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就学校、企业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完善策略: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观念,形成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企业在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升办学能力;学校着力建设对接区域经济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政府主导人才联合培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张有山 《时代教育》2013,(17):22+2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使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之间的互融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本文主要论述了"校企文化融合"的含义与意义,提出了校企文化融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脱离,造成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努力搭建院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高职院校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关键之举是建立校企"双赢"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搭建起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学校主体"三元"互动,产学合作教育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两会"为支撑的高职"三元两会"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平台,创新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内产教园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提出了"职业主导、岗位需求、工学结合、互动融合"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往行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被动性,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无为性,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无力性,强调以政府为主导,以高职院校、企业同为双主体,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行业和企业、学生的多方联动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一体化育人。  相似文献   

6.
鉴于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办学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尽快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为基本目标,这是推进我国高职教育顺利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正确途径。本文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探讨有行业特色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构建途径,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中,校企文化的交流互动已逐渐成为高职办学的新取向。在校企文化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改变高职院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变迁和趋势的发展,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服务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了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等。工学结合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但校企双方没有完全建立其符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因此,积极探索既符合高职院校教育规律,达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对高职院校"企业全程介入"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三方共赢",为中国高职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提供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新时期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体系,根据国家政策性文件,结合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现状,揭示了新时期产教融合的内涵及要求。通过借鉴国外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职责及义务出发,提出了与我国新时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教融合深化方式,通过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多方联动,培育出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探索高职院校各项重点工作一体化运行新机制。强调树立以学院特色为品牌的招生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职能管理机构与决策咨询机构;积极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对接、素质提升与岗位需求相对接;进而构建高职院校招生、人才培养、就业工作一体化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当前职业院校亟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论述为遵循,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刘鹰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351-353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系列政策的出台,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高职院校应深化产教融合,寻求利益契合点,推动课程体系改革,打造教师队伍,构建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高职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产教融合体系对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产教融合体系在具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产教融合体系构建的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文章阐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现状,分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的校企关系,探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高职院校要构建产教融合机制,就要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认真设计实训方案,注重合作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双高"建设要求把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研究以高职教育发达的浙江省为个案,对其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进行总结概括,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双高"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社会本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导价值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倾向。两种价值取向的矛盾与统一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以社会本位为主导。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使命的完成,也有利于促进个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上探究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剖析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资源问题和原因,提出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校企资源整合理念;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主导作用、建章立制、组建职教集团;深化改革,加强校企双方自身资源整合等措施,是整合校企资源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刘靓 《教育教学论坛》2020,(14):363-364
文章主要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进行内涵研究,包括文化、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涵研究,为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研究进行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