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小学低段学生受心理年龄与认知基础的制约,在数学思维过程中往往呈现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引导与训练学生有条理、有步骤地开展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有序操作、有序表达、有序思考,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促使他们的思维从"无序"向"有序"转变。  相似文献   

2.
思维的有序性是学习中重要的思维品质,更是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抓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有序的思维平台,并让学生通过动笔标注、动手操作、合理分类、有序列表等活动来培养有序思维,从而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重视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有序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小数数学教学的重要使命。教师要关注学生有序观察、有序分析、有序表达等方面的培养,从而在多个层面上促使学生养成有序思维的习惯,逐步形成有序思维,进而使数学学习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有序思维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十分关键,教师要通过有序操作、有序观察、表格整理、有序表达等策略对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重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紧跟高考作文改革的步伐,努力提高作文教学实效,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立足课文范例""关注课堂专题训练""创新作文批改方式"三方面分析了如何训练学生思维才能让他们写出言之有物、有序、有文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李霞 《福建教育》2024,(15):30-32
数学课堂是培养思维的课堂,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介绍了思维可视化作为发现工具、知识呈现工具和思考迁移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学概念、有序构建知识,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为教师融合知识教学与思维训练提供了实用指导。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通过实例介绍了逆向思维法、推理思维法、反证思维法、有序思维法等学生必须掌握的几种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作业批改来不及""作业没法批"这是科学教师交流时经常说的话;"学生作业本空白""学生抄袭作业"这是科学教师经常看到的现象。新课标下的初中科学教材的亮点之一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听学生说"这题不会做""那题又错了",经常落人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可是经老师一点拨,又觉得很容易。这种现象向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学生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怎样帮助学生跨越"陷阱"进行"自救"?在实践中我通过构建解题思维程序,使学生的审题、析题思考方向变得有序,顺利跨越题目陷阱,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一、构建解题思维程序,培养良好的解题思维  相似文献   

10.
米苏群 《教育》2011,(15):48-49
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起点。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经常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同样也不例外,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就是"抛锚,设链",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思维如何被激发并积极发散、思考方向是否正确、能否有序、流畅、开阔地进行思维,都与教师的"抛锚,设链"有关。所以,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精心抛锚与设链。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抛锚"的时机和"设链"的方法等。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启动时激发、诱导,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启发、诱导,在学生思维僵化时活化、开导。  相似文献   

12.
正有序思维的培养正是课标内涵的核心,有助于引导学生完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以下是笔者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几点策略。一、打好有序思维的基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教学是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渗透,如果说良好的知识运用技能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基础知识就是这座高楼大厦的根基,有助于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学生有序思维的形成,也是要以知识点作为基础。在教学中,我发现有  相似文献   

13.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思维迅速地导向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重在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使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过渡,使思维活动符合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一般思维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多种应变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练习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有序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教师在练习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本质、从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有序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出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摆正态度,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让"错误"变得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出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该摆正态度,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让"错误"变得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恒成立"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问题实质,把握问题的思维特点.实际上,"恒成立"问题的思维特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就在一个"恒"字上,解决此类问题经常涉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深刻指出"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由此可见,学生的语言不仅能反映其思维状况,同时也是其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即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练、动手操作外,"说"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接受学生思维信息的重要途径。西谚:"舌头是心灵的翻译家。"教师用"译文"来调控教学,通过"译文"来指导心灵,通过舌头的训练来使心灵有序、思维有序、准确。如何让学生的"舌头"得到充分的训练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形成数学的思维,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思维结构化培养。从小处入手层层突破、新旧知识有机结合、感性演绎引发量变三方举措,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系统性和深刻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结构化。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尝试独立思考,主动解决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核心数学思维能力。基于此,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意义,善于创新研究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进而为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研究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有序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