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侃先生《文心雕龙札记》揭示了"章句"的几个不同涵义。章句既是阅读古书时、离章断句的符号,又是汉代学者注释文本的一种体例,也是作为语言单位的章句,《文心雕龙.章句》中的章句乃语言单位。章句在汉语学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又是阅读古书的基础,还在布局谋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森特·丹第(Vincent d`Indy)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的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他生活的时代,丹第和德彪西一样出名,然而最终被淘汰出伟大音乐家的行列。国外关于他的研究绵延近一个世纪。尤其是在过去20年中,在美国学者倡导的以文化研究为主导的音乐史研究中,丹第及其所生活的时代再次成为研究热点,而丹第本人也因其复杂的经历和多面的世界观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相比之下,国内关于他的译介和研究几乎处于零状态,关于他的《塞文山歌交响曲》和《伊斯塔尔》也仅有粗略的音乐分析文章共三篇。[1]本文试图从音乐叙事学的角度对交响变奏曲《伊斯塔尔》以新的解读。从文学叙事理论的影响中发展起来的音乐叙事学理论不断吸收叙事学理论、释义学、后现代主义理论、文化批判理论,已成为一种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音乐研究方法。笔者希望借此为今日中国之西方音乐史研究提供有用的资讯和材料。  相似文献   

3.
《诗经.大雅》中的《生民》等五篇作品在学术界一向被认为是汉民族的史诗。其实,它们决非严格意义上的史诗,而且对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也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相反,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是《诗经》中的“诗史”精神。“诗史”一词虽然最初是用来评价杜甫的诗歌创作,但自《诗经》起,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就已形成了“诗史”的传统。  相似文献   

4.
部首"女"的文化义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汉字构形系统中 ,部首“女”与部首“人”相对 ,它是一个性别标志。这个部首的设立和运用 ,都昭示着这样一个意义 :它是用来标识社会生活中非主流的、特殊的、个别的一类人  相似文献   

5.
陕北信天游的“兴”是信天游的精华所在,可概括为“起兴”与“比兴”两大特征。由于信天游产生的时代不晚于《诗经》时代,加之上下两句为一段(章)的结构格式与“起兴”表现手法带有原始性,所以信天游“兴”与《诗经》“兴”具有可比性。从信天游“兴”透视《诗经》“兴”,可知《诗经》“兴”于义无取,只借物以起兴。《诗经》“兴”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已尽而意有余”是《诗经》“兴”又一历史层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云南映象》与《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是近年来云南最具代表的原生态歌舞集,然而,前者“得”(成功),后者“失”(失败),这主要是由于两者在艺术创作与舞台表演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原注为“(男女衣着)完全和桃花源外边的人一样。”但从《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中都可以看出,文中有许多线索可以间接证明桃花源内外人们衣着不同;再从陶公对桃花源的憧憬来分析,桃花源内外人们衣着也不同。因此可理解为:桃花源内男女的穿着,完全像外地人(外族人)一样稀奇古怪。  相似文献   

8.
《西厢记》突破了《莺莺传》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严重缺陷、在宋金许多作品、特别是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创作,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反封建主题,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我国古代爱情戏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诗经》"二南"的地位和重要性历来被诗学家所公认。自毛《序》以来,关于"二南"的内涵难有定论。客观地对"二南"作整体性考察,不难发现它的主题是两组有关婚嫁、家庭和宗族繁衍的诗,其艺术形式也不乏咒祝式的歌唱。  相似文献   

10.
"修辞"考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传》“修辞”因“孔疏”遂成疑义 ,纷纭莫衷。就“辞”字于辞书训解 ,于文献用例 ,于古注用语而欲明“孔疏”蹈袭郑玄之非 ,以正修辞学史之本源  相似文献   

11.
乔伊斯的《一片浮云》里的小钱得勒与钱钟书的《围城》里的方鸿渐,这两个生活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年轻人,在性格、事业、婚姻与交友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方鸿渐仿佛是小钱得勒在三十年代中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化身。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构造方式和结构系统的表意文字.它的创造,源于创造者对生活的丰富体验和对记事符号的理性思考.<说文解字>通过"据形释义"的方法对古老的汉字进行解读,为我们探究汉字中蕴藏的文化、古人的思维意识和心态观念开辟了道路.其中,口部字以及和该部有关的字就为我们理解我国社会的传统意识提供了依据,即通过对这些字的分析,使我们理解了古人的防卫意识、边界意识、地域意识、敌情意识、扩张意识或侵略意识等等,但主要的是防卫以求自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对“比、兴”有三种不同的解说 ,即政治的解说、语言的解说和文学的解说。文学的解说最有意义。最具有代表的说法是刘勰的“比显兴隐”说。徐复观在解释刘勰的观点时提出新论 ,认为兴句的意义不是表示实在的具有概念的意义 ,而在于“形成一首诗的气氛、情调、韵味、色泽的”。笔者认为 ,还可以把刘勰的“比显兴隐”说的解说推进一步。这里的基本理论假设是 ,“比”主要是接近认识论的 ,所以“比显” ;“兴”主要是接近存在论的 ,所以“兴隐”。  相似文献   

14.
晴雯悲剧的产生,对于贾府初期民主主义改革势来说,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以王夫人的封建势力迫害。主观原因:初期民主主义的代表人物贾宝玉没能象探春那样在重点解决贾府主要矛盾(严重经济危机)的同时,相应地解决次要矛盾(女儿人权被践踏);而是只关心次要矛盾,置主要矛盾于不顾,结果一事无成。在强大敌对势力的压迫下,晴雯悲剧终于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搜集《西游记》中助词“将”的用例的基础上,通过对助词“将”的性质的界定、助词“将”所出现的各种结构类型及与明代之前出现的助词“将”的使用情况的比较等方面的描述说明,发现了《西游记》中助词“将”在明代所出现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陈美容 《江汉学术》2011,(1):109-112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是经典诠释中两种态度不同的诠释方法,"我注六经"采用以文本为主体,力图恢复文本原意的诠释取向;"六经注我"则是一种哲学创构活动,是诠释者构建哲学思想的取向.朱子的<大学>很好地融合了这两种诠释方法,其改"亲民"为"新民",对"新民"进行重新阐释,并赋予它以新的内涵,一方面是"我注六经"的回归圣...  相似文献   

17.
《墨子》一书中“以”字出现了1708次,而以字结构有860次,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以字句群.通过穷尽性地考察,本文总结出了以字结构的语法语义特点,以求能明了《墨子》语法一隅.  相似文献   

18.
再议"放羊式教学"与"科学放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今天,体育教学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创新,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统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科学式的放羊教学,“科学放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自由地舒展身心,锻炼身体,表现自己。既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又有较大的自由度的一种教学方法,与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儿童中心论”产生“放羊式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问题化、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化、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实践教学过程工程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数据结构"的教学中加以运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变"体能达标"为"体质达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以对人的身体素质发展的评价替代体质评价 ,这种评价是不全面的。改革《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变“体能达标”为“体质达标”,必将促使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