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ARCS动机模式为理论框架,探讨如何增强初中生在语文写作中的学习动机。ARCS动机模式包含Attention(注意)、Relevance(相关性)、Confidence(自信)和Satisfaction(满足感)四个要素,旨在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自信与学习满足感。在教学中,注意策略强调引人入胜,兴趣策略关注联系现实,渴望策略旨在增强自信,满足策略要求提供反馈、奖励。  相似文献   

2.
ARCS动机模式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果。ARCS动机模式通过注意、关联、信心和满意4个核心要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其在商务英语的应用研究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心理学教授J.M.Keller提出了ARCS学习动机模式,该模式认为学习动机由注意、关切、自信和满意四部分组成.基于此模式,在网络远程教学中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采用注意策略、关联策略、信心策略、满意策略.  相似文献   

4.
学习动机是学科学习的基础条件之一,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学生动机不强、课堂投入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文章对ARCS动机模型中的注意、切身、自信、满足等四种动机激发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激发学习动机的具体策略与方法,并将其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构建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流程,以增强初中生信...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ARCS动机模型是从学习动机出发通过动机驱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利用ARCS动机模型创建出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学生满足程度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ARCS即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它强调的是学习动机对学科教学的影响,依据ARCS学习动机理论展开高中物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美国福罗里达州立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约翰.M.科勒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ARCS动机模式。本文从ARCS动机理论出发,根据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和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独特的英语学习和英语学习动机特点,从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四个方面来探讨激发、强化和维持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增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以满足学习需要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勒(Keller)开发了被称为“ARCS”动机设计模型.ARCS是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满足(satisfaction)等动机因素词汇的首字母缩写.该模型认为: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也就是说,教学开始前要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学开始后要阐明学习的内容与学生需要的相关,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完成学习的信心,教学结束时要让学生获得满意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ARCS动机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尝试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交通工程学基础》课程教材内容的特点,将ARCS动机模型中的各项动机要素整合于《交通工程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本研究设置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将ARCS动机模型在实验班进行应用,然后采用学习动机调查问卷表在动机策略实施前后,对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最后采用SPSS11.5数理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T—检验,以验证实施ARCS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前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否具有显著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实施动机策略进行教学前后实验班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动机情感(包括:注意、相关性、自信心、满意等四个层面)的变化,得出结论:ARCS动机激励模型在《交通工程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0.
ARCS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类:注意、相关、信心、满足。任务型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应用为目的。笔者运用实例,证实了ARCS模式可很好的激发学习的兴趣,而TBL任务型教学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若能将ARCS模式与TBL相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优化,能为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注入更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学者致力于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探索有效学习的途径。美国学者约翰·M·凯勒设计的ARCS动机设计教学模型,试图通过注意、关联、信心、满意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动机。这为我国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学术界对动机的研究由来已久。动机被视为激励自我成就感和上进心的心理机制,它是决定个体奋斗目标是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学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也是在研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开放教育在职学员英语社团分层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ARCS学习动机模型为研究视角,通过该模型四个动机提升环节——巩固注意、建立关联、增强信心、获得满足的各项具体的教学策略激发、增强、提升和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逐渐形成正影响的良性循环过程,最终帮助学习者形成终身学习的自主学习力,实现开放教育服务终身教学的作用,也为开放教育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CAI课件的实际效果是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CAI课件,通过注意、关联、自信、满足感等逐层深入的策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文章对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CAI课件进行了较为深入具体的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CAI课件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7,(4):109-111
ARCS学习动机模型的四个主要元素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足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具有直接、鲜明可见的指导作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ARCS动机模型为理论基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努力构建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有意注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增强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和满足感,从而提高其英语学习效果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美国学者约翰·凯勒提出的ARCS动机模型作为理论指导,针对当前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在中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中应用ARCS动机模型的注意、相关性、自信和满足感四个动机策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课件的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ARCS动机模型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该模型可用来指导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其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让学生验相关性、付出与收获成正比提升学生的信心,适度夸奖与赞美令学生收获满足感,使教师得以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动机-业绩-教学影响理论,它独特地提出了激发学习动机四要素,即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Satifaction).也就是说,要激发一个人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他对学习任务的注意和兴趣,其次让他知道这项任务与其密切相关,再次使他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确立信心,最后让他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8.
ARCS是上世纪80年代John M.Keller提出的通过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设计模型。中国学生普遍缺乏真实外语语境,学习积极性较难被调动,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研究将ARCS动机设计模式应用到英语口语教学当中,提出分析动机问题-设计动机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结果这一过程的应用策略。为激发学生口语学习热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ARCS动机设计模式进行教学干预,为期4个月.研究结果显示,ARCS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高其学习成绩等方面均有极为显著的效果.ARCS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值得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在真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学习与ARCS动机模型充分融合,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持续深入地参与并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教学中教师创设真实情境,激发注意,发现数学问题;设定目标任务,引发关联,发现数学模型;优化总结归纳,树立信心,发现数学方法;深化应用评价,产生满足,发现数学价值。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实而有效地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