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用水量亦随之增加,我们生存环境的水资源日趋紧张。在城市项目建设中推广利用雨水资源,对节约用水、改善水环境、有效循环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雨水调蓄池是一种用于调蓄和储存雨水的收集设施,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对缓解城市内涝,控制面源污染,提高雨水利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调蓄池的发展现状。并且从调蓄池的功能、容积的计算和调蓄池后期清洗维护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建设在我国尚在起步阶段,城市雨水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供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缺水情况,而汛期的雨水又经常给很多城市带来洪涝灾害,这种矛盾的产生就是因为城市雨水没有得到充分的、科学的利用。对城市雨水利用的技术、经济与环境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城市科学合理利用雨水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城市雨水利用控制受到城市规划模型和雨水径流变化影响较大,难以形成一种合理有效的城市雨水控制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容积平方根粒子滤波的城市雨水利用控制模型,采用了平方根滤波的思想,使雨水折减重要性密度函数更接近蓄水能量后验概率密度,有效反映雨水利用量和规划径流系数。通过迭代统计平方根粒子滤波,确保雨水宏观规划状态协方差矩阵的正定性,实现城市雨水利用控制模型的构建。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城市雨水利用和规划控制,能实现城市雨水利用的最大合理化,可为决策部门进行城市规划和雨水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最近,北京市为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开始在城区内实施雨水回收计划.目前雨水分层渗入地下试验已获成功,雨水有望不再直接排入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的主要措施是结合降水特点及地质条件,采用雨水渗透间接利用方案,设计出一种从"高花坛"、"低绿地"到"浅沟渗渠渗透"逐级下渗雨水利用模式.这项雨水利用方案的出台将开创我国在雨水资源利用的范例.  相似文献   

7.
对雨水在利用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河南省雨水再利用的几点建议,达到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刚 《科技通报》2012,28(8):198-200,204
以济南市某居民小区生活杂用雨水利用为例,对生活杂用雨水的利用规划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般小区的生活杂用雨水利用规划模式.即确定收集雨水的范围,对规划区雨水的资源潜力和杂用水量进行分析,再选定蓄水池的容积,选择合理的雨水净化方法和合理的集雨设施布置,最后对规划区域的生活杂用雨水利用工程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世界很多国家在积极地实施雨水利用工程,力求充分利用水资源。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法律制度未成体系。为了解决城市雨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亟须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以西安市大明宫地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为例,对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进行了探索,提出应在追求管网普及率及污水处理率的同时,加强雨水、中水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郑州市水资源现状,阐述了城市对雨水的利用方式,以及小区内不同情况下雨水收集利用的工艺,并分析了雨水的收集利用对城市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城市雨水利用理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屋面雨水水质较好,又便于收集,是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重点对象.但屋面积累的污染物和一些屋面防水材料的渗出物也会产生污染,影响屋面雨水径流水质.本文通过对不同的降雨量、降雨强度、两场降雨的间隔时间、屋面材料、空气污染程度对雨水水质的影响观测,对郑州市城市屋面雨水水质进行分析,得出屋面雨水水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较大,并总结各因素对其影响规律,为雨水径流水质的检测、定量分析及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市面临着干旱缺水、洪涝、水污染、地下水位下降等严峻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的基础上,提出运用生态设计的方法来解决城市雨水利用问题,通过开发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和针对雨水源、流、汇三个过程的生态设计,尽可能减少人为开发对场地水文过程的影响,实现雨水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既增加了水资源,也是节约自来水的好措施。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的广泛开展,由于雨水被留住或回渗地下,减少了排水量,减轻了城市洪水灾害威胁,地下水得以回补,水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对于城市合流制排水管道,会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和减少污水溢流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于分流制排水管道,会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压力,减轻雨水对河流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王云龙 《科技风》2011,(14):42-43
雨水回收与利用并在一定范围内作为非饮用水系统使用,是节约水资源改善小区环境的途径之一,结合南京某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的运行及经济分析,探讨规划设计时雨水利用问题,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城市雨水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建兵  刘昌明  郑红星 《资源科学》2009,31(8):1295-1302
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缺水状况,而且能够涵养与保护水资源、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内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开展了雨水利用方面的研究.如何科学的评价雨水利用的成本效益是城市雨水利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城市水文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建立了城市雨水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对北京市2007年267项雨水利用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北京市雨水利用效益指数α达到了2.3,综合效益非常显著;②根据α的值,将全市分为4个区:①雨水利用无效益区(α<1.0).包括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和丰台区,占22.2%;②雨水利用低效益区(1.0≤α≤1.5),包括通州区、平谷区、石景山,占16.7%;③雨水利用利用效益区(1.5<α<3.0),共包括9个区县,占50.O%;④雨水利用利用高效益区(α≥3.0).共包括2个区县,占11.1%;③从α的空间分布来看,北京市城区的效益指数总体上小于郊区,α与各区县面积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r=0.65,R2=0.432),这主要是由于城区雨水利用的空间相对郊区来说受到的限制较多,可选择的雨水利用方式比较单一,多以小型的蓄水池和透水地面为主.  相似文献   

18.
原有城市中雨水的排放已不适合城建规划的飞速发展,在水资源短缺下怎样充分利用雨水已迫在眉睫。本文从雨水渗透设施规建方面对减轻城市排水系统负担,缓解水资源短缺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从水资源匮乏和恶化的严峻现实出发,首先梳理了基于水利用范畴的城市发展演变,强调了景观设计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从雨水收集利用的源头、传输过程和终端3个方面提出了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雨水资源化景观模型。通过小区景观雨水系统分布平面图,清楚直观地展示了屋顶花园、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被浅沟和景观湖的配置,实现了城市雨水从源头、传输到终端的全过程利用。然后,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景观雨水系统的综合效益。为了验证城市采用景观学方法后雨水资源化的综合效益,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Vague集理论进行有效评价。最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改进城市雨水资源化指明了方向,避免市政雨水工程的盲目无序建设,更好地节约城市水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蒋涤非  邱慧  易欣 《资源科学》2014,36(1):65-74
从水资源匮乏和恶化的严峻现实出发,首先梳理了基于水利用范畴的城市发展演变,强调了景观设计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从雨水收集利用的源头、传输过程和终端3个方面提出了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雨水资源化景观模型。通过小区景观雨水系统分布平面图,清楚直观地展示了屋顶花园、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被浅沟和景观湖的配置,实现了城市雨水从源头、传输到终端的全过程利用。然后,从生态、社会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景观雨水系统的综合效益。为了验证城市采用景观学方法后雨水资源化的综合效益,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Vague集理论进行有效评价。最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改进城市雨水资源化指明了方向,避免市政雨水工程的盲目无序建设,更好地节约城市水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