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太阳系中占质量99.8%的太阳,其角动量却只占太阳系总角动量的1%,这一特殊分布必然与太阳系特殊形成密切相关.现有的各种学说不能独立地圆满解释这一现象.星际物质的特殊介入太阳系星云和部分被星云俘获而造就了现在美妙无比的太阳系.  相似文献   

2.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根据恒星演化理论,太阳与其他大多数恒星一样,是从一团星际气体云中诞成的。这团气体云存在于约四十六亿年前,位于银河系的盘状结构中,离中心约25亿亿公里。其体积约为现在太阳的500万倍,主要成份是氢分子。返就是“太阳星云”。经历四十多万年的收缩…  相似文献   

3.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6):F0003-F0003
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  相似文献   

4.
人类一直在思考自己生活的宇宙是如何形成的.直到1755年,才有一位叫康德的德国哲学家提出了第一个比较科学的太阳系形成假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发展演化而成.当时很多人不相信这个星云之说,慢慢地也就遗忘了.50年以后,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重新提出这个假设,并且从力学原理出发,用严密的数学推理证明了这个学说的科学性,进而带来了宇宙观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走近太阳系     
太阳系是太阳和在太阳巨大引力作用下的所有围绕其转动的物体形成的天体系统.由于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因此在空间的这一区域中它是最大和最具有威力的天体.它巨大的引力统治着由8颗被锁定在固定轨道上公转的行星为主体的帝国.一些大行星各有不同数目的卫星相伴.在行星之间有成群的岩石质小行星,而由冰层覆盖着的彗星则穿行于太阳系之中,此外还有由太阳吹出来的尘埃和各种微粒子等。  相似文献   

6.
徐海  罗秦理  赵聪  公明 《中文自修》2022,(Z1):67-70
<正>公转自转就像我围绕你转,永远不会停。太阳系几乎所有天体包括小行星都是按照右手定则的规律自转,而且绝大多数天体的公转也都符合右手定则,这是为什么呢?太阳系的前身是一团密云,某种力量驱使这团密云彼此相吸,在吸积过程中,密度变得越来越大,进一步加速了吸积的过程。逐渐把原始太阳星云中处在混沌状的质点,由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向中心吸积慢慢变为太阳,同时,这团气体逐渐向扁平状发展,  相似文献   

7.
康德已经以自己的星云说,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见解,同时,关于潮汐延缓地球自转作用这点的发现,指出了太阳系不可避免的毁灭。 (第9页) 康德(1724—1804年)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在其早期活动中,曾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他在1754和1755年发表的两篇文章里,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假说:一个是地球自转由于潮汐而逐渐迟缓的学说,一个是太阳系形成的学说。恩格斯在这里所提到的正是康德的这两个假说。康德在1755年所写的“一般自然历史和天体理论”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康德认为,太阳系并不像牛顿所说的那样,经过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之  相似文献   

8.
与大多数创生的故事相似,太阳的诞生过程十分辉煌。美国天文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太阳是在活动剧烈的环境中形成的,而不是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在宇宙某个黑暗的角落里,于尘埃和气体的漩涡中安静地诞生。科学家说,对罕见铁同位素的研究以及一些新的天文学证据清楚地表明,太阳系的形成过程异常猛烈,伴随着超新星爆发这样的剧烈天文事件。(摘自《百科知识》)太阳诞生于剧烈爆炸  相似文献   

9.
德国天文学家最近利用"斯皮策"红外望远镜,第一次捕捉到太阳系外行星的图像,直接证明了太阳外有行星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推测.  相似文献   

10.
太阳系新家谱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定义,一个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在内的太阳系新"家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根据新定义,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其成员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相似文献   

11.
行星或彗星绕太阳运动时,略去与太阳系中其它星体间的相互作用,仅在太阳和行星或彗星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行星或彗星轨道或为椭圆(包括圆),或为抛物线,或为双曲线,且太阳处在这三种曲线中的一个焦点上.行星或彗  相似文献   

12.
游世杰 《科技文萃》2005,(10):10-13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与太阳系迥然不同的新行星世界,这个崭新的世界使我们对太阳系外行星的知识全然改观,传统的行星形成理论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来自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利用望远镜在宇宙中拍下了一幅看起来与中国龙非常相似的星云图.但实际上,这是一个"S"形状的行星状星云,它的编号是NGC 5189,由红色和绿色的宇宙烟尘装饰而成.这条龙并非真的在吞云吐雾,实际上,那些彩色的"烟雾"是一颗恒星正在死亡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太阳系是个大家族,光辉的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和引力中心,包括地球在内的9颗行星,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太阳系的主要成员。离太阳系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其  相似文献   

15.
揭开冥王星的神秘面纱长期以来,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冥王垦时人类来讲一直是“犹报琵琶半遮面”.天文学家用功率再强大的望远镜.看到的冥王星都只是一个微弱的亮点。这主要是因为冥王星离地球和太阳位置太远的缘故。冥王星距太阳37亿英里,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一...  相似文献   

16.
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天文体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注意到天空中许多星星的位置是恒定不变的,但有些星星却在众多的星体之间不断地移动.于是,人们就把这些移动的星体叫做“行星”.行星(planet)这个词起源于希腊语,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大家所熟知的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9颗.“九大行星”也是家喻户晓的说法.但是,这一称谓在2006年8月24日发生了变化:冥王星被“开除”出九大行星的序列,太阳系中运行的行星变成了8颗.下面我们回顾一下这8颗行星和冥王星的发现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育》2005,(3):35-36
Part1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A.金星B.水星C.火星2.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是:A.火星B.土星C.木星D.天王星3.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是:A.木星B.土星C.天王星D.海王星4.太阳系中自转最慢的行星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5.太阳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D.对流层6.太阳耀斑位于太阳大气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D.对流层7.太阳的能量来自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核聚变D.核裂变8.太阳系行星中,在地球上看起来最明亮的是:A.水星B.金星C.火星D.木星9.下列卫星中,哪一个的自转周期与公…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试题中有一题为: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同时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探索问题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 ,是学生对未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新关注 ;问题的回答 ,则是学生对未来人类生存环境的创新构建。通过问题的回答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凸现。有学生说 :江山易主 ,太阳不再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因为太阳的质量减小 ,其引力减小 ,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将会被其它恒星吸引。所以 ,太阳不再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宇宙中将不再有太阳及太阳系存在。有学生说 :物以类聚 ,太阳和太阳系仍然存在。因为是人类把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叫太阳 ,把人类所在的恒星系统叫太阳系 ,随着太阳的消失 ,一定会有新的太阳诞生 ,就一定会有新的太阳系存在…  相似文献   

20.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恒星,是一颗白热的火球,是太阳系的主宰,也是所有太阳系行星光和热的来源。太阳巨大的质量产生的引力,牵引各行星环绕它运转。构造:太阳的中心是内核,表面称光球,光球之上的稀薄气体为色球,从色球喷出的明亮云气称为日珥,向外伸至太阳的最边缘区域称为日冕。太阳黑子:太阳表面上的暗色黑点称为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气体区。日食:日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天文现象。太阳@笑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