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让语文教学更美丽。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收效甚  相似文献   

3.
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过来,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发,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性情,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上课就把学生牢牢得吸引住。好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相似文献   

4.
课堂导入,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开始,也是关系到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兴趣、能否顺利地进行整个教学的关键性因素。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说明,虽然课堂导入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教学时空极其有限,却是我们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的一环。有了成功的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5.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当然,艺术的开头,因教材不同,自然千变万化、众采纷呈。即使是同一教材,  相似文献   

6.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新课的导入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句话充分揭示了导入环节的重要意义。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所以语文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学生能力发展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个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去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科是兼具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既要进行道德情操的教育,又要进行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授课前既要探讨学生的心理状态,又要研究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进行情感教育就成了语文教师教好语文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把自己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之中,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提高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是语文教学之魂。  相似文献   

8.
张碧玉 《教育评论》2005,(3):108-109
导语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最初、最小的一个环节,往往被教师所忽视。但是,生动、有趣、新颖、富有吸引力的导语。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引领学生渐入佳境。好的导语应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殿堂。语文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富于创造性,好的导语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刻意追求。  相似文献   

9.
导语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的第一步。它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教学应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技能训练规律,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使语文课的教学更具时代性、实用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调动学生贴近生活学语文,学好语文作用于生活和工作,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素质、陶冶情操。 一、改革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上是: 教师+ 备课笔记+ 粉笔一根 学生+XX课本+ 笔记一本 教师在课堂上象完成任务一样把一次课的内容倒出,学生就一字不漏地抄下去,至于学生听进去了多少、理解了多少,不得而知。语文课…  相似文献   

11.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吸引学生,很多教师会在"第一锤"上下工夫,尤其是公开课,谁不想-"亮相"就技惊四座!因此,教师的导入新课可谓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12.
杨清华 《成才之路》2010,(21):46-46
一、激起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朗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朗读兴趣也被激起。  相似文献   

13.
鉴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音乐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唱家或歌唱家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于漪语)之先进的语文教学导入理念,语文教学时,我们必须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根据同学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等特点,采用令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蕴含着浓浓的艺术审美韵味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相似文献   

16.
方喜红 《甘肃教育》2013,(24):77-77
一、注重导语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注重导语的设计,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教师授课前所做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以选文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师训练学生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凭借,或者说是“例子”。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应把一篇课文的完整分析像从一个容器装入另一个容器那样地交给学生,而是应根据培养能力的目标要求,对教材进行一番加工改造,使之真正变成切实有效的训练材料。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从备课的第一个步骤——熟悉课文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构思教学方案的境地之中。语文教师在备课中熟悉课文既不是一般读者在欣赏作品,也不是文艺评论家在做作品评价,更不是语言学家在做语法分析。它的目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因材、因势地进行教学设计。要在教学设计体现创造性,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型的设计上、在课文内容讲解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心得。分析那些优秀的语文教师之所以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使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正是因为他们在备课中不断追求创新设计所致。所以说,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语文教学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也是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学。合格的语文教师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教师,是学生喜欢的、敬重的教师。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点应该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而前者更为重要。事实证明,学生喜欢语文教师、敬重语文教师、佩服语文教师,就会喜欢语文学习,给语文学习带来巨大的内驱力。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模仿和学习借鉴的榜样,但学习语文、学习文化、学习做人过程中自主选择出现困惑时,教师应当成为最近的、最好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如果教师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如果学生不相信教师说的一切,没有把教师当成学习的引导者,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意志投入到教师所引导的教学中,就不能接受、感悟、内化、实践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缺少了这一切,还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吗?还是有效的语文教学吗?因此,教师的文化示范和情感导向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9.
阅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阅读课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运用启发式教学,做到教师"启"而学生"发",语文课堂教学应大胆改革,应把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大胆发挥,大胆想象,大胆畅所欲言。我想,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像以往教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课本情境,我看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课堂教学情境的目的主动权在于学生,因此应把主要角色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施展,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否则,任你嘴皮磨破,  相似文献   

20.
语文被人们称之为其它各门科目的工具科目,可是在我们的现实中,我们的语文教师只把它作为一门高考科目,在教学中仅是为了得高分而已。这样就使我们的许多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去学。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去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灵活地运用到其它科目中去,没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作用。在此我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稍作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