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叔湘先生指出:“‘的’字短语应用广泛,情况复杂,很值得探讨.”(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这对我们探求“的”字短语的构成形式、主要特征和一般规律等等,无疑是一个启示和推动.本文仅对“的”字短语作一些浅探.所谓“的”字短语就是由一个词、一个短语加上“的”字而构成的.如: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各类词构成的有,学校的 行走的鲜红的 怎么的由各类短语(除“的”字短语外)构成的有,老师讲的(主谓短语)浅蓝色的 跑得快的(偏正短语)来打工的(连动短语)帮他发财的(兼语短语)  相似文献   

2.
四、短语的扩展及分析一个短语,如果内部只有一个层次,一种关系,称为简单的短语.如“中国人民”是由“中国”和“人民”合成,只有一个层次;两词之间的关系也只有一个偏正关系.假如把简单短语逐步扩展,即在其构成成分上再递加词语,就成为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层次,两种以上关系的短语,这就是复杂短语.如: ①中国人民②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中,词是比短语低一级的语法单位,是短语的构成成分。一般地说,词的长度是不及短语的长度的,尤其是组合成某个短语的一组词中的各个词,它们各自的长度肯定比不上短语的长度。但由于词、短语都是按语法特点划分出来的,同自身的长度无必然联系,所以,词是可以比短语长的。这主要见于以下三种情况。一、三音节以上的词比由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成的短语长。汉语里单音节词使用频率相当高,据统计,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300个词中,有227个是单音的,例如“的”、“是”、“一”、“不”、“在”、“有”、“我”、“个”、“他”、“就”、“去”等,很多短语是由它们构成的,例如。不是”、“不在”、“不去”、“就不”、“就去”、“我有”、“一个”、“他的”、“我们”、“我去”等,这些短语的长度都只等同于一个双音词。  相似文献   

4.
柴彦莉 《文教资料》2010,(10):41-42
像“一个”、“一遍”等这样的数量短语用在动词后到底是宾语还是补语,容易混淆不清,向来是语法教学中的难点。对这种“动+数量短语”结构,应根据其中量词短语的性质而定。如果是物量短语,就是动词后的宾语;如果是动量短语,则是动词后的补语。  相似文献   

5.
短语构成的比喻,是指比喻的变式。一是指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构成的修饰喻,一是指由复指短语构成的同位喻。所谓修饰喻就是把一个比喻压缩在一个偏正式的名词短语之中,格式是“本体”的“喻体”,或者“喻体”“的”“本体”,是用修饰语和中心词构成的比喻,本体和喻体演化成了定语和中心词的关系。常见的是本体以修饰语的形式出现,喻体以中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义务教育初级教材(试用)第二册102页有一个短语:“小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要求是按照示例找出其中的介词和被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这个短语中“小鸟安全”是主干,“小鸟”名词,“安全”形容词,合起来是形容词性主谓短语;副词“就”和短语“像躲进幽  相似文献   

7.
(一)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73页在介绍《并列短语》时说: 词和词组合起来,成为短语(也称词组)。短语的构成方式,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朋友”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亲戚朋友”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并列短语;“广场”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广阔的场地”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偏正短语;“管家”是支配式(动宾式)合成词,“管理家务”是动宾短语;“认清”是补充式(动补式)合成词,“看得清楚”是动补短语;“自信”是陈述式(主谓式)合成词,“自己相信”是主谓短语。因此,只要掌握了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就不难理解各种短语的构成。 这段教材所引用的“语素”概念,教材中并未介绍,学生并不了解“语素”是一个什么东西。用这种学  相似文献   

8.
“短语”是初中阶段语文汉语知识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怎样判断短语类型,历来为人们所头痛。笔者就自己的理解,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下简称“三步一法”。第一步:划分层次。从“短语”定义上看,“短语”是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我们按照它的定义,以词为单位,将短语划分层次。例如:A.调查研究可以划分为调查‖研究。B.动作迅速可以划分为动作‖迅速。  相似文献   

9.
语言类型学认为汉语是唯一一个关系小句前置于名词的SVO语言,然而有些学者发现汉语似乎也存在“的”字短语后置关系小句。虽然嫁接法和提升法是生成语法中关系小句的主流分析法,但是“的”字短语前置关系小句的嫁接分析存在嫁接方向性与任意性问题,“的”字短语后置关系小句的提升分析会违反“主语孤岛限制”。标签理论视阈下的汉语“的”字短语关系小句研究表明:汉语仅存在“的”字短语前置关系小句,所谓的“的”字短语后置关系小句实为主谓谓语句。  相似文献   

10.
同位短语的语用性及其相关问题郑丽雅一同位短语,现行中学教学语法系统叫做复指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前后接的,具有同指一个人或一件事(同指一个对象)关系的部分组成的短语。例如:(1)有名的琴师胡大头是他家常客。“有名的琴师”、“胡大头”是组成短语的两...  相似文献   

11.
短语中存在歧义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识别呢?我在此方面作了一点肤浅的探讨。 短语是由词组成的。一些短语的含义因同类或不同类的词因排列组合形式的不同,同样的短语有不同的结构关系和不同的意义。例如,“烤白薯”它是由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的短语,从偏正关系上看,是“烤的白薯”的意思;从动宾关系上看。是“烤了白薯”的意思。又如,“牛奶面包”是由两个名词组成的短语,它既可以是偏正关系“用牛  相似文献   

12.
根据“向”字短语在“把”字句中的位置,把嵌入“向”字短语的“把”字句分为三小类:I式,“向”字短语位于介词“把”前;II式,“向”字短语位于介词“把”的后面、动词之前;III式,“向”字短语位于动词之后。本文考察在与“向”字短语同现的“把”字句中,“向”字短语对“把”字短语的制约作用,探讨“向”字短语与“把”字短语位序先后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固化及其固化过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一个人”固化说法的形成过程。“一个人”在明代以后开始固化。当复指短语“指人专名十一个人”作主语时,由于“重新分析”机制的促动,“一个人”从复指短语中分离出来,修饰后边的谓语,意义上也发生了变化,表示“独自”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分析了形容词“大”和“小”插入数量短语中间的不对称分布,并分别对形容词“大”和“小”与数量短语组合以及与名词组合时的相互制约进行了初步分析。形容词“大”和“小”与数量短语的组合是一个相互选择的结果,与量词本身的语义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形容词“大”和“小”与数量名短语的组合也要受到名词语义特点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第24题是一个排序题。意在考查“调整语序”的能力。要求调整后的句子语序正确、匀整对称,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字数不得增减,“语序正确”指的是几个短语之间的顺序恰当合理;“格式协调一致”指的是短语的结构一致,如五个短语均为名词性的偏正短语。这样一种理解如果不错的话,那么国标答案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底气不足的是这一组短语的顺序,如果我们善解人意地理解标答,前三个短语与后二个短语字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增补了语素、短语和句组等内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提要》,下面对短语和短语的类别作一个基本介绍,但重点在短语的类别上。短语是由词组成的、比词大的造句单位。短语和词比较,二者的主要差别在“量”而不在“质”:短语至少由两个词构成,但他在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中的“同位”不等于“复指” ,“复指”也不等于“同位” ,只有既“同位”又“复指”的短语 ,才可称为“同位短语”或“复指短语”。在短语结构类型中应定名为“同位短语”。  相似文献   

18.
短语是介于句子和词语之间的一级语法单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有些短语加上一定语气,可以变成句子,如“多美的山河”是一个短语,如加上感叹语气,用上感叹号:“多美的山河!”就是一个感叹句了。由于句子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主语,与一般短语没有主语成分的情况相同,因此在某种情况下,是短语还是句子,不容易区分。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入手区分短语和句子。 第一,看能否单独使用。句子有独立性,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短语却只能放在句子  相似文献   

19.
有些成语往往是由两个大致相同的并列短语组成的,因此可从一个短语中的某一个字类推出另一短语中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同的字。如“循规蹈矩”就是由“循规”和“蹈矩”两个短语构成,其中“循”、“蹈”是“依照、遵守”一类意见的“同类字”,所以由“蹈”就能推出直是“循”.而不是“寻”,否则,“寻”和“蹈”两个字的意思就不一致,整个词语意思令人费解。有些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的“这本书的出版”之类“NP的VP”短语的性质问题,是学术界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种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结构,其实只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的修饰语——定语,它的中心语并未出现,而是被隐含起来了。其中“的”字是一个名词性标记,它是在中心语被隐藏之后添加上去的。我们将这种隐含掉了中心语的名词性偏正短语称为“隐核心”短语。“隐核心”结构的出现是语言经济性作用的结果,同时与它的中心语本身的语义特点、语言信息的传递特点和汉语的语法特点的影响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