、高级领导人活动的稿子;其二…  相似文献   

3.
谢顾问:我在采写新闻稿件时,常常因为稿件时效性不强而“告吹”。我向一位老报道员讨教,他开导我说,搞新闻要“打提前量”,估计一定要发生的事实,可以提前5—10天就把稿子写好,尽快发走。不然,稿子到了编辑手里,往往就成了“马后炮”。我不明白,为了不使稿子成为“马后炮”,就得“打提前量”吗?36232部队张景奇张景奇同志:那位“开导”你的老报道员说的话是不可听的。新闻报道稿件的确应注重时效,有时候,一篇稿子的时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稿子的成败。但是,提高稿件的时效性,主要靠快采快写快发,而绝对不能用“打提前量”的…  相似文献   

4.
邮局,紧急追稿业务助理员宋士兵在全军6次将光纤应用到油料管理上,研制出了大罐光纤遥测系统,已申报了国家专利,报道员小张根据这件事写了篇稿件。稿子发走后,他向仓库主任牟善增作了汇报。当牟主任听说他把“申报国家专利”写成“获得国家专利”时,斩钉截铁地说:“不发稿件也不能写假新闻!”牟主任当即对小张进行了批评。随后,他亲自带车到驻地华丰邮电局前去查找稿件。忙活一上午,终于从上千封信中找出了那篇失实的报道。当他把稿子修改厂一遍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山沟里的“新闻发布会”“报道员请注意记录,下面由保管一队队…  相似文献   

5.
说起来有人可能不会相信,一个刚刚由三个新闻“门外汉”组成的报道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稿80余篇,使该团报道工作由落后跃至全师第二位。这,恐怕只有报道员们心里清楚:都是让马主任给逼出来的。“增婆娘”——’‘巧媳妇”“巧媳妇尚难为无米炊,懒婆娘更难做缺粮饭,要想写出好文章,首先肚里必须有货”。这是马主任常对报道员们讲的一句话,他也是本着这条原则帮助报道员充实“货仓”的。因工作需要,团原报道骨干调走,新补充人员基本都是新手,有的甚至连新闻ABC还不甚了解,写的稿子也总是干干巴巴、空洞天物,一些本来比较…  相似文献   

6.
提起河南省孟津县人武部政委李忠国,熟悉他的报道员们都习惯地称他为“第一编辑”。李忠国今年45岁,在武装战线上战斗了26个春秋。五年来,他通过改、审、选稿的形式,传帮带了一批报道员,经他看、审、修过的稿子就有800余篇。报道员们说起他当“第一编辑”的故事,个个如数家珍。报道员张文说——“李政委看稿真细心’我刚当报道员那会儿,由于基础差,不懂新闻的ABC,写出的稿子句子不通顺,错别字多,李政委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几年来,经他修改过的稿子就有百余篇之多,可以说他是我从事新闻报道的启蒙教师。去年8月15日,我写了…  相似文献   

7.
于政委送槁“编辑同志,这是咱们师一个报道员写的稿子,你看行不行?”编辑抬头见送稿人是一个大校,忙起身让坐。当得知他是师政委时,激动地说:“于政委,就冲这件事,我敢肯定,你们师的新闻报道工作一定能搞好……”这是10月下旬的一天出现在军区报社的一幕。这之前,于政委到某团二营蹲点。营部报道员小龚写的一篇新闻稿,无意间被枪委看到了。于政委看他写得还可以,时效性又很强,就对小龚说:“明天我刚好到军区开会,稿子我给你带到报社吧、”尚副师长送站一天,刚从外单位调来的尚副师长下部队检查工作。车子快出师机关院门时,…  相似文献   

8.
“写稿宁可不上报,也不要搞假报道!”济南军区某团政委彭乃更时常给报道员敲这个“警钟”。彭政委敲“警钟”不是敲敲而已,而是通过敲“警钟”使报道员将压力化作动力,既严肃认真又勤奋热情地搞好报道工作。为了帮助报道员过好“名利关”,他每季度都要结会形势给报道骨干上一次思想修养课,要求报道员不能为图虚名瞎编乱造“新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次,报道员小李听说团里出动800多人,利用大年三十、正月初二两天时间,为驻地安阳钢铁公司抢卸炼钢用煤300余吨的事后,写了篇《煤冻——炼钢厂除夕告急,出动——子弟兵无偿支援…  相似文献   

9.
“亮”红灯     
“这稿子不能发!”小李写了篇关干制配连举行“党在我心中”庆“七一”文艺晚会的稿子。不曾想,在发稿时碰上了部长姚明林亮出的“红灯”:“这稿不能发!”原来,小李认为“七一”、“八一”之类的应景稿,等过后再写,十有八九是马后炮,只有提前写,待稿子寄到报社,正好编辑部需要这类稿子。于是,“六一”才过不几天,“七一”的稿子他就写出来了。姚部长像是瞧出了他的心事,说:“这样写稿不好,稿子见了报,官兵有意见。你看这样写行不行?”最后,姚部长帮他定了一篇言论稿。“这假不能批”小于写稿写了半年多,稿子寄走近百篇,…  相似文献   

10.
作家赵树理有一次下农村,住在一户农民家里,房东小李向这位作家求教写作真经。赵树理知道小李的心意后,建议小李写一篇表扬好人好事的稿子让他看。小李拿来写好的稿子,赵树理看了后说:“你先改一改,明天让我看。”第三天,小李将改好的稿子送去,赵树理看后说:“你再改一改,明天送给我。”第四天,小李改好了稿,赵树理看了一遍,说:“我看你会改,再改一遍。”第五天,小李又  相似文献   

11.
146医院政治处主任乔金平,善于给报道员出点子,想点子,定点子,对报道工作倾注了自己一副火热的心肠,报道员亲切地称他──“点子”主任。实点子。报道员(特别年轻报道员)写稿子,由于上稿心切,往往出现一些“艺术”拔高现象。乔金平主任每次把关审稿子,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留情面地把水分拧干。一次报道员小李采写了一篇医院为老区群众服务的稿子,将13人组成的医疗队写成了30人,乔主任在审稿时认真严肃地给以纠正,并十分诚恳地告诫小李:写稿要求真务实,遵守新闻的真实性,不能把文章写得花里胡哨。5年来,146医…  相似文献   

12.
某炮团政治处主任徐明昆对报道员强化训练、给报道员加压是出了名的。报道员王全来到报道组,背包还没来得及打开,徐主任就向他交待了一篇关于团队改革利益观教育的稿子。这对一个仅见过几个“豆腐块”的新报道员来说,难度很大。小王经过一天的调查采访,查阅了大量的有关部队改革利益观教育的资料,又熬了一个通宵,终于脱稿。第二天,当徐主任看了这篇牛头不对马嘴的报道,又瞧了瞧小王那一双红肿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说:“苗儿茂盛靠庄稼人辛勤耕耘,但种子是否优良也是重要的因素。以后,你要拿出昨天的劲头来!”徐主任耐心地帮助小王…  相似文献   

13.
少写应景稿     
有位初稿报道的战友向我们诉苦,“我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都有时效性,可就是见不了报,你说邪门不?”我随手翻了翻他保留的底稿后,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是邪门,而是你把门走邪了。”也难怪,他写的稿子都是一些“应景稿”。比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时,他就写妇女生活;“五四”青年节时,他就写青年活动;春节前夕,他就写某某请假,正月十五前他又写起了闹花灯。底稿一大摞,真正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却不多。纪念节日的稿子,报纸需要,完全可以写。然而,这方面的稿件用量毕竟很少。再说你如果卡着“点”才往报社寄,弄不好就…  相似文献   

14.
青岛警备区某海防团团长荣光是一名地道的军事干部,但他在抓新闻报道方面却一点也不“含糊”。一天,一位报道员写好一篇连长贾化友安心工作立新功的稿子,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擅自把贾连长5次荣立三等功写成8次,团长看到后就问报道员,为什么这样写,这位报道员很随便地说:“这是为了增加稿子的分量。”荣团长一听,当即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把失实处改正后才让他寄往报社。荣团长爱看报纸在全团是出了名的。今年3月份,他发现军区报纸上很少有本单位的稿子,就到宣传股了解近期的上稿情况,发现了刊稿的篇数倒是不少,但都是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坐落在苏北某地的南京军区第对医院院长钱广洪,抓工作是一把好手,有“新闻院长”的美誉。这里,讲述他是如何抓好报道工作的。(一)钱院长经常对报道员说,一个合格的报道员必须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一定的文字功夫。因此,他要求报道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给报道员指定了学习内容,要求他们写好学习心得体会,并不定期检查他们学习政治理论的笔记。一次,一名报道员写了一篇医院如何培养科技人才的消息,稿子就事论事,缺少理论高度。钱院长指出,现在,科技干部不仅业务上要冒尖,政治上更应合格,要用政治眼…  相似文献   

16.
刚进军校时,我业余爱好就是读报。每每看到军报、空军报上总有空军一航院“赵光瑞”的字样,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一打听才知道他是政治部副主任,号称学院第一号笔杆子。二年级时,队里让我担任新闻报道组长,我感到肩上担子重、压力大。业余时间总是拼命写稿。有一次,我将写好的新闻稿去政治部盖章,只见一位上校军官坐在办公室里,由于见稿心切,我就冒昧地进去让他盖章,他仔细地审阅着我的稿子,微笑地对我说:“这篇稿子内容太空洞,你回去再重新写吧!”回去后我才知道那位就是我心中崇拜已久的赵副主任。第二天,我把重新写好的稿子…  相似文献   

17.
初秋的一天,正在某团采访的集团军、师、团三名报道员向我们叙说了宣传股长田兆广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难忘怀──蹒跚学步他引路──某集团军报道员刘福奎如是说1991年底,我还是某炮兵团导弹连一名新兵,田股长在师里当新闻干事。出于对新闻写作的爱好,我训练之余时常学着写些消息、小故事。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报纸h没有用出一个字。正当我准备与新闻“绝缘”时,田股长来团里采访,我拿着一大爆没有发表的稿子去找他。没想到他是那样热情,对我的稿子一篇篇地进行了讲评,最后还挑出三篇消息当面修改,没几天,就有两篇被《前卫报…  相似文献   

18.
在驻疆某师,提起政治部主任陈作明,都称他是“实心眼”主任。这里撷取的是他务实求真抓报道工作的三件事。抓实“宁可一篇稿子不见报,也不能加水分写失实虚假的报道。”这是陈主任时常提醒报道员洛守职业道德的警言。一次,战士小张写了篇某连长兄弟般爱兵的通讯。文中说连长每月为战士家写信30多封介绍其成长情况,并为贫困的战士家寄钱接济。陈主任审稿后不大相信。他是个细心认真的人,经了解并非报道中说的那么“突出”,其中的数字也有出入。于是,他严肃地指出了这篇报道中“水分”多的问题,并给小张辩证地分析报道先进人物不能一…  相似文献   

19.
“搞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宁可一篇不上也绝不能让稿件失实,谁的稿件失实就处分准!”这是某部政治处主任刘福林对报道员的要求。报道员写的每一篇新闻,刘主任都认真审阅,凡是稿件涉及的事实,都一一核对,并把水分挤出来。“踢足球守门员最重要,搞新闻报道也要守好‘门’,不让一篇失实稿件上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时,刘主任经常对报道员讲述报道失实的危害性和它的严重后果。发现失实的苗头,立即纠正。一次,报道员小马来写一对夫妻16年如一日为驻岛官兵运送粮油的稿件时,由于采访不细,把11次被市、县评…  相似文献   

20.
一些领导把报道员写批评稿件,叫做“捅漏子”,这是不公平的。一名通讯员看到不少基层部队都办起了军乐队,占了大量的兵员,耗费了不少资金,便以向部队建设负责的精神,写了一篇《师以下单位大办军乐队弊多利少》的稿子。稿子刊登后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对指导部队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名作者在本单位却交了厄运,领导硬说他捅了“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