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古城西安以她的存在向世人诠释着这则名言的精辟。随便问起一个西安之外的人对西安的了解,可能都会说出一连串的名词:兵马俑,大雁塔;秦汉故都,大唐宫阙……这些使西安城享誉世界,成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可是,将这些荣耀的冠冕加在今人的头上,总会觉着一丝惶恐与不安,因为这些毕竟是萦绕在先人头上的光环。而在我的印象中,若将黄土高原上的长安城与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东部大都市相比,总觉得她的身上或多或少带着几分土气和一丝暮气。  相似文献   

2.
如果你有小弟弟或者小妹妹,那就看看这本《彼得的椅子》吧,可能会有一些似曾相识的心情哦。  相似文献   

3.
杨晓曦 《初中生》2008,(7):20-22
天空终于崩溃,在自己制造的阴霾里哭泣。我放开麦克风,将它随意丢弃在沙发上,没有人来继续唱或是换歌,大家都在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原声带在倾诉:“冰上的芭蕾,脑海中旋转……”  相似文献   

4.
住宿生是典型高中生的标本,我对高中的印象也主要源于宿舍。我的宿舍实在“别致”,红校园里矗然一幢有如脏面包发霉的灰楼,初见本以为是校建仓库,后来却一记晴天霹雳——我得在这“仓库”里住上三年。  相似文献   

5.
2003年前后,我所在的城市曾经大规模流行学习奥数,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也不能独善其身。学校虽然没有专门开设奥数课,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我利用第二课堂和自习课的时间每周进行两次奥数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6.
正爱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美德。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爱,而老师的爱如果能像妈妈的爱一样细致入微,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学生一定会"亲其师,信其道"。2010年9月,我到调兵山市十一小学支教,根据学校的安排接任四年二班的班主任工作。刚来  相似文献   

7.
《广东第二课堂》2014,(7):76-77
好像很多小说中的故事都发生在暑假。那漫长又短暂的两个月,我们可能会一直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跟熟悉的好朋友、好伙伴一起玩;也可能会跟着爸爸妈妈去很远的、陌生的地方旅行。不管怎样.这样一段离开课堂的时间,仿佛足以让我们遇到很多神奇的事。  相似文献   

8.
我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恰是他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我们一伙人,包括我和他,那时常在一起聚会、郊游、说理想、谈抱负,我们觉得大家都非常融洽,我们都是牢不可破、密不可分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9.
那一年,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专科“优秀毕业生”证书,怀着美好的梦想,走上那神圣的讲台。和我同时毕业的5位同学分到了条件较好的镇中学,我却被分到了最为偏僻的青山中学。虽说有些失落,能登上三尺讲台毕竟新鲜,梦想放飞时,心情也像是蓝天白云。  相似文献   

10.
妈妈说我是她的宝宝。婆婆说,妈妈是她的宝宝。婆婆在路上遇见人,人家指着我问:这个小孩子是你的……你知道婆婆怎么回答吗?婆婆说:这是我宝宝的宝宝。是你哪个宝宝的宝宝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