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文章介绍玉米在我市的经济地位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科技创新对玉米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了科技创新是我市玉米经济发展的动力以及玉米科技创新和提高玉米单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技术在很多农业品种上都有应用,但是关于玉米的地膜覆盖技术现在发展的非常好,属于玉米高产栽培上的一个重大技术突破。这种技术很好的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但是在技术推广上并不是很好。下文当中结合具体内容对玉米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受阻的原因及对策进行说明和分析,希望对相关方面工作的进行有所帮助和裨益。  相似文献   

3.
黎挺峰 《内江科技》1994,15(1):32-36
本文就我市玉米单交种第三次品种更换的进程、方法、特点和增产效益进行分析。认为:抓住新品种已育成的机遇,及时大量引种鉴定;合理布局,多品种群体接班;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紧密结合:品种筛选与种子生产技术研究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新品种展示田的作用等,是促进品种更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玉米是我市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位居第二。近年国家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在生产实际中出现了一些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在丘区,品种选择不当、耕作制度不优、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严重制约了玉米高产;二是在老旱区,我市春旱、夏旱、伏旱发生频率高,严重制约了玉米高产稳产;三是效益不高,常规玉米单价较低,单一依靠常规玉米种植依然不能较好地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是现阶段世界范围内重要的食物、饲料、燃料作物的来源,它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同时其产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因其外表以及重要性,被人们亲切的称为"黄金作物"。在我国,玉米的种植也是很普遍的。我国最重要的玉米产地位于北纬42度附近,有120多天的无霜期,种植的玉米类型为春玉米,同时该地土地广阔、土壤肥力大、玉米的品种种类也比其他种植地区多,我国很多优良的玉米品种都在该地种植。文章主要对玉米种植期间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市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40万亩左右,亩产达500公斤,年总产稻谷约70万吨,占全市粮食年总产量的44%左右。随着粮食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稻米品质差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如何改善品质已成为当前我市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难题。根据我市发展杂交稻的现状、不利因素及有利条件特提出如下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近期我市优质稻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01,(2):35-35
矮化高产栽培夏玉米,即在密植的基础上,在玉米雌穗小花分化末期,使用化控技术(喷玉米健壮素、乙烯利、DF-1等)。能大幅度降低玉米高度,提高总体生产能力,促使玉米高产。实践证明,这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玉米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杂交玉米是饲料之王,玉米杂交品种具有单高产、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性强等特点,种植杂交品种玉米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为笔者实践多年总结出的一套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双垄沟播玉米栽培不仅在选地、施肥、品种选择上要讲究科学,播种方式以及田间管理等技术也会直接关系到收获情况  相似文献   

10.
何运复 《内江科技》1994,15(3):38-42
玉米是高产作物,也是我市产量最不稳定的一项作物。在以夏播为主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玉米平均亩产仅100公斤左右。六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旱地改制,玉米由夏播相继改为迟春播和春播,并推广了杂交良种及其配套技术,玉米亩产分别上升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地区绿色玉米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地区玉米是主产作物,占各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0%,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为了发展A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建立绿色食品玉米生产基地,探索一种玉米既高产且无污染的种植方法,我们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开展了“绿色玉米丰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并成功建立了“绿色玉米综合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体系”。本文主要谈谈绿色玉米栽培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业大学胡昌浩教授是著名玉米栽培学家,是中国玉米栽培生理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玉米叶龄模式、有机营养和无机营养的关系、叶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被同行公认为"第一人"。他的研究经验充分体现了合作才能共赢的科学理念。他与助手、同事、妻子、学生合作,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启了全新的玉米栽培研究领域,推动了学科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议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温室效应的影响,玉米的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而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就必须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并且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本文从玉米的栽培技术着手,着重描写了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呈现出的的不同特征,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阐述了玉米的栽培方法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浅谈如何栽培管理黑玉米与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受人们喜爱的黑玉米,是玉米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籽粒角质层不同程度地沉淀黑色素,外观乌黑发亮。黑玉米不仅色泽独特,而且营养丰富,香黏可口,最宜鲜食。籽粒富含水溶性黑色素及各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营养含量高于其他谷类作物。为如何种植好黑玉米提出合理的建议,使黑玉米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5.
六盘水市位于长江中上游生态林建设重要地段,2000年至2005年共完成退耕还林109.5万亩,覆盖92个乡镇,占全市乡镇的93.8%,涉及退耕户12.51万户,46.88万人。现实的退耕还椿政策是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现金补助,补助年限最长的是还生态林暂定为8年,而选择具有开发潜力的树种,可以使政府在扶持5—8年停止扶持后,还林仍可以保持下去,特别是还生态林又兼有经济收益的树种,则是退耕户最为关注的问题。根据棒子的耐寒、耐旱等特性,结合我市气候环境实际,榛子在我市具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本文浅析了我市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榛子的特性,并着重介绍了榛子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供应品种,玉米是国家重点关注的作物,近年来,受到时间能源危机的影响,玉米的需求持续增加,玉米的生长对于气候、环境、土地的要求极高,因此,世界对于高产栽培玉米技术的发展都赋予了极高的重视,本文就对我省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多,我国种植已经使用了滴管栽培技术,将覆膜与节水充分结合,让农业种植效率更高。在这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温度能够有效提升,并且达到一定程度的蓄水能力,保障了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栽培模式、选种、覆膜、调节时间以及防病虫害等方面的完善达到玉米种植的系统化管理,从而提升产量与质量。本文基于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要点,分析了玉米种植各阶段的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技术应用要点,旨在优化玉米种植,提升该技术应用效力。  相似文献   

18.
迈入了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工业、水利等方方面面都有很明显的体现。随着近代工业进程的不断地加快,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小,我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吃饭问题也就跳到了纸面上来。想要改变如今的现状最为主要的方向就是从技术的层面上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产量,来解决土地资源问题。在众多的农作物当中玉米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在我国的广大区域都有种植,今天主要针对玉米地种植技术与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玉米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作为农业大国,如何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探究高效农业生产过程中非常必要的途径。本文通过种植试验的方式,将玉米的免耕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较,分析免耕栽培技术的方法与优点,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找出适合当地发展的一条科学化玉米栽培道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市的气候情况,从“大同”紫皮洋葱生态特性和栽培管理方面,阐述了洋葱栽培技术。完全适用海拉尔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