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品的法律定义是衡量人们的智力活动成果能否成为作品,能否成为著作权法保护范围的法律标准;弄清法律上的作品概念的含义,有利于维护作者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从可以产生作品的领域或范围、作品的形式或种类及作品的本质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法律上的作品的概念,指出对法律上规定的产生作品的领域或范围、作品的形式或种类应作扩大解释。并对与作品概念有关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品的载体及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提出“作品所有权”这一概念及其界说,认为作者对作品有控制即占有的权利,作品所有权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对作品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概括为作品所有权有助于规范法律术语。并探讨了作品所有权与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联系,揭示了这两种所有权客体不同、存续时间不同、取得与消灭的原因及其方式有所不同、实现途径不同、限制和法律保护不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提出“作品所有权”这一概念及其界说,认为作者对作品有控制即占有的权利,作品所有权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对作品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把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概括为作品所有权有助于规范法律术语。并探讨了作品所有权与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联系,揭示了这两种所有权客体不同、存续时间不同、取得与消灭的原因及其方式有所不同、实现途径不同、限制和法律保护不同。  相似文献   

4.
课程作品指教育专家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精心设计的、蕴涵其教育理念和独特风格的典型例案的总称,包括课案作品、课堂作品和课感作品。它是教育专家课程体系的主观的具体呈现和展示。课程作品体现了建构者的教学改革背景,蕴涵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具有长久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课程作品包括课案作品、课堂作品和课感作品.它是教育专家课程体系的主观具体呈现和展示.课程作品体现了建构者的教学改革背景,蕴涵了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具有启迪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龙的传人》本是一首由台湾作曲家侯德健创作的流行歌曲,后广为传唱,被作曲家任策改变为一首混声合唱,它是作曲家在美国与台湾断交后而作,是一首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本文从歌曲创作背景、作曲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合唱作品的声部分析、作品的排练提示、作品的演唱提示等方面入手,对《龙的传人》作品进行了作品分析和排练方法提示,结合了对合唱作品的演唱要点提示,为排练和演唱这首作品提供一些新的灵感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作品评价法,简单说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了一件作品,然后再围绕作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作品评价法经常被运用到。就作品评价存在的现状,作品评价的重要性,立足课堂,进行作品评价的探讨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课堂作品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二胡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弓弦乐器,二胡发展一百年来,出现了非常多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这些作品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种类,即传统及民间乐曲、原创性作品和移植作品。其中,二胡移植作品指将已创作成型的某一声乐或器乐作品,通过一定的手法,移植到二胡上进行演奏。这些作品以地域划分,可分为中国作品和西方作品;以移植本体划分,可分为声乐作品(包括戏曲唱段)和器乐作品。这些作品数量庞大,风格、种类繁多,在二胡曲目库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并在各大音乐赛事、演出中上演率极高,形成了特有的移植作品现象。移植作品从早期移植传统作品或古曲的《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到五六十年代移植其他个性较强的民族乐器或民族唱段的《江河水》、《洪湖人民的心愿》、再到八十年代至今的移植大量外国作品《流浪者之歌》、《引子与回旋》、《卡门主题幻想曲》等,对二胡的演奏技巧的开发、音乐内涵、风格、音色、律制、张力、审美定义的多元、以及对创作作品的技术、乐思、发展需要,教材建设需要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课程作品包括课案作品、课堂作品和课感作品。它是教育专家课程体系的主观具体呈现和展示。课程作品体现了建构者的教学改革背景,蕴涵了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具有启迪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曲家,他的作品以钢琴作品居多。肖邦钢琴作品所特有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音乐发展史中的珍宝。本文着重剖析了肖邦的钢琴作品在旋律、和声、作品等方面的艺术风格特点,力求向人们展示一个最具诗人气息和独特魅力的肖邦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美学教育和电脑作品创作的美学培养三个方面“作品创作主题的美化、作品创作设计的美化、学生言行的美化”阐述了学生电脑作品创作的美学培养策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美育知识的渗透和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电脑作品创作的美学能力,使作品创作的效果更具吸引力和更突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两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其中主要从作者简介、作品概况和作品曲式简析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为对演奏风格把握和演奏技巧的分析做了细致阐述。在演奏技巧分析中,从作品所描绘的景象入手,对演奏作品时,运用的每一种技法都进行分析,从而让演奏者更好的把握作品情感和更好的演奏作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两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其中主要从作者简介、作品概况和作品曲式简析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为对演奏风格把握和演奏技巧的分析做了细致阐述。在演奏技巧分析中,从作品所描绘的景象入手,对演奏作品时,运用的每一种技法都进行分析,从而让演奏者更好的把握作品情感和更好的演奏作品。  相似文献   

14.
钢琴复调作品教学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巴赫的钢琴复调作品是钢琴复调作品的杰出代表,它体现出了高超、成熟的技术水平和独特的风格内涵。本文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风格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巴赫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作品的人称问题,目前有一些分歧的看法。例如,关于第二人称的有无,认识就很不一致;联系到具体作品,分歧就更多了。本文就此作一点探讨。什么是作品的人称?作品的人称又有几种呢? 作品的人称反映了作者、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作者写作,实际上是通过他的作品向读者说话。这种说话的方式,应当和我们平时对别人说话的方式是一样的。我们平时说话、讲  相似文献   

16.
第一届全国生物摄影竞赛的评选工作 ,已于千禧金秋的 9月 2 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落幕了。影赛评委会由在沪的著名摄影家、教育家和生物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这次影赛对参赛作品的科学性、知识性和摄影的技术性、艺术性以及生态的自然性、规律性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评审。经过评委们四轮的张张过目 ,层层筛选和认真投票 ,最后评出一等奖作品 1幅、二等奖作品 5幅、三等奖作品 10幅、优秀奖作品 15幅。这些作品从多方面拍摄了动物和植物的自然生态与美的瞬间。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王健的一等奖作品《天趣— 路鸟 迎日出》 ,鸟儿迎着硕…  相似文献   

17.
最近,连续欣赏了不少的合唱及个人作品音乐会,但印象较深的还是由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总政交响乐团、怡宁书店等单位举办的“恋雪探春”新年迎春交响合唱音乐会。这些世界名曲不知被多少中、外优秀音乐家以不同的感受、理解、演绎而放射出不同的光芒和异彩。而今天从指挥棒上所流泻下的交响乐与合唱队的完美结合,更体现了作品的音色完美,声部清晰,层次分明,和声丰满。当音乐家们用交响乐与中国合唱作品的演绎相结合时,观众不仅能重复欣赏一些久唱不衰的象《泌园春·雪》、《布谷鸟唱了》、《祝愿我的祖国》、《乌苏里船歌》等作品,科学的发声及交响乐的丰富与雄伟无疑为作品和演绎增添了立体、庄严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西洋艺术美的独特风格,提高了作品的档次和品位,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感。当音乐家们用交响乐、合唱与各国经典歌剧作品的演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作品考试的发展现状、执行过程和相关问题.阐述了作品考试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作品考试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解决办法,为作品考试新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何今强 《教育》2012,(6):54-55
摄影作品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种便捷、即时的德育手段,同时具备教育无痕和人文化的实效性。笔者通过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对摄影作品的拍摄、摄影作品的筛选、摄影作品的呈现、摄影作品的运用等过程提出了个性化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廊桥遗梦》的修辞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篇名著《廊桥遗梦》只有八万余字,但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作品通过巧用语言交际中的角色期待、人生三大要素的改变、隐喻和转喻、反复加巧用冗赘和象征,烘托了作品的主题,使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