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树立正确的语文知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核心要素,古今中外人们针对知识本身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论争也从来没有平息过。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不宜刻意地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新课程实施中,传统的“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处于一种微妙的境地。一时间,语文知识再次成为人们论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树立正确的语文知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教育活动的一种核心要素,古今中外人们针对知识本身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知识的论争也从来没有平息过。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以来,《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不宜刻意地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新课程实施中,传统的“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高校政府市场——对高等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政府市场——对高等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比较研究●韩骅严格说来,无论古今中外,高等学校从来都不是完全与世隔绝的“象牙之塔”,它们与社会母体的“脐带”从来没有被割断过,不过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不同时期的高等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内容和方式、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罢...  相似文献   

4.
一位学者在论及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时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  相似文献   

5.
教师对课程知识的选择应是有限度的选择,理想的知识选择形态总是受制于现实所提供的可能性。语教学改革中所出现的一矫枉就过正的失“度”现象,也殃及教师的语知识:选择,使语课程知识的选择向选择不足与选择过度的两极发展,无视其所应有的阈限。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路一位学者在论及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时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地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让学生张扬个性,参与体验,产生敬畏,发出赞叹。这便是我设计的理念。导写过程一、…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责任     
没有壮观的教学楼,没有漂亮的教室,没有豪华的教学设备,没有幽静的校园环境,“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他怎样的教育”? 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有沐浴过人性的光辉,从来没有悉心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的读物,从来没有冥思苦想过一个问题,从来没有参加过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兴趣活动,从来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实践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神奇和变化莫测产生过深深的好奇……何谈教育的理想与责任.  相似文献   

8.
什么样的教育称得上是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呢?相信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曾苦苦地思索过这个问题。对此,肖川先生曾断言:“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生光辉的沐浴,如果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如果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真正的、良好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教育如果有了灵魂,那么它必定引领受教育者追求无限…  相似文献   

9.
一次偶然,读到肖川博士的一段话:“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与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他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  相似文献   

11.
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执著;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痴迷;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钟爱;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深情。《孩子天地》哟—我真诚的朋友!每月,总有一种期盼,每天,总有一份等待。手捧你一一飘香的《孩子天地》,我忘情地将你贴至胸前,内J公深处深深感激—那些为《孩子天地》默默工作的老师们!是他们,将一期期精美的精神食粮无私奉献!我涌动的血液中,因你而更充满活力我的学习生活,目你而更加精彩!爱你—是我不变的选择!爱《孩子天地》——是我不变的选择@石玉楼$江苏省淮安市丁集南农小学!通讯员  相似文献   

12.
来自偏远农村学校的我,第一次有幸参加全县“小学百节优质课”评选活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也从来没有与城里的孩子面对面地交流过。我多少有些紧张。提前到教室与学生沟通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选择攀登     
山很高,路很远,当攀登者抬起头向上看时原本清晰的目标在眼中竟有些模糊。真的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吗?也许吧,他暗暗地想,但并没因此而放慢攀登的脚步。脚下根本就没有路,他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攀着岩石踩着荆棘上去的。与当初选择攀登时有所不同,当初洋溢在心中那种悲壮的激情渐渐被一个坚定的信念所代替,那就是攀登,攀登,永不停止地攀登。路上的艰难困苦都算不了什么,让他不安的是那种没有任何依托的恐惧和无边无际的孤独。这种恐惧和孤独侵扰过他、影响过他,甚至动摇过他向前攀登的决心。有一次甚至想:也许我选择的道路并不适…  相似文献   

14.
拾粹     
让心灵震撼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肖川学习…  相似文献   

15.
肖川博士在《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一文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从泡沫经济到实体经济──论劳动价值学说对经济运行的现实意义邹华生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迄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在这一百多年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攻击和诋毁。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当代一些西方学者又提出了“知识价值论”、“信息价值论”等...  相似文献   

17.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们教育要培养一代探索真理的人,既要赋予他们以雄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又要充实他们以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感情。语文课于这二者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也许我们很难给一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他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项天 《初中生》2007,(11):11-11
美国政治家福克斯有一次受邀参加大学的演讲,有大学生问他:“你在从政的道路上有没有撒过谎?”福克斯说:“不,从来没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适时地调整教学进程和具体目标,才能使教学更具适应性,做到教学过程与人的开放性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有激烈争论、积极探索的高潮,有时却要思绪起伏、心潮澎湃的沉静●如果一个学生从来没有被引领到过一个美好的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没有经历过一次令他乐此不疲的思索,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情不自禁的表达需要,那么他就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理想的思想政治课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