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报告了交际策略训练对提高艺术专业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效率的实验研究.60名艺术专业的新生参加了实验,在长达一学期内接受了三种交际策略的训练.实验工具为笔试、问卷和口试,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后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使用策略的频率增加了,口语水平有一定提高.研究还表明,迂回叙述策略的使用频率与学生口试成绩呈正相关.问卷结果显示68%的学生认同策略训练.  相似文献   

2.
PETS是一种标准化英语考试,其口试有其独特的形式和特点。PETS的口试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PETS口试的评分标准也以考查实际能力为核心。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现代交际测试理论反观PETS口试的信度和效度,也谈一谈口试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及应试策略。  相似文献   

3.
姚平 《学科教育》2002,(4):12-16
中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究其原因,有使用英语口语的机会少,学业负担重、高考无需口试、外语教师素质等外在因素和学习的主观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采取一些对策,如激发兴趣、增加口试、活跃对话课、培养开口交际能力、充分调动元认知策略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法调查工科院校学生口语交际策略能力的现状,研究学习者英语水平、口语交际策略使用频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工科院校学生在交际中使用的策略类型单一,且准确度不高,尚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其策略使用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而与策略使用准确度之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英语水平是影响学生交际策略使用准确度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PETS三级模拟口试,以录音方式收集并分析了大一新生在口试中的常见错误和问题,并探讨了如何把图式理论和交际策略引入大学新生口语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建立小型描述语语料库并参考MHK三级口试评分标准,对达到MHK三级水平的考生进行"能做什么"的描述分析,建立MHK三级口语能力评分量表。教师给出本班每位参加MHK三级口试学生的口语能力等级,以此为效标计算考生MHK口试成绩和教师评价间的相关等。将分析结果作为论证支撑(backing),以Toulmin效度论证模型为理论框架,从实证角度对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MHK)的外推(extrapolation)阶段进行效度论证。结果显示:MHK三级口试效度论证的外推(extrapolation)阶段基本成立,考生的MHK三级口试成绩可以反映考生在实际汉语交际环境中口语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姚平 《教育学报》2002,(4):12-16
中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有这样那样的困难 ,究其原因 ,有使用英语口语的机会少 ,学业负担重、高考无需口试、外语教师素质等外在因素和学习者的主观因素。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应当采取一些对策 ,如激发兴趣、增加口试、活跃对话课、培养开口交际能力、充分调动元认知策略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不同年级的汉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对其汉语口语交际策略的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年级组学生比低年级组学生更多使用交际策略二级分策略中的基于目标语的策略、求助策略和交际策略三级分策略中的生造词语策略、直接求助策略、查词典策略、语义场检索策略;更少使用交际策略二级分策略中的功能减缩策略和交际策略三级分策略中的话题回避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背景及解决途径。由于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取向问题,大多数中国学生在累计学习英语时间8至9年,仍然不具备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为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目前,中国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广州市从2004年开始,在升中考试中引入英语口试的成分。实行大规模的英语口试需要大批高质量英语教师.在英语师资数量有限的条件下,运用人机对话形式进行英语口试.不失为解决英语口语能力评价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托福口试考查的是考生真实语境下的交际能力。以中国新托福考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新托福口试形式、内容及评分标准,分析中国考生新托福口试的低分原因。欲提升口试成绩,考生要扩展口语词汇,适当掌握英语俚语、习语;在语音方面要加强模仿和跟读,掌握发音技巧;输出信息时要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表达流利,合理使用简单句和复合句。  相似文献   

11.
<正>英语口试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看他们是否能就某些交际性主题进行正确的表述,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诊断,以利于他们后继学习。口试时,教师提供某些情景或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承担的角色,组织活动。这样的口试形式强调小组内成员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然而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对口试课的理解并没有到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致使口试课不能充分达到它的效果,真正体现口语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丽英 《中国考试》2005,(9):19-20,62
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口试的交际性是由英语教学的目的性所决定的。根据交际性英语口试的特征,交际性英语口语测试组织形式可分为两大类:直接面试,人机口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北京市四所不同水平学校的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声思维实验、访谈和文本分析等方法,调查了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使用的交际策略主要有直译、放弃和近似表达三种,迂回、语言转换使用得较少,未发现使用造词策略。最后笔者根据各交际策略对写作的影响将其分为三类,指出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这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PEST口试的形式、程序与技能要求,分析了职校考生在口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校英语教学应与PEST口试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莉 《考试周刊》2010,(35):6-8
本文介绍了口语测试模式的理论与演变过程,分析了结构主义口试与交际口试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考口试的组织方式和题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PETS口试一直是困扰高职生的问题,往往使这类考生感到茫然无助。本文介绍了PETS口试的形式、程序与技能要求,分析了职校考生在口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校英语教学应与PETS口试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对策,使考生都能顺利在PETS口试上过关。  相似文献   

17.
语言运用得体性缺失是大多BEC口试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考生在话语提供的量与质的度上把握不足,不能恰当使用语言衔接手段和话语标识语,以及互动交流中的交际策略与话语轮换技巧不足等有关。这种欠缺恰恰体现了我国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理论基础、测试目的、测试内容、典型题型、交际模式、评分方法、信度、效度、回波效应、本质差别等十个方面对英语测试中的结构主义口试和交际口试进行了比较,以期帮助教师深刻理解这两大类型英语口试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李廉  戴瑜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5):119-120,125
在回顾交际和交际策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口语课上三种主要交际策略(迂回表达策略、澄清策略、确认检查策略)教学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在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控制班和实验班分别进行普通口语教学和导入策略口语教学。研究发现在口语教学中引入交际策略,能加强学生对交际策略的理解,增加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并讨论了公共英语测试中交际语言能力的测试。着重分析了笔试中的“听力”及“口试”是如何体现交际性原则的,并指出了考查交际语言能力在英语教学及测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