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学对话思想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 ,根据主客关系的变化 ,西方美学对话主义思想经过了三个阶段 :苏格拉底的认识论意义上美学对话、德国古典美学中认识论对话向本体论的过渡以及现代西方美学本体论意义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对话与失衡——王国维境界理论生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的境界理论是在融合中西文论、美学以及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新理论,它的出现体现了文化间展开对话所具有的文化新因素的生成功能.但是,存在于王国维境界理论当中的这种中西文化对话并非平等,而是一种失衡了的对话,或者说王国维的境界理论更多地表现为西方美学思想的一种移植,是西方美学思想对中国境界理论的一种全面切换.其具体体现主要有两点:一,王国维的境界理论从实质上来讲更多地来源于尼采的悲剧理论和叔本华的直观理论;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完全立足在西方哲学、美学的基础之上,是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一种具体运用与展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美学家身处一个学术大辩论的时代,整个学坛围绕着中西美学对话、西方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论争、中国当代美学思想碰撞等问题掀起了三次美学热潮。  相似文献   

4.
《谎言的腐朽》是王尔德著名评论性对话文中的一篇,以对话的形式阐述了王尔德的美学思想,例如艺术即说谎,生活模仿艺术等美学理论。本文在梳理美学的哲学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王尔德对艺术的理解,对美的定义,即为艺术而艺术,美是纯粹的,不掺杂政治、功利、道德和伦理等成分。  相似文献   

5.
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关于美的对话来探讨美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实际上就是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探讨美,在探讨美的过程中显示出教育的魅力.对话的形式可以表现出美,在对美的理解逐步深入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对话的深入,对话可以包容:思想的不同,共同的话题体现出观念的不同,不同的观念反映对美的共同追求,用美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椎进对于美的探索,这既是美学与教育学结合的意义也是二者共同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中西美学研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两大美学传统之间是否有共通的概念性基础可供对话?在众多中西美学思想家中,刘勰和F·W·J·谢林是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虽然生于不同的时代,长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其艺术理论也汲取了不同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但是,他们的艺术论却代表了中西两大美学传统的核心思想。通过对两者的艺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在艺术创造、创作灵感、艺术与自然、神性与艺术、形式和内容、表征和阐释等核心问题上表达了异曲同工、甚至是惊人的相似看法,他们的洞见超越了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的差异,触及了人类审美意识的本源,不仅可以构建两大传统进行对话的共通基础,而且可以展望全球性美学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70—80年代的第二波西学东渐潮流中,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独树一帜,格外显眼,得到广泛传播和研究。在萨特美学与汉语思想进行深度对话的基础上,其美学思想的人学价值可以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本质论美学,并在存在论美学视域下参与到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8.
席勒美学思想中关于崇高的论述内容丰富,这位诗化的哲学家由于钻研历史与哲学而深受康德的影响.席勒在论述中加入了个体体验从而使其崇高美学思想带有自传性,同时席勒看到了偶然性的世界、将来异化的人以及上帝的隐去,于是其崇高论就具有了现代性色彩.席勒的崇高美学思想与启蒙理性之间形成对话关系,对构建现代美学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几乎达到了可以与任何时代的西方美学思想相对话的境地。它不仅回应并助澜了西方现代美学的存在论、语言学转向,继承并发展了以康德为代表的近代美学思想,而且还赓续并创新了古希腊、中世纪的神性美学传统。这对致力于创新的当下中国美学研究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主要见之于色诺芬的著作和柏拉图的早期对话。传统观点认为在《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在效用"的美学观点,并以此作为其美学思想的元点。但是这种概括没有把握住苏格拉底美学思想的精髓,"美在合目的性"才是其美学思想的要义所在。它涉及合乎人的目的性和合乎神的目的性两个层面。"美在合目的性"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古希腊美学"和谐说"的改造和扬弃,同时也构成了柏拉图"美在理式说"的滥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