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化偏斜发展战略是中国农业现代化滞后的原因,并且这种战略在将来一段时期内将持续下去;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而言,农业保护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而农业国际化将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及农业科技进步带来新机遇,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经过80年代前期的高速增长之后,8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明显减缓,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现.人们逐渐从改革初期的"欣喜"中清醒过来,依靠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解决不了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要想使中国农业摆脱目前的困境,持续向前发展,必须通过农业自身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与现代化的改造.本文将从中国农业的发展轨迹与现状、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困难及成因等方面论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如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较少;农业人口存量巨大;城市化水平低且城市存在着大量失业、下岗人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中国农业要想走出困境,摆脱目前的不利局面,惟有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这才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困难、成因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出发,论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促使更多的人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大胆探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历程,不仅从长期的困境中走出,而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息息相关。作为一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转换的前提条件:会议确立的改革开放的决策使中国农业现代化获得了唯一正确的出路;会议制定的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使中国农业走出了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成就也有力地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经济经过80年代前期的高速增长之后,8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明显减缓,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现。人们逐渐从改革初期的“欣喜”中清醒过来,依靠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解决不了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要想使中国农业摆脱目前的困境,持续向前发展,必须通过农业自身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与现代化的改造。本文将从中国农业的发展轨迹与现状、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困难及成因等方面论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对农业现代化不同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各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现代化本身的内涵亦十分丰富.一些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教训,以及对农业现代化不同道路的理性思考,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有其自身基本特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有其独特内涵。目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拓展了农业现代化的理论内涵;确立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理念;廓清了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实现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宝贵思想财富。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经历了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四个阶段。尽管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中国化农业现代化思想,并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契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都是从农业开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因而农业对于我国来说,其地位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科技化和信息化带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逐步代替人工,进行农业种植和管理,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