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诘棋的思考     
老周 《围棋天地》2011,(6):M0002-M0002
孙志刚三段的诘棋至今已经连载到第4期了。可是在刊登期间,作者本人便两次发现了创作时的疏忽之处,足可看出诘棋创作不仅需要充分的想象力,也需要缜密的构思。记得尹航四段曾经创作过不少题目.但中国棋手中以创作诘棋为乐趣的人似乎并不多。然而在日本.据说每年都有诘棋大赛。  相似文献   

2.
诘棋新作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4,(18):82-83
全部为黑先D级为业余低段,A级为业余6段或更高 盘石诘 诘棋与外遇 长谷川章八段是诘棋大家,他出门要随身携带记录纸,看到有诘棋味道的棋形就将其记下来,待有空闲时间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为此创作了很多经典诘棋。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的年轻棋手中,张栩九段的诂棋创作能力和热情有目共睹,俨然新一代的诘棋大家。不过,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在张栩九段和小林泉美六段的姻缘中,诘棋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棋史棋话     
棋 联 一 副 姚兆 清代乾隆初年,廷试第一的庄有恭颇善书法对联。一日,有位客人前来拜访,庄有恭陪他下了几盘棋之后,客人起身观赏室内所挂的画幅。那些画都是庄有恭所珍爱的,挂了多年,已有些陈旧。客人看着看着,忽然灵机一动,吟出了上联: 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  相似文献   

5.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4,(24):81-88
日本的某围棋杂志上就“业余爱好者提高棋力的最佳方法”对三十位专业棋手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多做诘棋”.其次是“打专家的棋谱”。吴清源在1975年出版的自己最初的创作诘棋集《吴清源诘棋集一初级编》中的序言中,对经常向自己讨教“如何才能提高棋艺”的爱好者们讲到“无论布局多么流畅、侵分多么巧妙,在关键时刻大棋顿死的话.那棋就一下子结束了。”可以说吴清源始终坚持“欲精技艺,诘棋为首”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悠然可有棋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黄钟大吕,唱大江东去;柔曼琴弦,吟小桥流水。万里江山万里长,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五千年的人生沉浮,都付与了浅斟低唱。中国围棋亦源远流长,人们既在胜负世界中拼争、嬉戏,又将黑白都化作了歌吟,于是,有了许多的围棋诗。诗中自有棋如玉,歌中自有黑白情。一部诗歌史,同时也就承栽了一部独特的围棋史,棋人、棋事、棋情,棋思、棋道、棋美,正所谓风号这边独好。且让我们沿着诗歌之路,去作一次黑白之旅。有兴致的读者,就跟我们一起上路吧!  相似文献   

7.
枯棋与势棋     
查丕栋 《围棋天地》2006,(13):67-68
阅读古代咏棋诗的时候,发现诗人写到棋子时,有用“枯棋”一词的。如宋胡宿《寄昭潭王中立》诗日:“十干美酒花期隔,三百枯棋弈思沈。”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公渐》诗日:“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撙。”为什么把棋子称作“枯棋”呢?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好奇之心,很想探索个究竟。  相似文献   

8.
诘棋轶话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08,(18):83-88
在日本棋界,诘棋文化高度发达,出题解题更是几乎所有专业棋手的功课。多年以来,众多诘棋名家和专业高手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诘棋的有趣故事。中国旅日棋手孙志刚多年以幕潜心于诘棋的研究和诘棋书籍的收藏,自然也搜罗了不少这样的故事。一个故事,一道题目,一阵感慨,一番思索。  相似文献   

9.
诘棋新作③     
中国的古典诘棋著作《玄玄棋经》中的“五气朝元势”是一道很好的箱诘作品。在种种制约下要创作出优秀箱诘作品不易,如何发挥出两边硬腿的威力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参考图一的箱诘在诘棋爱好者中很有名,不过作者以及出处不详。白棋虽形状完整,但在黑的铁壁下就显得单薄了。正解是白棋净死。  相似文献   

10.
诘棋新作①     
盘石诘 诘棋的创作权 关西棋院的坂井秀至和结城聪在2010年相继夺得了暮圣和天元的头衔,一举结束了关西棋院二十九年没夺得过匕大头衔的历史。结城聪和坂井秀至是师兄弟,其师佐藤直男九段乃是诘棋大家。  相似文献   

11.
棋份     
争棋第十六局在安井门的支持者松平市正邸内进行,然而,算知却没有抓住机会,虽然他对道悦的新战法多少有所准备,而且也的确让道悦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但是最终,还是以一目之差落败。这便意味着,按照棋界向来的惯例,两人之间的棋份将由定先改为先互先,道悦当初对算知就任名人棋所的非难,似乎也显得不那么唐突了。对局虽然已经结束,但是道悦小心的喜悦之情却久久不能散去。  相似文献   

12.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四艺,有悠久的传统。推想在当时稍有层次的文人都应该谙熟,比如今人的会玩电脑、开汽车、打麻将那样普及。四艺中琴、书、画流传下大量精美无比的传世作品,但“棋”古人留给我们的却不多。 “棋”包括棋谱和棋具,而后者更是鲜得一见。为什么呢?窃以为是淹没于藏家,没有深入挖掘之故。笔者三年前开始收集中国象棋棋具,但收获有限,本文仅是抛砖引玉,以求教于象棋收藏的大方之家。 古文献中关于棋具的记载几乎是空白,有的只是个别诗句中提及或非常简短的记载,迄今为止关于棋具(包括棋子、棋盘、…  相似文献   

13.
王华 《围棋天地》2007,(23):94-95
在《颜氏家训》一书中,曾写道:“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 市井“手谈”生出“笑谈”,百姓“雅戏”也有“雅人”。取其一二,稍作描摹,遂写成棋人棋事二则。  相似文献   

14.
比武招亲星期日一早,群英茶社便已人满为患。棋疯子天亮便至,连挑几员大将。此时,正数落面前的对手:“胡三,你下棋总该有点长进吧!七天之内,你已经三不待棋疯子开口,那女子便道:“久闻棋疯子棋艺高超,本姑娘今日特来领教。”棋疯子会见过无数高手,可从未和女人对垒,今日突然冒出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向自己挑战,不由慌了,一时间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对答。那女子抿嘴一笑,径往椅子上落座,随手摆好棋子:“赐教吧。”棋疯子欲罢不能,只得应付。谁知那女子竟是行家,连吃对方两枚大子,接着将棋疯子老将活捉。旁观者都愣了,胡三…  相似文献   

15.
打马棋     
打马棋中国古代棋类繁多,但今人所论者,不外围棋、象棋、六博等等。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尚盛行一种以“马格钱”作为棋子的棋类,这就是打马棋。据《古泉汇考》介绍:“打马用铜或牙角为钱样,共五十四枚,上刻良马,布图四面以投子掷打之”。可见,打马棋所用棋子多以铜...  相似文献   

16.
袁宏建 《围棋天地》2010,(23):116-116
11月7日,历时四天的双龙棋具杯上海市领导干部沈氏运动围棋邀请赛在浦东塘桥公园落幕。本次比赛由上海市围棋协会、浦东新区体育总会、浦东新区塘桥社区(街道)主办,双龙棋具上海有限公司赞助。  相似文献   

17.
棋鬼     
王华 《围棋天地》2008,(17):96-96
围棋变化无穷,棋人形形色色。纹枰论道的,附庸风雅的,痴迷如命的,游戏人生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更有“棋鬼”一篇,故事最后还有“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的叹息。每读此篇,我便想起当年插队的苏北农场里,也有一个何其相似的“棋鬼”。  相似文献   

18.
打棋集之路     
《围棋天地》2007,(24):17
棋迷网开张以来,原本我们认为会比较冷清的棋书棋具区,居然成了一大热点,而历代日本大棋士们的打棋集,更成为坛友书友们说不完的话题。仔细想一想,这看似意料之外的事情.其实也自有它的合理性,只能说对于这些打棋集的意义,我们的认识其实还很不充分。  相似文献   

19.
何谓枯棋     
刘志兵 《围棋天地》2006,(17):73-73
《围棋天地》13期《枯棋与势棋》有关枯棋的说法似乎不妥。“枯棋”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吴韦曜所著《博弈论》。当时的吴国,棋风颇盛,如《博弈论》所述:“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奉吴太子孙和之命,韦曜写下这篇名文,以贬斥博弈之玩物丧志。“夫一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很能说明韦曜对围棋的定位。这也体现了作者的儒家功利主义思想。韦曜所说枯棋中的“枯”,不能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20.
行棋计划     
行棋计划的制定和实现,是对局时最关键部分,是战术执行和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初中级棋手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往往有些中级棋手算得很深,但是还是赢不到棋,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行棋没有计划性,见着拆着,被对手牵着走。这样算来算去,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下法,久而久之,自己把自己的棋路算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