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困境与超越:重构生态和谐的学校体育课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特殊的生态系统。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堂生态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课堂主体行为的异化,课堂群体关系的失谐,课堂环境的失衡。重构生态和谐的学校体育课堂,超越当代学校体育课堂现实困境的路径是:树立生态和谐的体育课堂价值观,创建生态和谐的体育课堂人际关系,构建生态和谐的体育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发展依托于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梳理是解决学校体育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审视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立足于多元主体协同视角,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系统性的梳理不同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探寻学校体育未来发展趋势和策略。研究发现,政府是学校体育发展中多主体协同的重要主导,社会体育组织与学校体育合作的资源质量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学校体育发展的稳定策略需要把握不同主体的策略选择。依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提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组织协同参与学校体育发展的策略建议:以制度治理为基础,强化学校体育治理的精细化;以政策制度为导向,推进资源整合工作的高效性;以自身竞争力为前提,形成品牌竞争优势;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避免学生教育内卷化;以学校体育发展效益为标准,实现管办评分离的学校体育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发展依托于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梳理是学校体育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审视校社合作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立足多元主体协同视角,运用演化博弈方法, 系统性梳理不同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关系,探寻校社合作未来发展趋势和策略。研究发现,政府是校社合作中多主体协同治理的重要主导,社会体育组织与学校体育合作的资源质量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校社合作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稳定策略需要把握不同主体的策略选择。依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提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体育组织协同参与校社合作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策略建议:政府设立制度保障,协调多元主体的行为策略;家庭理性参与治理,形成多方位合作治理系统;学校强化自主治理,实现长效化稳态治理格局;社会体育组织建立长远规划,实现资源要素“精准扶持”;第三方机构干预,实现管办评分离监管评估。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为更好的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治理的协同主体作用, 从元治理理论视角,探寻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现实困境,提出改革路径。研究认为:元治理理论具有指导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适用性;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正面临结构性缺位、能力不足、角色和职能模糊、政府元主体角色与功能发挥不足等现实困境,需要从 3方面改革推进。一是,通过制度供给、制定发展战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元主体对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培育和引导。二是,通过发挥理念引领、信息手段、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等合力,提升体育服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通过提高公益意识、专业化水平、完善评估机制、监督机制等强化组织公信力等,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三是,形塑定位准确、互动良好的政社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治理为视角,采用文献参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新的发展路径。现实困境是:由于传统的体制机制束缚,政府主体的强势与非政府主体的弱势,导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社会化程度不高;由于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渠道狭窄、合作机制缺失,导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偏低;由于纵向层级化整合机制与横向网络化协调机制矛盾交织,造成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机制运行不畅;由于技术落后、人才匮乏,造成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的专业性不强。发展路径是: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化治理格局,优化有法可依必依的法治化环境,建构运转高效有序的智能化机制,提升体育公共服务专业化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为更好的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参与体育治理的协同主体作用,从元治理理论视角,探寻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现实困境,提出改革路径。研究认为:元治理理论具有指导中国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适用性,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正面临结构性缺位、能力不足、角色和职能模糊等现实困境,需要从3方面改革推进:一是通过制度供给、制定发展战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元主体对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培育和引导。二是通过发挥理念引领、信息手段、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等合力,提升体育服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通过提高公益意识、专业化水平、完善评估机制、监督机制等强化组织公信力等,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治理能力。三是型塑定位准确、互动良好的政社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评价人学理论,剖析了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本原迷思困境,深度澄清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本原,提出评价的实践路向。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本原:立德树人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目标导向、协同参与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动力源泉、价值导向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本质要求、内容多元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现实表征。在剖析学校体育教育评价迷思困境基础上,提出评价的实践路向:正确把握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目标导向,加快实现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主体共同治理,深度推进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方法工具研制创新,科学确定学校体育教育评价内容合理分类。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教育评价人学理论,剖析了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本原迷思困境,深度澄清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本原,最后提出评价的实践路向。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本原:立德树人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目标导向、协同参与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动力源泉、价值导向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本质要求、内容多元是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现实表征。在剖析学校体育教育评价迷思困境基础上,提出评价的实践路向:正确把握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的目标导向,加快实现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主体共同治理,精准推进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方法工具研制创新,科学确定学校体育教育评价内容合理分类。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变迁语境审思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谱系、发展困境与陷落归因。运用文献资料与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对象,通过透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困境和阐释陷落归因,提出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国家层面,加强制度体系完善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层面,夯实群众基础,把握产业化、社会化与生活化发展方向;学校层面,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流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体系,加强课程、教材与学科建设;个人层面,增强个体的民族情感与本土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了实现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目标,以农村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通过对部分地区农村学校的访问调查,关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农村中小学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针对农村学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农村学校体育在实践中如何围绕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目标,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以及对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路径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开展农村学校体育活动需要重点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加强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路径概括为:与村民的文化体育活动相结合;与企业职工的体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体育师资力量;充分利用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等。这些具有新理念的措施和路径已经在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并逐步成为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新趋势。该研究结论对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提高农村学生及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建设美丽中国写入报告中。生态与文学的结缘,既是生态现状作为文学关注现实的必然选择,也是文学的审美情趣、批判质疑、济世救人的精神在生态领域的基本态度。人文力量与科技力量互动起来,形成一股合力,把世界的绿色染遍每一个精神角落。值得称道的是,当今中国和世界上,已经召开过无数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力求把生态自然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为全面促进生态平衡和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凉山州2004—2011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运用发展预测模型对凉山州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4—2011年凉山州人均生态足迹由2004年的0.506 66 hm2,增加到2011年的0.593 4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4年的 0.873 43 hm2,降低到2011年的0.717 70 hm2;生态盈余值不断降低.2015年,凉山州将由生态盈余变为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会不断增大.探讨了凉山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之下 ,同现代化所造成的环境恶化、核威胁等人类生存状态的恶化以及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对新时代美学观念的转向、文学批评视角的丰富、生态文学的发展以及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发扬具有重要作用。生态美学的继续发展还要解决学科自身的建设以及正确对待“世界的返魅”、对现代性与科技的态度、与实践美学的关系等一系列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近代工业文明,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享受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自然界以自身铁的必然性,向人类社会施行了严厉的报复——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和人类社会生存环境恶化。要化解人类对待自然界的粗暴行为所遇到的生态危机,避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间出现物质交换断裂的后果,就要通过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唤醒人类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还自然之魅,实现天人合一的人类社会生态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系统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在建设生态城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应提高公民生态意识和继承人文景观,塑造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以造就城市景观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美学及其哲学基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美的提出,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绝对性、必然性的一个回应。生态美具有生命性、宜人性、全人类性的性质。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为生态哲学。生态哲学在主客体关系上不承认人的绝对主体性,反对主客两分,在价值观上既承认人的价值,又承认自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因三江源生态移民政策中从黄南州泽库县移民至同仁县的生态移民进行调研,以期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保障相关的移民权益。  相似文献   

18.
哀牢山区旅游资源具备原生性、立体性、独特性、稀有性特点 ,其民族文化也打上了独特的地域烙印 ,二者相辅相承 ,具备极高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的核心观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共存共荣与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是对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它不仅凸显了和谐社会的理论主题,而且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理性地分析和谐社会视阉下的生态文明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伦理学并非仅仅是对传统伦理学的一种简单应用,它将自身的理论基础确立在科学陈述的事实基础上,因而与一般伦理学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矛盾,并导致了对传统伦理理性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