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本章是整个代数学习的基础,概念多,难度大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一、理解和掌握五个重要概念1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引进了正数和负数(零是唯一的中性数)后,便可确定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可作如下两种分类:(工)整分法.(H)三分法.r正有理数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在研究绝对值和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时,常用到后一种分类法,即把数分成正数、零与负数.二.数轴的概念.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工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它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所有…  相似文献   

2.
1.1目标解读 有理数加法是算术数集扩充为有理数集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种运算,它是算术数加减法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及绝对值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不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正负数、绝对值、算术数的运算、数轴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从数过渡到用字母代数的式,是数学发展中的一次飞跃,从数的运算到整式运算就是这种飞跃的一个具体体现.在学习了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代数,代数式.以及并项与去括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整式的运算,显然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首先,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封闭的,即有理数与有理数加、减、乘、除后.其结果仍是有理数,有理数系的整式加、减、乘的结果,仍然是整式.其次是数的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整式运算中依然有效.还有一些数的运算规律及运算技巧,在整式的运算中仍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而有理数将揭开初中学段培养数感的序幕.本部分的学习,对形成数感、发展数感有着重要作用.数学源于生活,与生活实际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新课标中的大众数学、人文数学的含义之一即是“学以致用”.同时,从学到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各种能力提高后的结果.本文从认知到熟悉,再到应用,逐步提高,且分类明确,思路清晰,读后能给我们一个全面的认识,知道有理数考些什么了。  相似文献   

5.
在有理数一章的教学中,绝对值是一个重要概念。因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有理数之间的各种运算,除了它们的符号外,都是在它们的绝对值之间进行的。数的绝对值在整个中学乃至大学  相似文献   

6.
有理数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学好有理数是跨入数学大门的关键一步.数轴是研究数的一个重要工具,它是数与形的统一体,利用数轴的直观性,形象性,可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来解决有理数的有关问题.因此,先要弄清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7.
实数     
一个十分典型的事实: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边长,无法用整数或分数来表示.它从一个侧面直观地告诉我们,仅有有理数是不够用的,数的范围需要再一次扩张.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了.过去在学有理数时用到的数轴,现在数轴上的点,不仅有稠密的有理数点,也有稠密的无理数点.“实数点布满了整个数轴.”  相似文献   

8.
有理数乘法是有理数运算中的难点.有理数乘法中两负数相乘的教学设计相对于两正数相乘,异号两数相乘困难得多.两正数相乘,异号两数相乘较易建立现实世界中的模型,能很好的与学生的生活取得联系.而两负数相乘难以建立模型,难以使两个负数都有显然的现实意义.下面将分析和研究比较几种教材中两负数相乘的教学设计并作一些教学上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 1.1整体感知 “有理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内的内容.本章是在小学学过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并将数域和运算扩展到了有理数域,其内容主要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  相似文献   

10.
低温的世界     
在小学,我们学的都是正有理数和零,也就是说,数的系统限制在非负有理数的范同内。到了初一我们学习了负有理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到了有理数。非负有理数在生活中用的很多,大家很熟悉,但接触负数的机会很少,因此大家对它比较生疏。  相似文献   

11.
一、考试范围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为选学的内容,以及国家教委1985年颁布的《调整初中数学教学要求的意见》中不作要求的内客,均不列入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初中代数和几何中的数、代数式、方程(组)、不等式、指数和常用对数、函数及其图象、解三角形、统计初步、直线形、圆等基础知识,以及对其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1.理解有关有理数、实数的一些概念,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能够灵活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会  相似文献   

12.
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依据是: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漫漫有理数     
小学里,我们学习了自然数、零和分数,初中我们又学习了负数.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你想过没有。有理数是怎么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有理数是代数的基础,它是由于负数的引入,使得数的范围得到一次扩张.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是整个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学好有理数及其运算,将为后继学习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函数以及概率统计初步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可分成五类:①正数与正数;②零与正数;⑧负数与正数;④负数与零;⑤负数与负数.其中①、②类是小学已学过的,所以后三类是有理数大小比较的重点内容.由于我们初学负数,对于第⑤类数的大小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看,关于数的内容,第三学段主要介绍有理数和实数,它们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对于有理数和实数,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三章内容,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实数”和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本章在第一章“有理数”的...  相似文献   

17.
小学六年数学主要学的是非负有理数的运算.到了七年级,又学了负有理数,把数扩展到有理数的范围.从平时同学的练习和测验的情况来看,大家都感到现在有理数的运算比小学算术运算的错误率要高,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8.
数及其运算是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在小学里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自然数、正分数及其运算.本章是在小学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讨论,引入负数、有理数、无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一系列概念.本章的知识和思想方法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为使同学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基础知识,培养运算能力,增强数感和符号意识,有必要对有理数这一章的核心概念作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19.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是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其题型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新颖,下面列举几例供欣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31/3的绝对值是——,绝对值等于31/3的数是——.2.在有理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