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并不是单单依靠班主任个人的力量,也不能只依赖学校整体的广泛教育,而是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才能给学生起到最全面、最有力的教育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学会知恩,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相似文献   

3.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教育,良好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孩子人生的早期阶段就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进行合理的感恩教育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代社会不少人感恩意识严重缺失,造成目前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有很多原因。文章将从多方面分析感恩意识的缺失状况,并探讨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明洁 《大众科技》2007,(11):152-153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教育,良好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孩子人生的早期阶段就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进行合理的感恩教育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代社会不少人感恩意识严重缺失,造成目前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有很多原因.文章将从多方面分析感恩意识的缺失状况,并探讨培养青少年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感恩教育核心理念是从社会生活的情感性和实践性出发,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及其多种形态,它不仅仅是教授感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受教育者体验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施恩、感恩、报恩息息相关的循环统一状态。学校应结合教育教学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6.
社会竞争激烈,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恩,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它是因为感恩是人最基本,最动人的一种情感,也是一种高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但是,我们又对它是那么的陌生,因为,我们总把它隐藏在内心深处,即便是对我们最亲的人,我们也不屑去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恩之情。学会感恩,是一种情怀,学会感恩,更是一种情操,因此我们为何不去试着学会感恩呢?提倡感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杨乖莲 《科教文汇》2009,(34):109-109
在初中政治教育中要找到感恩教育的切入点,从传统文化入手教育学生学会知恩,以培育并塑造健全人格为出发点,注重分析现实中感恩教育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报恩的途径,以感恩教育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感恩,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感恩既善待了别人又快乐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孩子把感恩践行于生活实践,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知恩、感恩”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既有有利条件,也面临着达赖分裂主义集团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激烈斗争。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加强我区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强化其感恩意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新西藏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真正明白是谁在祸害西藏人民、谁又在造福西藏人民,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充分发挥感恩在社会生活中的协调作用,有利于他们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张爽 《大众科技》2016,(10):91-93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忽视父母的养育之恩、漠视老师的教育之恩、无视社会的关爱之恩。文章通过对辽宁省内高校大学生的调研,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深入分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陈天利 《内江科技》2011,32(12):58-58,72
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感恩是必不可少的道德素质之一,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自觉奉献。当前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出现了不知感恩、情感冷漠等现象。本文对当代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唤醒感恩意识、学会感恩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但是,当代大学生普遍感恩意识淡薄,感恩行为缺失,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现状堪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卿蕾 《科教文汇》2010,(26):15-15,18
我是一名大专英语(师范)班的班主任,我为学生感恩思想的缺失而感到非常担忧。现阶段我国的感恩教育比较落后,我班学生中也有许多人感恩意识缺乏。明年就要毕业走向社会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走进我省各个小学、幼儿园,加入并最终成为教师队伍当中的一员。倘若他们有一些不正确的道德观念,比如连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知要感恩,那么这样错误的思想观念势必将会影响到下一代甚至下几代孩子们的思想。对于这种情况,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魏燕霞 《科教文汇》2010,(22):141-143
感恩是中华民族文明凝聚的优秀美德,感恩教育更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当代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时代发展到今天,感恩成为每个高职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对当代高职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分析感恩教育的意义与现状出发,探寻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高职感恩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学会换位思考,用童心呵护学生,用适合儿童的礼仪去教育孩子,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卢忠琪 《大众科技》2013,(10):99-101
通过对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高职生心态以及高职生教育现状的思考,说明在高职生中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恩教育活动,要根据高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学年教育、学习内容的不同来安排,使之形成长期性、系统性、制度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最终起到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作用,从而解决他们学习、工作内动力不足的问题,使学生有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戴丽娜 《科教文汇》2008,(14):48-48
本文论述了感恩对孩子良好品质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感恩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感恩教育的三部分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感恩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感恩对孩子良好品质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感恩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了感恩教育的三部分内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感恩教育实施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培养感恩的情感是塑造良好品德的重要方面。富有同情心才能助人为乐,爱憎分明才会见义勇为,热爱父母才会精心侍奉老人,热爱人民才会无私地奉献。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形式,选择适合3-6岁幼儿,具有趣味性、游戏性、参与性的活动,指导幼儿积极参与感恩活动,有效促进幼儿感恩之心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琳  姚会彦 《科教文汇》2009,(6):73-73,76
由于家庭教育重心失衡、学校教育模式单一、社会环境异化以及自我教育缺失等原因,导致在一些大学生中感恩意识缺失现象较为严重。高校怍为青年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文章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和成因分析入手,提出要将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与教育、社会实践、助学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