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我国正式建立了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我国国家公园基本上在已有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上建立,仍存在治理模式单一、社区参与度较低、保护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第一个旗舰项目,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该计划的重要实施平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治理模式探索、定期评估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文章系统总结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我国国家公园实际情况提出加强传统文化融合运用、提高社区参与、探索多元治理、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综合评估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炎炎夏日,给大家带来一个“凉爽”的话题今天咱们要讲一个关于“圈”的故事。这是个什么“圈”呢?是我们平时画的圆圈?你想得有点简单。是关注度很高的娱乐圈?你想得有点复杂。是物种多样的生物圈?恩,有点接近了。咱们今天的主角是生物圈的“伙伴”——“冰冻圈”。冰冻圈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它就是由各种冰川、冻土、积雪等组成的一个“圈”,和那个名气比较大的生物圈(各种生物组成)是一个道理。地球上除了这两个圈,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联邦德国“生态研究合作计划”(Cooperative Eclogical Research Project简称CERP),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简称MAB)主持并协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联邦德国合作进行的一项长期研究计划.联邦德国研究与技术部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248万美元资金,中国以其复杂多样的生物地理条件,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为CERP计划的实施提供类型多样的研究基地.双方研究人员共同在中国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等领域的合作研究.该计划自1987年开始,预计1990年底结束第一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生物圈一词是1875年由奥地利地质学家爱特德·苏斯提出来的。它指的是地球表面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科学家们把生命休养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1号”。美国一些自称为“太空生物圈冒险家”的学者出于对太空旅行和人类是否能移居到月球上生活的极大兴趣,于1984年开始设计并建造了模拟地球情形的“生物圈2号”,使它作为一个实验基地研究地球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研究植物、动物,特别是人能否长期生活在里面。  相似文献   

5.
德国将生物圈保护区融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一个模范的生物圈保护区体系,成为维护国家生态系统稳定、探索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繁荣地方经济及开展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重要平台。德国的经验体现在:具有深厚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历史积累;官方及民间深刻理解认识到“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理念及生物圈保护区价值,并重视相关传播普及工作;国家及地方从政治法律、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支持有力;充分体现生物圈保护区的示范价值;在生物圈保护区的申报和阶段性评估中有所创新。基于德国的经验,建议中国有关部门:提升MAB及其生物圈保护区的公众认知度;强化国家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模式”的打造;推动生物圈保护区被纳入新时期自然保护地法制化体系进程;制定申报和阶段性评估的国家标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不同国家间差异化的生物圈保护区发展模式,以有助于开创MAB发展新局面,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人类在建城活动中的生态思想经历了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觉醒-生态自觉4个阶段,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从“尊重顺应”到“控制征服”到“保护利用”直至上升到“协调共处”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会议上,18个国家的23个新保护区被列入"人与生物圈计划"全球网络,萨尔瓦多、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各自拥有了自己的首批保护区。但是,德国的Bayerischer Wald保护区被除名,因为它不再符合1995年通过的标准。至此,"人与生物圈计划"网络将在105个国家拥有共计529个保护区。对科学家来说,生物圈保护区是绝好的科研试验室;对普通人来说,生物圈保护区则是绝美的旅游地,充满野性,天然去雕琢,提供了与普通的旅游地全然不同的另类体验。  相似文献   

8.
2021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50周年。我国于1973年加入这一全球性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近50年来,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念与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实践深度融合,对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召开和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50周年之际,文章回顾了这一计划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行业背景,以及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需求,就工作高质量推进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来自世界各国的3000多名未来学家,出席了世界未来学会第六届大会,在五天的会议期间,围绕“展望未来:90年代及21世纪”的主题,分成“经济圈”、“技术圈”、“生物圈”、“社会圈”、“政治圈”和“未来学圈”六个专题进行研讨。学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世界将面临的挑战和机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0.
天文古生态学是天文学和古生态学远缘杂交的产物,它运用天文学的理论、方法和观测资料来从事古生态学研究,它主要探讨天文环境因素与古生物之相互关系,特别着重研究天文因素的古生态效应,例如:(1)古生物生长节律性与地球自转的关系(“古生物钟”);(2)起新星爆发与古树木年轮的关系;(3)宇宙环境变化对古生物演化的影响;(4)古生物灭绝的天文原因;等等。由于“空间圈”、“宇宙圈”概念的提出,建立了由“宇宙圈”、“空间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组成的地球环境大系统,进入将地球与宇宙空间结合起来研究的新阶段,必将引起地球科学(包括古生态学)的又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持,联合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林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于1989年8月22—30日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8月22—25日邀请国内外50余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对内蒙古中部典型草原、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内蒙古境内的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等进行了野外考察。  相似文献   

12.
个重大的负担。如果有一个永远不停的循环系统使宇航员不用愁吃喝,氧气永远新鲜,还能处理人造垃圾,那岂非妙事?这就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太空船上的水上生物圈。失败的太空植物圈美国宇航局早就做了建立太空生物圈的实验,不过最终的结论是:在太空中想建立一个与地球一样的生物圈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生物圈主要以地球植物为发展平台,然而,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会使植物发育不正常,例如植物从根部传输营养到叶子的毛细管就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没有植物,那么建立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一切免谈。就这样,在太空中建立一个类似地球生物圈的想法失…  相似文献   

13.
冰冻圈与生物圈间密切的互馈作用关系在全球变化下不断加强,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治理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冰冻圈生态系统基本格局与功能、对变化环境的响应过程及适应性策略等角度,全面阐释了冰冻圈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及其在全球生态系统功能与人类福祉中的作用、冰冻圈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高度敏感性与指示性、冰冻圈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维持及生物生产力增效等方面的屏障作用等,提出了变化环境下冰冻圈生态系统健康维持的有效调控路径;从而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冰冻圈生态学的基本内涵与学科进展,并指出了冰冻圈生态学未来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地球表面是一层薄薄的土壤、水、空气和生活在其中的形形色色的生物,我们称它为生物圈。这是一切生命的国度,也是人类生活和发展进化的场所。生物圈中一切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可以叫做生物圈资源。从发展农业的观点看,这些资源又是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也称它们为农业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由地貌、土壤、植  相似文献   

15.
地球表面是一层薄薄的土壤、水、空气和生活在其中的形形色色的生物。我们称它为生物圈。这是一切生命的国度,也是人类生活和发展进化的场所。生物圈中一切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可以叫做生物圈资源。它主要包括着由地貌、土壤、植被等因素构成的土地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构成的水资源,由各种动植物构成的生物资源,由光、温、水等因素构成的气候资源。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物地球化学即研究大气圈、水圈、地圈、生物圈以及人类圈之间的生物地球化学平衡对于人类自身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意义。地壳中的各种岩石在大气和水的长期作用下不断地形成了土壤。地球表层的土壤在包括雨水、河水、地下水的水圈的侵蚀和冲刷作用下不仅破坏了表层中包括生物圈在内的各种生态平衡,并经由河流等各种途径把土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于1982年1月16—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和第一次研究成果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人与生物圈委员会委员,各研究项目和生物圈保护区负责人,林业部、国务院环办、国家建委等有关单位和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共55个单位66人。 中国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增补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交流研究成果;总结两年来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的工作;讨论决定1982年的工作安排。会议由委员会主席秦  相似文献   

18.
1986年日本提出“人类新系统研究计划”之后,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尽管目前该计划仍处于论证阶段,但是其内容设想之大胆、立意之新颖,使人类对“21世纪将是生物革命的世纪”的虚幻影象交得更加清晰起来。一“人类新系统研究计划”作为日本科技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是当前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与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的提出与实施密切相关的。在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少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可以以较少的资源耗费创造更多的产品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一个国家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前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般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溶为一体,互惠共生,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是近年来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动议组织的,以全球变化研究为中心的重大的前沿性国际科学计划。经过两年的可行性研究,IGBP的提案已在去年的ICSU第二十一届全会上获得通过。并成立了一个由十九人组成的地圈、生物圈特别委员会、负责IGBP的组织、制定、实施和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