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明与创新》2005,(12):21-21
全球气温变暖、人口急速增长和自然环境恶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第六次大灭绝。刚刚结束的第四次国际寒武纪大会上,多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表示了上述看法。他们认为,目前物种消失与地球历史上的生物灭绝事件惊人地相似,与以往不同的是,人类在这次生物灭绝事件中充当了“总导演”的角色。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发表的“2004年全球物种调查”显示:全球有超过15000种物种濒临灭绝,灭绝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教授西蒙·莫瑞斯说“:化石证据可以使我们判断出,在距今约4500万年前地球经历过一次非常剧烈的…  相似文献   

2.
毛庆  柳汀 《今日科苑》2014,(3):32-33
<正>距今1.45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是地球发展史上的最热和最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当时南北极的年平均气温超过14℃。白垩纪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是如何变化的?恐龙灭绝是否跟当时的大气二氧化碳变化相关?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  相似文献   

3.
纵观地球的生命历史,先后发生过许多次导致生命毁灭的浩劫,每次灾难都会有70%~90%的物种灭绝.对那些大大小小的生物灭绝事件进行分析,科学家们瞧出了端倪,地球好像每隔6200万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生物数量的涨落起伏.是什么力量在控制着地球生命存亡的周期循环?  相似文献   

4.
地球也许将经历比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时期更大的灾变:大量物种的灭绝,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丢失。这个问题不象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其他全球性问题,大量物种的灭绝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丢失是一个完全不可逆的过程,灭绝的物种是不可能再复生的。因此亟待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地球中生代的1.4亿年之中,恐龙遍布在平原、丛林和沼泽地上,成为地球的主宰,威名显赫地统治着整个地球。然而,大约在距今6500万年前,当时正值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纪两个地质时期的交换之际,具有250种恐龙却突然从历史大舞台上消失了。它们踪迹杳然,全部灭绝了。人类的出现仅仅在50000年以前,而恐龙的灭绝已是人类出现以前很久远很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1/4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根据计算机模拟,这一速度比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所以,两年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朱格拉夫就发出警告:人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而导演这一悲剧的正是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7.
距今大约19.5万年到12.3万年前之间,人类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灭绝事件,那么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躲过这一劫的呢?  相似文献   

8.
它长着像蜗牛一样一圈圈盘旋的壳,它生活在几亿年前的海洋深处,它出现在今天的珠穆朗玛峰顶。在地质学家的眼里,它的价值甚至远远超过了恐龙,它是什么?海中的古生物菊石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软体动物,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直至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菊石是由鹦鹉螺演化而来的,属于头足类动物,头足类动物是软体动物的一个纲,这种海洋动物的共同特点是有由一个管子(体管)连在一起的多室外壳。菊石的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锥形和旋转形,其中旋转形的壳占绝大多数。菊石的壳多为平旋的,外壳由原壳、闭锥和住…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及前人假说1.恐龙称霸时代与恐龙T/K大灭绝大约在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至2.5亿年前的三迭纪晚期之间长达近两亿年的时间里,尤其在距今1.9亿年前的侏罗纪以后,恐龙发展到了巅峰。可大约在6500万年前,即中生代的白垩纪末期(地质上简称为K)和新生代第三纪初期(简称为T  相似文献   

10.
中生代白垩纪(距今约1.35亿年前~6500万年前) 先蛇颈龙后沧龙、阿根廷龙、翼龙 在白垩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称霸海洋的还是蛇颈龙。但到了白垩纪末期,蛇颈龙渐渐走上灭绝之路,而体积庞大、更为凶猛的沧龙成为了海洋中强大的掠食者。  相似文献   

11.
早在6500万年前地球遭到了一颗小行星的撞击,撞击导致的巨大爆炸以至于整个地球都陷入了黑暗之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削弱使得绿色植物大部分灭绝,直接影响了食草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英格兰利兹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维格纳尔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发生在三叠纪早期的地球生物大灭绝缘于地球表面温度过高,而当前越来越高的地球表面温度.似乎预示着另一场大灭绝的到来。三叠纪早期的大规模生物灭绝让地球彻底沦为了一颗荒废的行星,造成这种大面积灭绝的原因是因为地球上大多数生物无法承受地球该阶段过高的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13.
大约一直列7 000万年前,恐龙还是统治地球的霸王。然而在此后不到500万年之间,它们全部灭绝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形,至今仍是一个谜。恐龙的灭绝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学说。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些说法认为,地球物种正在经历史上第六次大灭绝,而这正是人类的"作死行为"所致。有些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危言耸听。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是否真的会到来?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许汉奎认为,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处于快速灭绝期,灭绝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如果再不加以保护,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说法将成为现实。在地球的生命演化史上,曾经历过五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前五次大灭绝都属于自然  相似文献   

15.
谁使恐龙灭绝 恐龙兴起于2.3亿年前,曾横行地球1.6亿年之久,然而却在6500万年前倏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联合其他8国科学家合作进行的“黑龙江流域白垩纪生物群与K/T界线研究”已进入“厘米级”研究阶段,这是中国在关于此类领域研究首次取得的重大进展,它标志着在中国境内寻找到完整展现6500万年前后生物灭绝与复苏事件的地层记录已“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17.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据11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因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前,白垩纪时期的食物链已经遭到破坏,小行星撞击成为致命一击,最终制造物种大灭绝的惨剧。这是现代人应该吸取的教训。如果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资源,人类也将陷入同样的危险之中。  相似文献   

18.
瑞士纳沙泰尔大学19日公布了该校专家与美国古生物学家的共同研究成果,认为恐龙灭绝可能主要是史前火山大规模爆发所致,这些火山位于今天的南亚次大陆。据此间媒体报道,古生物学家在南亚次大陆德干高原发现了含有古生物化石的海洋沉积物,有关专家对这些化石及沉积物的最新分析显示,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约20万年时间段内,德干高原的火山持续大规模爆发,而恐龙恰恰是在这一时期逐渐灭绝的。纳沙泰尔大学地理水文研究所专家蒂埃里·阿达特和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塔·凯勒认为,当时的火山爆发及其导致的气候变暖是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地球上那5次超大规模的物种灭绝都是由小行星充当黑手,那么,其他众多的一般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的凶手又是谁呢?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古生物学观点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介于10千米到14千米之间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在今天称之为犹卡坦(Yucatan)半岛的地方,造成了恐龙的消失。当前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次撞击造成的直径约为145千米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KT-extinction)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