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文章五诀     
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  相似文献   

2.
说理与抒情是作文中常见的两种写作技法。说理是通过分析让人明白道理,抒情是通过感情的充分表达感染读者,表达爱憎。说理与抒情常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情中说理,理中抒情,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更给人以理智的思考。作文中可以运用下面三种方法达到情中说理、理中抒情的效果。一借自然现象说理抒情大自然常常有许多令我们感动和震撼的现象,将它纳入作文,可以形象地说理抒情。如:  相似文献   

3.
王建红 《成才之路》2009,(17):33-34
诗言情,古代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志向,但大多数并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即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分为三种:修辞手法、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下面我就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部分古诗简单谈谈常用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4.
王学东 《教学随笔》2013,(Z1):11-14
<正>诗歌的艺术手法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打通这一关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笔者就古典诗歌中常用的几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谈一点浅见。一、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古典诗歌中,直抒胸臆仅是独特的抒情方式,而间接抒情却十分普遍,手法也丰富多彩。(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5.
对比手法,是一种重要的传统艺术方式,是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突现事物特征,表达强烈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在鲁迅小说中,这一传统技法,不仅运用得十分娴熟,而且有其独到之处,这对于深刻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起了重要作用。这里仅以他的《祝福》为例,来谈谈其中的对比技巧及其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6.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一种写作手法。在对比中,事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事物的美丑得以充分揭示,作者的爱憎得以充分表达。作文时,如能巧用对比手法,就会有力地彰显文章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宋代婉约词是一种抒情艺术。其抒情技巧主要有借景抒情、善于铺叙、巧用比兴、使事用典、对比映衬、托物咏怀、借梦抒情、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8.
对比手法,是古今文章常用的一种艺术方法。这种手法,或着眼于篇章,或运用于段落,都能使文章焕发异彩。下面介绍几种对比的方法。一、横向对比法。即同一事物横向几个方面的比较。如小小说《左邻右舍》第二自然段写张支书的家,"三层别墅式楼房,每层都用蓝色有机玻璃  相似文献   

9.
自2 0 0 2年始,高考对诗歌鉴赏考查作了调整:由考一首古诗一首现代诗改为只考一首古诗,考查形式由选择题变为简答或填空题。根据《考试说明》,对古诗词的考查包括:①鉴赏诗歌的形象;②鉴赏诗歌的语言;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其中,表达技巧的鉴赏是个难点,它包括比喻、拟人、象征、夸张、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衬托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很常见,而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不易想到,故以下就衬托的表达技巧做些举例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谓衬托,就是把甲乙两个相关或相对意思主次分明地放在一起,以次要的意思衬…  相似文献   

10.
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但一些术语却极易混淆,尤其是对比与衬托。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一、概念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1.
《赵将括母》一文情节紧凑,语言活泼,成功地塑造了有德有识的赵母形象,究其缘由,除了详略得当的剪裁外,主要是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对比也叫比衬,是写作中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巧,它通常是指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或不同性格的人物,安排在同一组矛盾中,这就是常说的对比;有时,对比的两方面也可以存在于一样事物或一个人物的本身,这就是常说的自比;有时,对比的两方面也可以存在几样事物或几个人物中,这就是常说的(?)比。自比,对比,(?)比,都是为了让其显  相似文献   

12.
对比,运用在论说文中,是对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进行分析,从而论证论点的方法。《论贵粟疏》前后写了四个对比分析,有力地论证了论点。这篇论文之所以能做到说理充分,同作者正确地运用对比手法是分不开的。下面试谈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的几个特点:一、交代了用来进行对比的事物产生的前提条件。文章在将“尧禹”同“今”对比时,特别交代了“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的前提条件。如此,而“今”却出现了“畜积未及者”的情形,究其原因,才真正是“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尚若不  相似文献   

13.
对比,就是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的方法。对比手法,是古今各种体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这种笔法,或着眼于篇章.或运用于段落。其基本作用有六种:  相似文献   

14.
冯玲玲 《考试周刊》2012,(80):48-48
何为对照?对照即把两种相差、相反、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特征,也称对比。对照手法的运用.可以鲜明地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受,收到突出事物本质、表达鲜明爱憎感情的效果。本文将以《巴黎圣母院》为例,共同探讨、体味对照或对比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点染法"本是国画写意山水的主要表现技巧之一,后被广泛运用到古诗文创作中。欧阳修的《秋声赋》借鉴了这种点染技法。该文不仅在借景抒情上灵活采用了叠染和烘染等多种手法,而且在论世说理上巧妙地结合了点染的技法,使文章写景、抒情、说理透彻全面,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16.
<正>对比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通过对不同的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比,以彰显其变化。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加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表达文章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7.
诗歌的表达技巧,其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一种修辞、一种结构、一种抒情方式,甚至是一个字的锤炼,都有可能成为表达技巧。我们不妨把它划分为形象法、语言法、结构法、抒情法等四个方面。这样不但全面,而且能巧妙地将表达技巧的鉴赏与诗歌的形象、语言、结构、情感等的鉴赏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笔者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后发现,表达技巧主要考查的还是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赏析表达技巧首先就是抒情方式。王国维语:“一切景语皆隋语。”写景抒情又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方式,因此,要答好表达技巧题,关键是要扣住景与情来赏析。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主题即文章的主旨。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传达主题的有效方法。一是象征法。象征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艺术手法,它有三个特点:①用某一事物代表、表示别的事物;②用以代表、表示别的事物  相似文献   

20.
"表达技巧"一直都是高考诗词鉴赏中的考查热点,但对考生而言也是难点,究其根源不外乎两点:一是概念不清,二是手法不明。能在高考试卷上呈现的"表达技巧"其实也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语言运用角度分析的"修辞手法";二是从描写与抒情方式角度分析的"表现手法"。高考试卷上的古诗词,在表达上肯定有它的独特性,这就是所谓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