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针对审美能力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将这种审美内涵具体化为形象美、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四个部分,并结合二十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的人文性意蕴丰富,依据不同阅读视角可以挖掘新奇的审美内涵。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其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就要挖掘中学语文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给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可挖掘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教师要挖掘丰厚的人文积淀,引领学生领悟深远的人文关怀,品味高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除识文断字的基本目标外,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及人文精神是另一个重要目标。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文精神的底蕴。古诗教学是引导学生继承文化遗产、促进审美情趣、提高语言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于是,有识之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中着力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所谓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通过构建与实施三种器乐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进而促进提高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提高音乐兴趣,树立正确审美观。逐渐积淀和培养其音乐核心素养。发挥出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优势学科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班主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习得、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班主任必须把人文教育嵌入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在班级工作中善于突出人文教育的主题。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把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工作的一个最重要部分。班主任如何在小学高段校园生活中进行人文教育?如何嵌入日常生活?本文试从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综合水平的基础学科,在进行文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研究的一个方面。加强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包含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如进行语言文字的审美教育、进行文学作品描述内容的意境美的教育等多方面的审美教育。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点,完善学生的审美兴趣的培养,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熊叶娟 《文教资料》2011,(14):53-54
中学语文新大纲强调对学生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按照美术五大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在《玛尼石》课程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学情进行审美素养的渗透,在课堂美术知识拓展中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学科交叉知识的教授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体会美术学习的特点,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1])。  相似文献   

11.
大学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和良好的品质。当前大学音乐教育提高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开设音乐技能的课程,还要开设人文素养的课程,把人文素养教育融合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健全学生人格,以期提高大学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从介绍大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分析大学音乐教育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爱,是人世间最温暖的字眼;爱心,是人最可贵的品质;爱心素养,则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应有之意.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处于首位的就是人文底蕴.人文底蕴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就必须以爱心素养为支撑.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课堂上渗透爱的教育,让学生感知、感受和感悟爱,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提升学生爱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爱心素养,让学生在爱的滋润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让浓浓的爱意在课堂上尽情流淌,营造浓情课堂,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教学境界.下面以我校管秀兰老师所执教的"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一课为例,谈谈怎样营造浓情课堂,提高学生的爱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来养成,而核心素养基本可以分成: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以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为例,强调语文教学应做到必要的“三回归”。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着眼点不能仅仅是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更关键的是要在教学中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从立足课本和跳出课本两个层面阐述了如何去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气质修养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浙编中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过程的实践责任在于教师:即采用何种方法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笔者认为:教育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情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内涵,然后从把握住中学语文学科属性,了解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性;以生为本,把学生的思想培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关注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合理运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重视以情动人四方面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教科书中的资源,通过利用经典诗词涵养学生的人文底蕴,通过精读课文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借助提示"泡泡"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利用语文园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时下的高频词,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它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主题而展开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科学性、时代性为基本培养准则。在这些基本准则里,最重要的人文底蕴素养中包含审美情趣的主要表现,可以用艺术表达和创意表...  相似文献   

19.
邱伦 《考试周刊》2008,(48):36-37
中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向纵深方面,改革中所探索的国内外大量的课程理论和课程建设,无疑对中学语文教育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  相似文献   

20.
戚扬 《成才之路》2022,(1):73-75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元解读是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文章通过对多元解读的含义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重点论述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