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随着南山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现象日趋频繁,严重威胁南山矿安全开采。本文通过总结南山矿多起冲击地压事故,分析了冲击地压的发生原因,并应用电磁辐射法进行冲击地压预测,最后结合我矿实际生产地质条件,提出了冲击地压的防治方法,并应用电磁辐射法进行了注水效果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辐射能够很好的反映南山矿工作面压力异常现象,并能够作为冲击地压解危措施的效果评价方法,为南山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梁勇  向浩 《中国科技纵横》2014,(15):185-185
目前,煤炭资源的开采呈现开采深度化、范围扩大化、条件复杂化等情况。相应的,煤层深度开采冲击地压的状况近年来也频频发生。冲击地压的防治,是保证深部软岩煤层开采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井下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受地质赋存和开采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可避免形成了应力程度集中的孤岛工作面,如何保障孤岛工作面的安全开采一直是井下开采面临的难题。以鹤岗南山矿237孤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综采支护阻力、巷道变形量等现场观测,分析了该工作面开采过程的矿压规律,包括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和强矿压引起的巷道冲击地压显现。  相似文献   

4.
根据11104W工作面弱冲击地压条件下的技术实践,对回采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弱冲击地压条件下综采的合理工艺技术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开采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冲击地压灾害会瞬间摧毁井巷设备,造成人员伤亡,还会诱发突出、瓦斯爆炸等次生灾害,是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之一.截至2020年,我国有高风险冲击地压矿井123处,该类矿井产能占我国煤炭总产能的10%以上,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形势将更加严峻.国家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加强煤矿冲击地压源头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冲击地压事故".冲击地压防治是亟需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北京科技大学李振雷副教授致力于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冲击地压灾害演化致灾机制、煤岩变形破裂过程的电磁辐射、声发射、微震等多参量地球物理响应规律等方面取得了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相关成果已被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我国煤炭行业的防灾减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有许多突发性事故,冲击地压(岩爆)在发生前没有宏观性的预测,这种突发性的事故在矿井开采中对人员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大,而矿井开采的越深,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越高,这种短暂但剧烈的突发事故对开采矿井的人员安全的影响非常巨大,而微地震监测系统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可以预测冲击地压的一种手段,从冲击地压的形成与微地震监测系统的应用来对它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矿井开采的工作中常常会伴随着矿井的开采深度增减而导致矿井矿道结构不稳定,产生应力过大冲击地压冲击力过强直接压塌开采矿道,导致一系列高危险事故发生,因此针对于冲击地压所产生的问题,我国矿道专家经过一系列总结归纳得出了相应的冲击地压产生机理和处理方法,重点论述探究冲击地压对矿井开采的影响,并且对于相应的处理手段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动力灾害之一,也是煤矿开采技术上最棘手的问题难题之一,也是制约煤矿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煤矿冲击地压显现日趋频繁的现状,本文就煤矿冲击地压的原因和防治浅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煤矿采煤生产中的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因素性质各不相同。影响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开采的深度因素、煤层厚度的因素及其变化、巷道围岩性质的因素、煤矿地质构造因素、覆岩岩层结构因素。针对影响煤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开采技术因素,进行了采煤方法因素分析、采掘顺序因素分析、孤岛工作面宽度大小的因素分析、顶板控制的因素分析,还对煤矿生产组织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煤矿的开采进程中往往伴随着结构的问题发生,如得不到及时的合理的处理就会导致矿道的坍塌,甚至是整个矿井的坍塌问题,冲击地压是一个矿坑深度开采后所遇到的地质原因引发问题。从以前的开采经验中不难看出煤矿开采的深度越大冲击压对于工程开采的影响和破坏力也就越大,因此本文介绍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21)
根据常村煤矿地质方面情况,分析煤矿冲击地压所在工作面的特征,可发现地质异常因素与应力叠加、地压冲击诱导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村煤矿21采区21132工作面位置诱发冲击地压主要为"Z"型煤柱诱发型,开采深度、煤岩冲击倾向性、顶板岩层结构特点、断层、煤层变化、煤柱遗留位置、切眼和停采线设计等是常村煤矿21采区冲击地压的主要诱发因素,其中21132工作面停采线位置具有高危冲击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前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矿受到的冲击地压影响越来越突出,煤矿冲击地压现象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受到地质情况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煤矿采掘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成为了重点研究的对象,针对当前我国煤矿采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防治技术措施,避免在煤矿采掘过程中因为冲击地压引发安全事故,更好促进煤矿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研究冲击地压发生的力学机理,通过以顶板受拉应力型冲击为例,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判据及机理,应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煤层开采后顶板岩层破裂的演化过程。监测顶板主应力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顶板岩层的破裂释放弹性能是微破裂积累到一定程度,宏观抗拉强度减弱,微小扰动引起的雪崩式的连锁反应。拉张破裂后,在裂纹周围应力状态分布发生改变,开裂点部位应力被释放,应力重新分布,在裂纹尖端处形成新的应力集中,应力最大值点发生改变,应力发生了转移。揭示了顶板受拉应力型冲击地压发生机制,为顶板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冲击地压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围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危害显现的越来越明显,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做好煤矿采区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梁宝寺煤矿3210工作面、3214皮顺的冲击地压威胁,探索应用了煤层注水和卸压孔相结合的综合防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分析了桃山矿A采区工作面地质条件、冲击地压现象、冲击地压类型和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煤矿属于短期不可再生能源矿产,其形成环境和形成因素极为复杂,因此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就存在了诸多问题,并且在煤矿本身矿产特点的作用下煤矿出现坍塌破坏等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因此对于煤矿内结构的设置就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其中冲击地压往往是导致煤矿坍塌破坏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设置煤矿内开采的巷道时就需要特殊对待,本文就冲击地压煤层采区巷道布置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开采解放层已成为治理冲击地压确保安全开采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以华丰矿为例,一直采用开采上下解放层的方法进行卸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优化了上解放层工作面布置参数技术研究,增加卸压保护有效时间和距离,降低矿井冲击地压灾害。  相似文献   

18.
由于煤矿开采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因此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常常需要面临很多安全威胁。为了保证开采人员的安全和采矿作业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灾害的防治工作。其中冲击低压就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较为严重的一种灾害,其会对采矿作业面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研究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就重点来探讨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七星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预防浅议。  相似文献   

20.
主要阐述了巷道矿压及其形成,巷道矿压的影响因素,冲击地压显现的特征、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