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国内     
●中国网络出版将纳入法制轨道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近日召开的互联网出版座谈会上透露,中国将把互联网学术出版物、互联网文学出版物、互联网音像出版物、互联网游戏出版物、互联网教育出版物、互联网图片出版物、互联网动画出版物等互联网出版及其传播活动,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2.
期刊网络出版主体及相关版权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网络期刊以及期刊网络出版主体  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自 2 0 0 2年 8月 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指出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出版 ,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 ,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 ,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网络期刊是互联网传播作品的一种形式 ,是以数字形式出版发行的一种连续出版物。网络期刊的种类很多 ,最常见的有将印刷版转为电子版的网络电子期刊(ElectronicEdition)和只在Inter net上出版的纯网络电子期刊(Ele…  相似文献   

3.
由于媒体不再是表面上的传播工具,因此媒体的变革也在推进着科学传播进程,媒体研究正在成为科学传播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当今的电子媒体时代,每一项进步和变革都会给科学传播的环境和行为带来巨大影响,同时电子媒体也为科学传播带来了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应发挥电子媒体正向传播效应,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完善网络法规体系和发展专业电子媒体。  相似文献   

4.
两会声音     
龙新民:(全国人大代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新闻出版总署正研究制定互联网出版管理规定目前网络上盛行的博客、播客等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将着手根据其类别纳入管理范畴。从网络出版的角度,新闻出版总署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互联网出版管理规定。我们将在充分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维护健康、活跃的互联网出版环境。我们必须看到,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政府监管措施和手段都面临新的考验,博客、播客等网络新宠因其定性难,成为新课题之一。目前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全媒体时代来临,大量信息为新闻出版编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资源和素材,不管是手机移动终端,还是电视网络、影院在线的屏媒体,又或者是互联网媒体等各类传播形式,都使新闻出版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随着短视频、自媒体、H5、新闻、动态漫画等网络传播作品在各类媒体平台不断出现,受众的阅读浏览需求不断扩大,给新闻出版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挑战与难关。为了使新闻出版编辑工作不断紧跟时代的变化进行改进和完善,注重创新紧抓前沿技术,以新闻编辑工作中的角色转型与革新,抓住受众群体、传播效果两大重点要素,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取得最大程度的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整体新闻出版编辑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为流媒体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流媒体业务正变得日益流行。流媒体技术广泛用于新闻出版、证券、娱乐、电子商务、远程培训、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它的应用将为网络信息交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流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呆板形象,丰富了互联网的功能,成为一种有强大吸引力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7.
潘子江  曲涛 《青年记者》2007,(19):19-19
手机报是由移动运营商、网络和传统媒体等多家产业共同合作打造的一种电子媒体,以手机为电子媒介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于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电子媒体,就是以电子设备为介质的信息传播媒体,主要包括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等。其特点是:信息量大、快捷、可以随时更新即时内容。基于新传播工具和技术,传播范围广,受众命中率高(利于窄众传播),交互性强,个人作为传播者的作用加大,整合了除人际传播外的其他传播类型。"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必然产物。这一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从以前的"跨媒体""多媒体"逐步衍生而成。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网络等电子媒体,的确存在报纸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对报业产生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9.
王作金 《新闻通讯》2014,(11):56-57
所谓电子媒体,就是以电子设备为介质的信息传播媒体,主要包括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等。其特点是:信息量大、快捷、可以随时更新即时内容。基于新传播工具和技术,传播范围广,受众命中率高(利于窄众传播),交互性强,个人作为传播者的作用加大,整合了除人际传播外的其他传播类型。"全媒体"是"媒介融合"的必然产物。这一概念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从以前的"跨媒体""多媒体"逐步衍生而成。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网络等电子媒体,的确存在报纸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对报业产生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其也促进了信息的膨胀,因此,网络编辑应运而生。网络编辑可以作为网络技术和网民的连接纽带,他们主要负责收集、分类、编辑、深刻信息,并且需要在网络上发布,从而获得反馈,和网民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但是,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这和网络编辑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阐释了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并分析了网络编辑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古籍数字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古代文献转化为电子媒体的形式,通过光盘、网络等介质保存和传播.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古籍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研究和应用古代文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它以开放性、即时性、互动性以及虚拟性等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在享受这神话般的信息交流世界的同时.各种网络信息传播的障碍性因素相继而生,并在一这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网络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熊蕾 《新闻界》2012,(6):60-63
随着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数量呈级数上升的弱连结突破了消费者过去狭小的社交圈,使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广泛的口碑信息,也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更直接有效的渠道.网络口碑营销的目的是促使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口碑传播,但其传播效果会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与影响,本文分别从传播动机与意愿、信息质量和传播对象三个方面探析了影响网络口碑传播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网络出版的主体与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地区互联网出版调查中,经常碰到这样的疑问,诸如“我社尚未建立网站,只是向网络公司提供期刊的电子版,称不称网络出版?”,“我社自己将纸质期刊的电子版免费上网,是不是属于网络出版?”,“对商业信息深加工实行收费下载,是不是属于网络出版?”等等。这类问题在“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行业调查表”反馈意见以及互联网出版专题座谈会上都有反映。这促使我们进一步分析网络出版的构成要件,区别网络出版与其他网上信息传播行为,明确网络出版的主体与客体。这是进行互联网出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1.网络出版基本特征"国家立法机关、行…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图片新闻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和电子媒体的发展与普及,电视和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发展迅速,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在各种形态媒体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凭什么赢得读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已为更多的办报人所接受。但是,目前报纸对图片新闻的处理仍存在血腥恐怖、过分渲染等许多  相似文献   

16.
徐涛 《新闻爱好者》2011,(21):37-38
网络传播环境下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形成、反映、引导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新闻和信息传播角度看,互联网被视为功能强大的新媒介,近些年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将其称为网络媒体。这一新媒介以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信息源广泛、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当今整个信息传播格局中发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08,(5):30-30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广电总局网站4月7日公布,我国目前已形成了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随着数字、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广电传播网络已进入了由模拟向数字化转换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具备传播新闻信息等各项强大功能,这使它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而基于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全新的人类传播方式--网络传播也冈此宣告诞生.由于网络传播所具有的开放性、繁杂性等特征,其对于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播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出版具有出版快速、传播广泛、费用低廉、交互功能强大、更新信息便利等诸多优势;同时,网络出版又在版权保护、网络销售、技术开发、出版信息控制等方面有着诸多目前难以解决的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传播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在中国投入公共服务已经16年.今天,我们在体验着互联网提供的丰富的服务性功能之际,深切地感到,互联网信息技术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科学发明都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和各个时段.在移动互联网、便携智能终端、云计算这三大技术的共同作用之下,网络技术平台的融合绝不止是信息传播渠道的合并和兼容,网络信息的共享也绝不止是个体单元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发布,它们将是一个改变整个社会信息创造方式、信息加工方式、信息获取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使用方式和信息经营方式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结构,推动着信息提供模式、信息共享模式、信息创造模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这些改变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