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娟 《知识窗》2020,(2):47-47
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大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力度,有效培养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意识。为了响应新时期的号召,教师要围绕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学习基础,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注重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探究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完善,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的意识,已成为我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急需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有效教学模式的创设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首选方法,一节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应该是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仅需要完成教师给予的学习任务,更应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能,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将逐渐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责任。如何教好这门课,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使他们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诸方面得到一定的培养,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改实践为依据,通过"以兴趣引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等三个具体策略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成为社会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思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反思是个体成熟的标识,是个体对知识能动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反思,激发学生主动反思,让学生学会学习。反思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潜力的学习方式,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陈亮 《科学中国人》2014,(2S):58-58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不断的改革与更新,其中"微课"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渗透到学习课堂中,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信息技术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门课程进行良好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然而,在实际的信息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微课"教学进行探讨,以此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海平 《科技风》2023,(6):38-40
这是一篇由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新课程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全新教学理念的引领下,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如何根据学生特点与教材需求,将学科知识与项目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构建高效课堂,这对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之下,将项目化学习融入信息学科教学,探讨如何构建信息教学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提出"探究性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究性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过程,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11.
职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丹红 《今日科苑》2007,(14):244-244
面对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国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这一次改革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充满了创新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通过创新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我们教师努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它对于提高中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更多体现信息社会知识发展的特征,探讨课程整合方法解决新课标下信息技术的教学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媒体优势与新课改中的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减负提素"工作深入开展,传统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面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于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应对新课程改革要从学科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注意硬件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科教学资源库及软件平台的建设;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程,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正确地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感觉信息术语很抽象,难以理解。软件的操作步骤太多,过于复杂。如何才能使信息技术课堂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本文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学科整合方面的活动主题进行实践研究,突出以教师为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时间,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无疑标示着新一轮课改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又如何体现这一教育目标?以下笔者做出的一些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地做了调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如何有效地适应新教材,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有所得,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要素。立足核心素养开发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微课资源中,使学生更积极、主动且更有创造性地参与学习。一、开发信息意识类微课资源《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敏感度,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需求,选用最恰当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采用最有效的策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