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点技能。写作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堆砌,其中蕴含着许多技巧,需要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慢慢掌握。通过写作,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让文字传递内心的想法。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积累的重要时间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文字将动态的事物与静态的景观流畅地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如何落到实处?方法有四:一是注重阅读积累,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二是潜心会文,让学生学习表达方式;三是找准训练点,丰富写作内容,让学生笔下生花;四是把握契机,调动学生写作情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握读与写的有机结合点,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学习,重在学习、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运用于写作,提高写作水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本文从教学实践论述了段篇积累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具备向来是语文教师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以及难点。由于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程度的制约,致使学生在写作时缺乏自信,易出现畏惧甚至是抗拒的情绪。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教师需要结合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情,在作文教学中抓住对学生的训练要点,避免学生在写作学习中走弯路,使语文作文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5.
马希宽 《学周刊C版》2020,(1):123-123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具备向来是语文教师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以及难点.由于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受到自身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程度的制约,致使学生在写作时缺乏自信,易出现畏惧甚至是抗拒的情绪.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教师需要结合本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实情,在作文教学中抓住对学生的训练要点,避免学生在写作学习中走弯路,使语文作文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5):63-64
在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让学生以读促写,读与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写作技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欧雁清 《考试周刊》2023,(14):29-33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情感,学习文章表达方式,实现学生写作素材的合理丰富,使学生在未来进行更为有效的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总之,语文教师需要强化读写融合,使学生思想情感得到有效增强,提高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使其知识储备得到有效拓展,为学生写作夯实基础,使其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文章首先讲解语文课程教学中读写融合的意义,然后综合探究语文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实施读写融合教学的具体策略,希望语文教师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个快乐学习的乐园,在这个乐园中,教师就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学生就是无数需要精心栽培的植物。而小学语文是让学生从对事物的无知,慢慢地变成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所想,让学生拓宽知识,快乐学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阅读转变成"悦"读,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从实践中去汲取经验。  相似文献   

9.
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化素养,对语文教师而言,能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辅导则是衡量一个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显性标志。众所周知,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语文教师的写作辅导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水平。那么,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是初中学生学习阶段的基础。在初中教育中,语文学科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写作是检验和提高语文的重要手段,不少写作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师应当抓住教学中的生活实际,在生活里面寻找语文教育,在语文写作里面教书育人。如今的短信、微信以及微博等都在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很多短小精悍的文章受到大家的喜爱,在教学中怎样通过较少的字数来写出一篇文章,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追求。现在的很多学生对于写作课程都存在着排斥害怕心理,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在写作课程上,恐惧语文写作课堂。而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利用"微写作",可以给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写作"的教育理念,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接受语文的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1.
教学实践证明,作文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依赖于作文教材,而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深厚积累,要想使学生写出精彩美文,我们语文教师就应精心撰写"下水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如果教师能运用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下水文",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并使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4):127-127,156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语文教学界,写作教学被公认为语文教学的瓶颈;而写作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事情。但是,写作很重要,因为写作能力将是伴随学生终身的能力,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突破教师教学的瓶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董海棠 《亚太教育》2019,(8):171-172
打造高效的文言课堂,需要语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以生为本,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做到“文”“言”并重,使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和谐统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围绕文言文学习的三维目标,主动积累文言知识,传承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格外重要的一项必备技能,它不仅在小学阶段举足轻重,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提倡通过拓宽课外阅读量和知识面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为长远的写作训练积累丰富的素材。另外,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和写作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套属于自己写作体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中的写作是学生对自身体验与自我感受的描述,也是其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写作的基础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学生日常生活与真情实感出发,加强引导与体验,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才能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探讨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语文教师职业生涯的数年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而又令人担心的现象——有趣的是,热爱语文的学生往往在语文学习上游刃有余,而且在其他各科的学习上也能出类拔萃。而“雪藏”语文的学生往往不仅偏科严重,整体学习水平也让人担忧,真可谓是“赔了语文又折了其他”。语文是一门需要悟性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需要培养兴趣和长久积累的学科,一朝一夕之间无法真正领会语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描绘多彩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心灵劳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语文教材里所蕴含的资源,引导勤积累、巧练说、仿写作,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小学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发生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作文先导式"的教学模式所取缔。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实践,积累写作经验,将教学中的难点让同学之间交流与讨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因此,"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不断提高并完善小学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运用"空白",是一种艺术。它既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空白",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做到在课堂上不让一个学生有偷懒的机会;而教师自身要少讲,即使需要讲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教师讲得是知识的规律,是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写作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教师在教学引导时要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思想观念不够成熟,不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所以在开展写作时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积累能力和探索意识是学生了解写作的相关技巧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本文就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来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希望能够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写作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