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期刊与报纸都是作为一种文字形式的载体源源不断地向读者传递信息,但在时效上却有较大差别:期刊是以较长的周期来观察和反映事物;报纸则是以较短的周期来观察和反映事物。显而易见,在速报传递上,期刊是无法与报纸一争先后的,然而,它在传递信息上“周详”的长处,亦是报纸无法替代的。因此,发挥两者  相似文献   

2.
辰目 《传媒》2007,(6):1-1
翻阅了一下本期的内容板块,前面是期刊"唱主角",后面是报纸"扛大旗".尽管对于世界期刊大会的回眸不乏精到之处,尽管我国的期刊产业也有强劲而又蓬勃的发展,尽管期刊人的姿态也还充满信心,但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在数字化的征程中,刊慢于报.你看:报纸都在奢谈数字战略了,而期刊还在小心翼翼地进入,甚至有的期刊老总表示:现在的期刊发行市场稳定,或稳中有升,为什么要急着结缘"数字",弄得不好,可能还会功亏一匮;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与规制未充分完善的情况下,报纸已经卫星传输,即时可取了,而期刊更多地还是在走实物销售路线;报纸的数字化已开始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了,而期刊还更多地拘泥于或陶醉于自己传统的纸质模式.这其中是什么原因呢?试分析之:  相似文献   

3.
陈江 《编辑之友》1990,(5):65-67
在近代史上的维新运动以前,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我国陆续创办了一些现代涵义的报纸和杂志。到了维新运动开始时,维新人士为了宣传变法,纷纷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和期刊,翻译出版图书。维新运动时期是我国期刊出版工作最初的一个勃兴时期,也是我国近代期刊史的正式开端。在此以前,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我国办的一些刊物,只能算作我国近代期刊史的序幕而已。期刊,在早期只称做杂志,期刊的名称是后来才出现的。期刊,现在简称为“刊”。当前常见的“报刊”这个词,我们对它的含义是一目了然的,它是报纸与期刊两种出版物的合称,概念很清楚,然而在维新运动时期,情况并非如此。一、在近代期刊史早期,报纸与刊物不分在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用过“刊报”一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报纸创办星期刊(周末版)已经成为一股潮流。今年6月,我们《启东报》也推出了第一期星期刊。创刊至今,虽然仅仅几个月时间,但读者普通反映良好。当然,这里面也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从我们的办刊实践来看,特别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星期刊的性质。我们认为,县(市)报星期刊不是游离于母报之外的子报,它和正刊内容应构成统一的整体,受党报特征的制约,应该具有鲜明的坚定的党报特色。党报的星期刊  相似文献   

5.
司琼 《新闻世界》2009,(7):48-49
中国文摘类报纸的大规模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渴求迅速膨胀。中央及地方的大多数省级党报都办起了文摘报。利用当时媒体信息供应不足、报纸娱乐性和可读性差等市场空档,一经问世即吸引了读者。自20世纪90年代。文摘类期刊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全国近九千种期刊。文摘类期刊就有二百多种。  相似文献   

6.
港报和内地报纸时政新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江 《当代传播》2004,(6):92-93
香港是世界上日报发行量最大的地方,目前拥有中英文报纸通常发行的有40余种,最多时达110余种,期刊有700多家,其中有一定影响的中文报纸主要有12家,包括《东方日报》、《星岛日报》、《成报》、《信报》、《香港商报》、《文汇报》等,人均拥有报纸量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其中较具规模的报刊,发行网远达海外的华人社会,有些还在香港以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末,在报刊界出现了一个新品种——“报型刊”。它嫁接了报纸与杂志的双重优势,以中心城市为地域特征而异军突起。这是在全国3000多种报纸和杂志激烈竞争与市场分割基本完毕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因此,一开始“报型刊”就以其立足城市,面向市场,贴近读者,具有强烈的市民化、城市化色彩的市场定位,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在当今报刊市场上脱颖而出,并形成冲击波。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说的“短刊期期刊”,指的是以周、旬、双周(半月)为出版周期的期刊。目前,尽管这类期刊的种类和数量在整个期刊大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已日益凸现,影响力也日渐扩大,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期刊与报纸、电视台、电台、通讯社等媒体不同,...  相似文献   

9.
报纸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人们了解周围事变的需要.同时,报纸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又可以直接传布办报人所代表的集团或党派的政治主张.因此,政党出现以后,往往有意识地利用报纸这种传播新闻的定期出版物来进行宣传鼓动,争取更多的政治同情者,并把他们组织到一定的政治活动之中去.这种情形在阶级斗争激化的革命时期尤为明显,法国大革命(1789~1793)中就是如此.在震撼世界的法国大革命中,生机勃勃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政党和集团非常重视利用报纸、期刊和小册子进行革命的政治宣传.仅首都巴黎一地就出有《人民  相似文献   

10.
为方便读者购报、增添都市文化氛围,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一批集自动售报、灯箱广告、视频荧屏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售报机。该款智能售报机可以同时售卖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江苏经济报、精品健康等6种报纸期刊。  相似文献   

11.
报海珍闻     
专门刊登其他报纸退稿的报纸1893年,英国出版了一张名叫《退报》的报纸。这是一张由一些多次向报社投稿而稿件不被采用的人办的报纸。由于报纸编辑部对其他报纸不采用的退稿不加选择就登在《退报》上,结果报纸质量低劣,无人阅读,销路越来越少,创办不久就偃旗息鼓了。具有特殊用途的报纸西班牙出版有一种用含磷的特殊油墨印制的报纸,在漆黑的夜里字体发光,无灯也可以阅读,旅游者和在野外工作的人很喜欢这份报纸。法国勒阿弗尔市出版一种用塑料制作的可防水的报纸,报名是《潜水者之声》,使潜水员不离开水下岗位就可以阅读到报纸,了解陆上发生…  相似文献   

12.
董玉整 《传媒》2008,(8):50-51
媒体的作用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史无前例地凸现出来,期刊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体类别,由于自身的特性,无法像报纸、电视、网络那样做出快速及时的反应,但他们在以自己的方式行动着、奉献着,担当着期刊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同样值得我们敬重。本期“期刊透视”栏目聚焦地震中的期刊,为我们的期刊人献上美丽的花朵。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报纸期刊年度核验办法》的有关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对新疆2010年公开出版的129种报纸、207种期刊分别进行了年度核验。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的何报起,报纸开始杂志化了。杂志化或曰期刊化,如今已经成为报界的时尚。报纸杂志化的标志有二。第一,大扩版。现今的报纸,已经不再论张,而是论本儿、论叠、论堆儿。有些报纸,已经赶超了一般48页的杂志。第二,大喘气。翻开当今的某些日报、晚报,已经很难见“天”,遍野是“周”。什么经济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期刊业的发展愈来愈迅猛.和报纸一样,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民国时期的期刊业停刊了,而新的期刊则随着新生政权的稳定和新的组织机构的建立而创办.1955年全国期刊约有300种(其中全国性期刊166种),平均期发行量为1200多万册.随后,期刊数量总体上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而逐渐增多,门类逐渐齐全,涉及各行业和许多领域.如<红旗>、<民族画报>、<人民文学>、<萌芽>、<收获>、<中国摄影>都诞生于这一时期.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期刊业同样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最低谷时仅102种.  相似文献   

16.
郭琳 《今传媒》2003,(2):59-61
1982年是中国报业发展史上一个值得记住的年头。那一年,在中国报界拥有巨大读者群的《中国青年报》为更上一层楼,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家报纸星期刊,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报纸改革旋风。此后,经历十载风雨,至1993年元旦前后,忽然如飓风骤起,各种各样的星期刊、周末版一下子席卷了中国报业界。各种各类报纸的版式面貌一下子新颖起来,稿子的内容与形式也一下子新鲜起来、活泼起来、轻松起来……以至于有人惊呼,中国报业开始了一场从形式到内容的全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刊林漫步     
新闻观念更新十题韩钟昆撰文认为,报纸新闻观念更新有以下十个问题: 一、要树立多功能观念。过去,我们报纸指导工作的观念、宣传教育的观念是非常强的,这是基本的功能,今后也不能动摇。但是,报纸不仅有这两种功能,还要树立多功能观念。1.传递信息。2.传播知识。3.增加娱乐性、服务性。二、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新闻意识。新闻是报纸最基本的体裁,写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新闻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培养新闻意识,提高新  相似文献   

18.
《新疆新闻出版》2013,(3):85-89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和《报纸期刊年度核验办法》的有关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对新疆2012年公开出版的128种报纸、212种期刊分别进行了年度核验。其中,《新疆日报》等125种报纸、《今日新疆》等212种期刊通过核验,继续公开出版。《新疆都市报》暂缓核验;《新疆广播电视报·巴州版》和《新疆广播电视报·吐鲁番版》申请休刊。  相似文献   

19.
侨乡报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授权全国三大侨乡(粤桂闽)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创办、归口管理的特殊门类报纸,列入国内统一刊号侨字系列。这类出版物最先以侨刊乡讯(期刊)形式出现,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现在发展到以侨乡报为主,定期出版。读者对象主要在海外。侨乡报发展历史不足20年,现有近200家,期发量几百万份,是我国报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在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宣扬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促进侨乡与祖国建设事业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错位现象严重。侨乡报是一种特殊的报纸,与以国内读者为主的公开、内部发行的报纸有很多不同点。侨乡报目标对外,以正面宣  相似文献   

20.
版面是一张报纸的“脸面”,是吸引读者的第一个“信号”.版面作为报纸发言的一种手段,对报纸自身价值的高低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它不仅反映了一张报纸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一张报纸的个性. 那么,作为在全国报纸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报来说,究竟以哪一种版面风格为好呢?笔者认为,企业报的风格应着眼于读者的阅读口味,以平实型为主,以雄浑型为辅.其版面的设计既要有严肃性,又要有灵活性,要注重字体、图像、线条、色彩的搭配与组合,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