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来下发通知,规定分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三大报业集团六家报社的6名记一年内不得旁听采访广东省三级法院的庭审活动。法院“封杀”记,是一种越权行为吗?“司法独立”能成为“封杀”记的借口理由吗?  相似文献   

2.
“招聘条件:年龄32岁以下”。随手翻翻媒体的招聘广告,几乎没有不对年龄进行限制的。出去采访,连1982年出生的记都能碰上。为此,前段时间,《青年记》搞了专题调查:35岁,你还当记吗?  相似文献   

3.
王军 《新闻三昧》2004,(3):34-36
记大多都遭遇过“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为了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现象,新闻记应如何对待?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试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7年,国务院新规放宽对外国记在华采访的限制,国新办主任蔡武表示:国新办与外国媒体是“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此提法赢得国内外一片赞誉。10天后,湖南郴州把这种“合作伙伴”关系“转内销”:设立“舆论监督奖”,专门奖励通过舆论监督对郴州工作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中央、省级媒体记。此后,2月6日,广州有人大代表提出新闻媒体对各类案件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国华回应:发案率上升,跟记没关系。并指出这个不让报那个不让报不是好的管理媒体的办法。而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也于近日表示:“媒体不是中央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不能要求媒体每句话都说得对。”[编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现场报道的增多,记在广播里“发声”、在电视里“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多。记与听(观)众直接交流,这无疑进一步密切了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但与此同时,记也不可避免地连同新闻主体一起,成为受众评头论足的对象。如何摆正采访与被采访、采访与媒体、采访与受众的位置,处理好上述几方面的关系,是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记应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众多娱乐媒体对军旗装事件轰轰烈烈的批评,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娱编娱记们的爱国之心。但令人奇怪的是在众媒体刊发许多指责赵薇的章之后,武汉又惊现了“军旗装”CD,并被很快售罄:显然,“军旗装”CD的制造、贩卖是“顶风作案”?但对此事,媒体只是在略作报导之后,便鸦雀无声了。说实在的,对军旗装事件,我能原谅赵薇的无知。而无法容忍CD制作的恶行?这种人才是最该受到严肃查处,  相似文献   

7.
坚持客观报道 防止“媒体审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大众媒体的不断发展.媒体的监督功能得到广泛运用并日益受到重视.其对司法工作的影响。却令人喜忧参半。客观的媒体监督弘扬了社会正义,维护了司法公正.值得称道;媒体的缺失易于导致监督的盲区.过之.则又可能演变成媒体审判.妨碍了司法的独立与公正。客观报道是媒体把握正确的度.寻求其中最佳“平衡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05,(7):F002-F002
“大众报业集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集体采访活动6月17日在济南正式启动,即日起大众报业集团所属7家媒体11名记奔赴全省各地,进行山东抗日战争纪念地寻访活动。  相似文献   

9.
《新闻导刊》2006,(1):47-47
随着我国媒体的不断壮大,大众媒体发展飞快。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两个不可忽视的倾向。就是媒体的“城市化”和农村信息的“荒漠化”。  相似文献   

10.
康健  李阳 《今传媒》2006,(9X):35-36
舆论监督类新闻采访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可奉告”不知流行于何时,竞成了对付新闻记的“法器”。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来获取信息,也就要讲究交流的方式、方法,反映到新闻工作实践中就是采访实战技巧。舆论监督类的新闻采访,笔认为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良知,还有新闻记干预依法对“无可奉告”说不的智慧与勇气。  相似文献   

11.
“媒体审判”是“媒体舆论监督权”的滥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记者》今年第7期发表了刘太阳先生的《“媒体舆论监督”有悖法治精神吗 ?———与魏永征教授商榷》一文 ,大意是 ,“媒体审判”实为媒体舆论监督的一部分 ,并不有悖法治精神。我觉得他混淆了“媒体审判”与“媒体舆论监督”的区别 ,没有搞清媒体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一、“媒体审判”是违法行为“媒体审判”一语出自美国 ,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 ,妨害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1965年 ,美国法院推翻了一起指控诈骗案的判决 ,其理由是 ,在庭审过程中所作的电视录像 ,对被告作了含有偏见的宣传 ,损…  相似文献   

12.
刘晓程 《新闻前哨》2006,(10):102-102
刘晓程在今年第17期《青年记》发表章说,在刚刚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年会上,杜邦公司一位先生发言说,在2004年7月到8月,媒体关于该公司的报道有8000多篇,而真正采访过的媒体不到100家。多数报道是靠“扒”别人的东西,然后添枝加叶或稍作评论,堂而皇之成了“自己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媒体记因采访被打、遭遇“封杀”的事件层出不穷,并由此引发社会各界、新闻学界、业界对记“采访权”的讨论。本试从学界对记“采访权”的阐释出发,结合有关事件和现象,对“采访权”内涵作新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的感悟力和执行力。[编按]  相似文献   

15.
1月23日至30日,河南省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和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分别在郑州市召开。经过去年省“两会”和全国“两会”报道的初次“试水”,记面对“两会”报道不像去年那样没底了。经验,使大河报报道的“两会”在同城媒体同题作中略胜一筹。采访“两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更不敢有任何越轨行为,必须在画好的圈圈内“跳舞”。因此,报道“两会”,对党报来说,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6.
叶蕾 《传媒观察》2007,(7):29-30
大众媒体拥有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专家及其意见。媒体若想有效地利用专家资源,必须有选择地采访专家,笔者将媒体能够有效挖掘的这一部分专家资源定义为“权威媒体专家”。那么,“权威媒体专家”包含哪些类型的专家?记者应该怎样选择、采访专家呢?又应该如何写作专家意见呢?不同媒体如何制定自己独特的利用专家资源的策略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赵金  沈城 《青年记者》2005,(2):40-42
新闻记曾被称为无冕之王,但是现在,记头顶的光环却在褪色、消失。有偿新闻问题、职业道德问题等等,让人们提起“记”二字时多了一个问号。谈到这些问题时;人们常常把板子打在记的身上,更多的人认为是“道德”范畴的问题。但是,记的职业环境究竟怎样?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这很值得探讨。沈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央媒体的记,您在新闻工作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一定有很多感悟。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共同的采访内容及题材,如何在同城媒体记者集体采访中巧抓独家新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这首诗讲得很形象,就是要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用多向思维分析、取舍,寻找独特的视角,要看别人没看到的.要写别人没想到的。  相似文献   

19.
媒体与采访对象之间,可以用金钱交换新闻线索吗?要回答这一问题,还必须从法律的角度去解剖媒体。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两会”,是境外媒体管理新规定施行之后的首次新闻大战。此门一开,还会关上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